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卷 A卷 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57814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卷 A卷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卷 A卷 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卷 A卷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卷 A卷 教师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A) 第十一单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2、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稻、杂草是生产者,鸭、害虫是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细菌都属于分

3、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D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都是直接联系的,消费者可有可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如蓝藻,但都是自养型生物,A项正确;有些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蜣螂、蚯蚓等,B项错误;有些细菌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等,C项错误;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消费者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不是可有可无的,D项错误。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演替过程的实质是种群数量不断变化的过程B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D生态系统只有保持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才能长期维

4、持稳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知识。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取代原有优势种,所以演替过程的实质是种群的种类不断变化的过程,A项错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B项错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C项正确;生态系统只有保持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动态平衡,才能长期维持稳定,D项错误。4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a和b,顶级消费者是生物gB该食物网中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群落C该食物网中有机物和能量是沿箭头方向流动的Dg个体捕获f个体,最多获得f个体能量的20【答案】C【

5、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该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a和b,顶级消费者是生物g和d,A项错误;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焦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该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组成一个群落,B项错误;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且在食物网中,有机物和能量能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单向流动,C项正确;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而不是指营养级个别捕食链之间,D项错误。5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B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

6、有促进作用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答案】C【解析】本题以某种甲虫为背景,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根据题意,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可以推知甲虫应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项错误;食物链中的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而甲虫是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B项错误;甲虫属于分解者,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项正确;甲虫是分解者,而能量金字塔的底部是生产者,D项错误。6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做了一个实验:迅速将一只盲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很干净无声,还是引起了其他盲椿象的逃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中引

7、起其他象逃跑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起作用C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信息传递引起的负反馈调节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椿象被杀死后引起其他椿象的逃跑属于化学信息,A项正确;生态系统中信息可来自生物群落,也可来自无机环境,B项错误;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项正确;利用信息传递的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D项正确。7对不同经营强度下毛竹林土壤动物类群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经营强度土壤动物类群(种/m2)杂食腐食植

8、食捕食总计粗放经营林(低强度)245314笋竹两用林(中强度)333312笋用林(高强度)13318A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类群的丰富度B土壤中的腐食动物作为分解者有利于物质循环C结果表明过度经营会降低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D不同的经营强度会改变自然群落的演替方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由于土壤小动物的体积较小,因此一般不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类群的丰富度,A项错误;土壤中的腐食动物为分解者,且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项正确;根据表格分析已知,笋用林(高强度)的物种丰富度最低,粗放经营林(低强度)的物种丰富度最高,说明过度经营

9、会降低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C项正确;表格中不同的经营强度下的物种丰富度不同,说明不同的经营强度会改变自然群落的演替方向,D项正确。8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B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地球上生物都有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D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等知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容易导致环境污染,A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无法通过人为因素提高,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地球上生物都有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

10、C项正确;开垦湿地,易导致生态系统破坏,D项错误。9热带雨林中的木蚁经过森林地表时,常会感染一种真菌的孢子。一经感染,便会脱离蚁群,爬到距地面较近的树叶下面,咬住中央叶脉一动不动,形成“僵尸蚂蚁”。木蚁死亡后,真菌从头部萌发,孢子成熟后被释放到雨林地面。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真菌可能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控制木蚁的神经系统B“僵尸蚂蚁”所在树叶温度、湿度适宜真菌的萌发和生长C木蚁和真菌是互利共生关系,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D“僵尸蚂蚁”体内的有机物为真菌生存提供了所需营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等知识。被真菌感染后的木蚁便会脱离蚁群,爬到距地面较近的树叶下面,咬住中央叶脉一动不动,说

11、明真菌可能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控制木蚁的神经系统,A项正确;木蚁死亡后,真菌从头部萌发,说明“僵尸蚂蚁”所在树叶温度、湿度适宜真菌的萌发和生长,B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真菌与木蚁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C项错误;“僵尸蚂蚁”体内的有机物为真菌生存提供了所需营养,所以真菌可以从其头部萌发,D项正确。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条件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与保护。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D项错误。11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高低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容纳量等知识。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A项正确。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的分析,发现曲线是最理想的,可以说

13、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曲线表示当人类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就会对人类产生反作用,人类的数量会大幅度下降,曲线表明的情况最严重,B、D项正确。人类可以改造环境,但人口数量不可能超越环境容纳量,C项错误。12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捕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治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藻剂处理会导致蓝藻细胞发生定向变异B此系统中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C系统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D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轻水华

14、发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知识。变异是不定向的,A项错误;生物群落包括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B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C项错误;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轻水华发生,D项正确。13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漠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将外来物种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可能会导致引种地区原有物

15、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A、D项错误;对危害农、林、牧业的害虫或鼠类,从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出发,应加强灭害工作,但不应彻底消灭,而是把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B项错误;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属于物种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之一,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是为了增强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野生动物的数量,从而保护物种的多样性,C项正确。14在某玉米地生态系统中,玉米、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上述生物参与构成的食物链为玉米昆虫甲昆虫乙B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不能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玉米的摄食量D该玉米地的碳循环在玉米、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