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训练卷 B卷 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57754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训练卷 B卷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训练卷 B卷 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训练卷 B卷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训练卷 B卷 教师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B) 第十三单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2、要求。)1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操作的,在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一定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A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黏性末端结合C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DDNA探针检测受体细胞的目的基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原理是DNA的双链复制,DNA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A不符合题意;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粘性末端之间的碱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连接在一起,形成基因表达载体,B不符合题意;抗原与抗体都不含碱基,所以抗原抗体杂交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C符合题意;用DNA探针检测目的基因时需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3、,D不符合题意。2从酵母菌中获取某种酶的基因,并导入棉株表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PCR技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目的基因B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为逆转录C基因是否成功在棉株中表达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验D若使该酶具有更强的耐受性可以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答案】C【解析】利用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目的基因,A正确;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B正确;基因是否成功在棉株中表达要看棉株中是否产生了相应的酶,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验,C错误;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可以使该酶具有更强的耐受性,D正确。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

4、向改变生物的性状B常用基因探针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中C蛋白质工程通过直接改造蛋白质的结构来创造新的蛋白质D蛋白质工程中,蛋白质的合成仍然遵循中心法则【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关系。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A正确;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标本上的遗传信息,从而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地插入到了受体DNA中,B正确;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分子直接进行操作,C错误;蛋白质工程中,蛋白质的合成仍然是通过转录和翻译完成的,所以蛋白质的合

5、成仍遵循中心法则,D正确。4一种深海火山噬菌体基因组编码的DNA聚合酶(NrS1DNA聚合酶)识别复制起点后,以dNTP为原料,在解旋酶和DNA结合蛋白的帮助下,就能完成DNA的单向复制,而真核生物采取多起点双向复制的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两种复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复制B解旋酶完全解开DNA双链后再复制CNrS1 DNA聚合酶起作用时不需要引物DNrS1 DNA聚合酶可以简化PCR过程【答案】B【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上述两种复制方式都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A正确;在解旋酶的作用下,DNA边解旋边复制,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NrS1DNA聚合酶识别复制起点后,以dNTP为原料,在解

6、旋酶和DNA结合蛋白的帮助下,就能完成DNA的单向复制,不需要引物的作用,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 NrS1DNA聚合酶作用下,不需要添加引物,简化了PCR过程中复性的步骤,D正确。5来源于细菌的蓝色色素(谷氨酰胺蓝靛素)合成酶基因在白色玫瑰的花瓣中成功表达,观察到玫瑰花瓣呈现蓝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为谷氨酰胺蓝靛素基因B花瓣中的蓝色化合物是谷氨酰胺蓝靛素C可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玫瑰细胞D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培育蓝色玫瑰的核心步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目的基因为谷氨酰胺蓝靛素合成酶基因,A错误;花瓣中的蓝色化

7、合物是谷氨酰胺蓝靛素,B正确;由分析可知,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C正确;基因工程有四个步骤,其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培育蓝色玫瑰的核心步骤,D正确。6为临床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TNF-抗体,需要将TNF-抗体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噬菌体基因组中,经过筛选得到能正确表达TNF-抗体的噬菌体,进行大量扩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TNF-抗体的基因片段与噬菌体DNA重组需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在细菌体内噬菌体以自身氨基酸为原料合成TNF-抗体CTNF-抗体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D噬菌体通过侵

8、染细菌繁殖,增殖速度快,更容易快速获得抗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TNF-抗体的基因属于目的基因,噬菌体DNA属于载体,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项正确;噬菌体是病毒,寄生在细菌体内,利用细菌细胞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TNF-抗体,B项不正确。7下列各项结果中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是A白菜和甘蓝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中同时含有白菜和甘蓝基因B将人生长激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产生人生长激素的菌株C把雄性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到雌性动物去核卵母细胞中培养出新个体DR型肺炎双球菌与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混合培养后获得S型菌株【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概

9、念。白菜和甘蓝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中同时含有白菜和甘蓝基因,这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步骤,不属于基因工程,A错误;将人生长激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产生人生长激素的菌株,属于基因工程的过程,B正确;把雄性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到雌性动物去核卵母细胞中培养出新个体,属于核移植技术,C错误;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的定向改造,而R型肺炎双球菌与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混合培养后获得S型菌株,不符合基因工程的概念,D错误。8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A利用两种不同限制酶处理,能避免抗虫基因的DNA片段自身环化B可用氯化钙处理农杆菌,有助于促进重组Ti质粒转化到

10、农杆菌细胞中C用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重组Ti质粒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D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具有抗虫性状的植株产生了可遗传变异【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图示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其中为质粒,作为运载体;为重组质粒;为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为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为转基因植株。利用两种不同限制酶处理,能避免含控虫基因的DNA片段自身环化,A正确;可用氯化钙处理农杆菌,使之成为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这样有助于促进重组Ti质粒转化到农杆菌细胞中,B正确;用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重组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C错

11、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具有抗虫性状的植株产生了可遗传变异,D正确。9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优良新品种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的是A去除亲本体细胞的细胞壁 B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C利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诱导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再分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及其应用。依题文可知,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优良新品种包括原生质体融合及植物组织培养两个过程,由此需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去除亲本体细胞的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不需要用灭活的病毒诱导,最后诱导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再分化。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10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均为二倍

12、体纯合子),其中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物,但乙种植物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若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碱的植株,最佳的方案是A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并直接培育成幼苗B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目的植株C将乙种植物的耐盐碱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卵细胞中,然后进行离体培养D使两种植物有性杂交获得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目的植株【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在育种方面的应用。由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直接培育成的幼苗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后代不可育,A项错误;甲、乙两种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很难通过有性杂交获得F1,而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打破生殖隔

13、离,进而获得目的植株,B项正确,D项错误;将乙种植物的耐盐碱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卵细胞中,然后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是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C项错误。11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B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答案】A【解析】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将离体的细胞培养成植株的过程,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没有将细胞培养成个体,其原理属于细胞增殖,A错误。1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

14、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由于接触抑制,动物细胞时培养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只能形成单层细胞,A项错误;克隆培养法在培养细胞时由于所有子代细胞来自于一个亲代细胞,所以基因型一般都相同,B项错误;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在培养10代左右多数会死亡,少数生存下来的细胞在50代左右会大量死亡,只有少数遗传物质改变的细胞才能无限增殖,C项错误;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具有癌变的特点,可进行传代培养,D项正确。13中国科学院孙强团队对一流产雌性猕猴进行克隆,成功获得“中中”和“

15、华华”两姐妹,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为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带来光明前景。如图为“中中”和“华华”培育的流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将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过程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清,可为成纤维细胞核全能性的激发提供物质C过程进行同步发情处理,可降低代孕母猴对“中中”、“华华”的免疫排斥反应D与模型小鼠相比,模型猴更适合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研发诊治药物【答案】D【解析】过程将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未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错误;在培养细胞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动物血清的作用是模拟内环境和补充未知的缺少的营养物质,激发成纤维细胞核的全能性的是卵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物质,B错误;过程进行同步发情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