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训练卷 A卷 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56609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训练卷 A卷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训练卷 A卷 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训练卷 A卷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训练卷 A卷 教师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第十六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2、要求的。1.1921年列宁在给时任国家计委主任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中指出:“关于新经济政策有必要加以补充。新经济政策不是要改变统一的国家经济计划,不是要超出这个计划的范围,而是要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基于这一认识,当时苏俄政府()A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来管理B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C制定五年计划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D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B【解析】“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指的是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在工业发展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来管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故A项错误

3、。制定五年计划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斯大林时期工业发展的举措,故C项错误。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故D项错误。2.1923年5月,苏维埃政府规定,将农民担负的各种税务改为“统一的农业税”,并将其中一半左右由实物税改征货币税。此规定()A促进了苏联农产品商品化B体现了苏联农业税制度的成熟C体现了苏联政策的长期性D有利于工农联盟和苏联的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将农民担负的各种税务改为统一的农业税,并将其中一半左右由实物税改征货币税”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产品走向市场,促进了苏联农产品商品化,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苏联农业税制度的

4、影响,而是强调该规定有利于促进苏联农产品商品化,排除B项;这种税收政策仅在新经济政策时期适用,实施农业集体化后该政策被取消了,排除C项;该政策出台时,工农联盟已经建立,苏联已经成立,排除D项。3.据记载,19211923年,苏俄(联)多数电影院恢复放映,单是莫斯科一地,电影院的数量就从10家增加到50家,看电影成为市民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这表明当时苏俄(联)()A计划经济取代了新经济政策B经济和社会重新焕发了活力C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答案】B【解析】“看电影成为市民的重要娱乐活动”并不能说明计划经济的形成,而且19211923年新经济政策没有被取消,故A项错误;

5、当时由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苏联经济恢复发展,社会生活水平提高,重新焕发了活力,故B项正确;斯大林时期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而不是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故C项错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是在斯大林之后,故D项错误。4.1922年8月,苏联(俄)工业品价格指数与总商品指数的比例为0.85,1923年10月上升为1.24;同时期内,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与总商品指数的比例,却从1.03下降到0.45。这造成了农村经济的萎缩和工业产品的销售危机。这表明()A余粮收集制的扩大导致农民不满B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出现重大偏差C农业集体化政策遭到农民的抵制D计划经济体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6、19221923年苏联正实施新经济政策,但却“造成了农村经济的萎缩和工业产品的销售危机”,因此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出现重大偏差,故B项正确。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政策、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时期的内容,材料所反映的时间是列宁时期,故排除C、D两项。5.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答案

7、】A【解析】材料反映的勃列日涅夫改革实行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故答案为A项;小组包工奖励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排除B项;这种方式是在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内进行的,排除C项;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6.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按戈尔巴乔夫的说法:“苏维埃事业的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原子弹的第三世界国家。”这揭示出苏联()A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 B国防建设的显著成效C社会经济的严重落后 D重工业建设高度发达【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到1990年,苏联粮食和购粮款

8、奇缺,有先进的军事技术而物资极端匮乏,体现出苏联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故A项正确。7.战时共产主义的基本含义主要是指在国内战争和国外武装干涉时期所采取的“带有共产主义”特点的一系列非常措施。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不适合当时苏俄 B是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C具有临时性特点 D仅是战时粮食筹备政策【答案】C【解析】“在国内战争和国外武装干涉时期”体现了时间的临时性,故选C项;“一系列非常措施”体现政策在当时的有效性,排除A项;“在国内战争和国外武装干涉时期所采取的带有共产主义特点的一系列非常措施”无法判断实施的结果,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包含很多内容,粮食仅是其中之一,排除D项。8.中共早期领

9、导人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这样评价苏俄的某一政策:“这种集中制在军事时代很有用处:没有一人没有一天能浪费物品或偷闲懈怠的,固然有许多弊病,然而这本是列宁所谓军事的共产主义。” 该政策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B【解析】“集中制在军事时代很有用处”,不会出现“浪费物品或偷闲懈怠的”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B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时期的政策,材料的内容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A项;材料的内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新经济政策,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政策是属于斯大林模式时期的政策,材料的内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D项。9.十月革命

10、后,俄国苏维埃政权从城市里派出了大批的工人“征粮队”,他们身上不仅带着粮袋,还带有枪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余粮收集制的实施 B向农民征收固定粮食税C推动农业集体化的发展 D强制征粮支援一战前线【答案】A【解析】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支持俄国境内反革命势力发动内战,为最大限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取得内战胜利,苏维埃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材料中派出大批“征粮队”,就是为了保障余粮征集制的实施,故选A项;固定粮食税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B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排除C项;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一战,排除D项。10.“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与此同时,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已陷于瘫

11、痪状态,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 10%,粮食产量从1916年的7400万吨下降到1919年的3000万吨。甚至喀琅塔得的水兵,虽然以往一向是布尔什维克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这时却也起来造反。”为应对这一形势,苏俄()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改革“斯大林模式”【答案】B【解析】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与材料中“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喀琅塔得的水兵,虽然以往一向是布尔什维克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这时却也起来造

12、反”相符,故选B项;A项是“这一形势”的原因,与题中“为应对这一形势”不符,排除A项;C项是在“苏联”时期,与材料中“苏俄”不符,排除C项;D项“苏联”时期,与材料中“苏俄”不符,排除D项。11.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现在丰富多了,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工厂工资大增,废劳动券而令得购买于市场的可能。”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C新经济政策采用 D高度集中经济体制形成【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现在丰富多了,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工厂工资大增,废劳动券而令得购买于市场的可能”可知与苏联新经济

13、政策有关,故选C项;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这一变化无关,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是造成冷淡枯寂的生活的原因,排除B项;高度集中经济体制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D项。12.1921年农业遭到灾荒而歉收,国家共获得粮食233亿普特,1923年国家获得粮食就上升为43亿普特,1926年为496亿普特,其他农产品的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增长,1922年到1926年,油料籽增加32倍,动物油增加2倍,籽棉增加5倍,畜皮增加1倍。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苏联()A实行固定粮食税 B允许商品自由买卖C实行余粮收集制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答案】A【解析】据材料“1923年国家获得

14、粮食就上升为43亿普特,1926年为496亿普特,其他农产品的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增长”可知19231926年苏联农业取得很大进步,结合所学可知是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固定粮食税,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故选A项;允许商品自由买卖属于商业不是农业,排除B项;实行余粮收集制是19181922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排除C项;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是工业方面,排除D项。13.1928年10月起,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到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另外一方面,集体化伴随着对富农的镇压,导致农业减产,粮食困难,19301935年政府被迫在城市实行凭

15、证供应制度。这说明()A集体化使农民为工业化付出代价太大 B排斥市场调节不利于经济发展C斯大林模式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 D计划经济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答案】C【解析】由材料“1928年10月起,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可知,材料中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再由“到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农业减产,粮食困难”可知,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农业集体化的措施,导致了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故选C项;农民为工业化付出代价是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而非农业集体化造成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并非强调排斥市场,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工农业发展的失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