考试解读(生化 )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195890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解读(生化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考试解读(生化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考试解读(生化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考试解读(生化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考试解读(生化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试解读(生化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解读(生化 )ppt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科学考试说明解读,生物化学部分,鄞州区蓝青学校 顾凌云,.,二、回顾三年试题,体会命题趋势,三、理清混淆概念,提高复习效率,.,改动部分:共计3条,1、生命科学 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 (二)健康与环境 2.急救基本方法 了解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2、物质科学 主题1 常见的物质 (二)水 1、新增知道水的三态变化,3、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从 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移到 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一、解读考试说明,体会变与不变,.,.,(一)生物部分题量与分值,34分,2013年,14分,.,(一)生物部分题量与分值,.,(二)化学部分题量与分值,2013年

2、,51分,21分,.,(二)化学部分题量与分值,.,生物部分,2012年中考对应考点,2011年中考对应考点,2010年中考对应考点,(三)生物化学部分考点,.,.,.,.,.,.,.,化学部分,2012年中考对应考点,2011年中考对应考点,2010年中考对应考点,(四)生物化学部分考点,.,.,.,.,.,.,.,.,.,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五) 2012年浙江各地试题中生物部分的主要考点,.,(六) 2012年浙江各地试题中化学部分的主要考点,.,抛弃单纯的知识考核和少量单一的技能测试,采用应用与综合、科学探究等趋向科学素养的评价,避免“繁、难、偏、怪”,,把现今

3、的重大热点问题与科学课程、教材的结合,使试题体现时代感,并渗透情感目标的考查与体验,二、回顾三年试题,体会命题趋势,.,(台州第35题 ) 2011年9月,中国中医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有着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美誉的拉斯克奖。她发现的青蒿素用以治疗疟疾,挽救了数百万患者的生命。 (1)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青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青蒿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2)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考虑,“给疟疾患者服

4、用青蒿素”属于 。 (3)19世纪以来,奎宁和氯喹先后作为抗击疟疾的特效药,但后来由于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治疗效果越来越差。这是药物对疟原虫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 现象。,.,(嘉兴、舟山第37题)2012年3月25日起,嘉兴、舟山等6个环杭州湾城市正式公布大气PM2.5的监测数据。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较大的颗粒物相比,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影响更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某城市一天的PM2.5动态监测数据折线图。,这一天中 PM2.5的最高值出现在 时左右,出现这一峰值的可能原因是 。,.,(2)PM2.5中的气体

5、污染物主要是煤等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某火力发电厂原来采用石灰石脱硫技术,主要反应原理是 2CaCO3+2SO2+O2 = 2CaSO4+2CO2。 现在他们采用海水脱硫技术,每年少消耗2104吨石灰石(含CaCO375%)则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多少吨? (3)利用太阳能也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某小区路灯利用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的蓄电池作电源,其电压为12V、容量为24Ah(安小时)。若路灯的规格为“12V、24W”,则正常工作时通过路灯的电流是 安培,充足电的蓄电池可供路灯使用 小时。,高温,.,2、试卷要注重基础,体现能力,突出对基本的科学事实、科学核心概念、科学规律、科学实验等主干内容的考

6、核,内容选择上视野开阔,有的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的直接来源于课本、有的来自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知识的覆盖面广,能力考核上看,包括了分析、判断、推理、表达、运用、创新、探究、实验、作图、计算、综合等,其中理解、运用与综合、开放与创新、科学探究占据了重要地位。,.,(宁波第9题)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是化合反应 B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义乌卷)如图是八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的实验装置。本实验通过测定氧化汞分解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7、 已知:氧化汞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2HgO = 2Hg+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欲调整试管的倾斜度, 应调节图中 A、B、C哪个旋钮? (2)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B塑料管口放出连续均匀的气泡后才能收集气体 C氧化汞未分解完全就停止加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湖州第29题)我市某公司研制出了一种新颖的“装饰树,(1)由产品介绍可判断降解反应中二氧化钛是一种 (选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2)如图是某科研小组探究两代光触媒降解一氧化氮的实验结果,由此可知: 第一代光触媒产生强烈的降解作用的

8、条件是 。 第二代光触媒与第一代光触媒相比,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注重考查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方法,加强了课本实验的过程、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提出问题,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和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等能力的考查,对学生科学探究的经历和所形成的科学素养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了大量的考核,设计的探究试题所考查的形式呈现尽量原创。,.,.,.,、联系生活、社会与科技,考查知识与技能的运用,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联系生活、社会与科技中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材的选取丰富、广泛,可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可来源于社会热点,可来源于高科技

9、,真正落实“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一)假设与猜想的区别,假设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问题作出的一种推测性和假定性说明,假设不应与已证实为正确性的理论相违背,同已知的和验证过的事实不产生矛盾;不能凭空捏造,猜测(猜想 )是没有(很少)事实依据的解释,可以凭空想象的。,假设是描述两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之间的一般关系,带有普遍性、科学性与可推广性。例:温度越高,面包上出现霉菌的速度越快。温度是自变量,霉变速度是因变量。,三、理清混淆概念,提高复习效率,.,(1)假设是科学假说的出发点或萌芽,是对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的一种初步的设想,并没

10、有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完善,而科学假说则是假设的验证结果。 (2)假设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没有构成系统的理论陈述,只是依据十分有限的现象和事实,作出的某些假定性的设想,而科学假说则是认识的较高级阶段,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验证,具备了理论陈述的内容和形式。,(二)假设与假说的区别:,三、理清混淆概念,提高复习效率,.,科学问题表述,通常格式如: “因变量”与“自变量”有什么关系?“因变量”与“自变量”有关吗?“因变量”会随“自变量”的而吗?,科学问题表述成猜测、结论操作或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位置颠倒等都是不合适的。,“猜想” 通常会用“可能”来描述。 “假设”是对某一事件的发生与原因之间的一种因果关系的描述,建议在描述中不要用“可能”两字。,一般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猜想、假设表述,三、理清混淆概念,提高复习效率,(三)规范的表述建议,.,实验方案的评价表述,变量是否控制好,原理是否正确,有无反常数据,样本是否偏少,操作过程是否合理,有无对照数据组,是否环保、经济,三、理清混淆概念,提高复习效率,思考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