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3)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477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下期中试题(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高二集备组审核: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据学者估计,在1750-1780年间,“己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己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三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是因为( )A.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 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C. 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D.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2下表是英国社会各阶层(职业)1560-1700年识字率变动趋势分类统计表(表中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

2、全部成员的百分比)。这一变动趋势( )年代阶层(职业)1560年1700年贵族、绅士、教士100100商人、律师、政府官员100100(伦敦)店主、制造业者4090(乡村)店主、制造业者3060农场主(含自耕农)5075农牧业雇工和佃仆1515茅舍农(含牧民)2020A. 有利于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B. 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C. 反映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 D. 说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31851年,英国举办伦敦世界博览会,当时维多利亚女王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十多个国家参展。作为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的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前来参展,最终脱颖而出,独得

3、金、银大奖。这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 清政府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C. 西方机器产品未被世人接受 D. 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明显优势4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年)主张自由贸易,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而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17891846年)则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二者的不同表明A.经济理论随时代发展而更新 B.德国经济的竞争力不及英国C.经济理论服务于现实需要 D.实现工业化存在不同模式5亚当斯密认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单位是无法再缩小的企业原子。在19世纪,世界经济核心部分的基本单位越来越倾向于由“国家

4、经济”所构成,亦即英、德、美等国的经济。这说明( )A. 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基本形成 B. 保护主义取代了自由主义C. 自由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完善 D. 国际间经济竞争逐渐加剧6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到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 )A. 逐渐以想象为其特征 B.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C. 在发展中呈现融合性 D. 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7. 据史蒂芬法辛艺术通史记载,1874年,一群被巴黎沙龙拒绝的画家自行举办“艺术家、画家、雕刻家无名社团联展。”他们的作品不随时尚,以日常

5、生活为题材,绘画技法也有创新。后人称“他们的画作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标志着现代艺术的发端。”这次联展的著名作品是( )A. 米勒拾穗者 B. 毕加索格尔尼卡C.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 莫奈日出印象 8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 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这主要体现了( )A. 苏联在社会生活等领域落后于美国 B. 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C. 化的影响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D. 苏联难以抵挡美国的渗透面临解体9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

6、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 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 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C. 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 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10分封制下的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一诸候一一卿大夫一一士”的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 B. 学家积极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C. 宗法制构建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 土大夫成为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11战国时期,

7、诸侯列国纷纷开凿运河。据史记记述:“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淄、济之间。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这些运河的修建( )A. 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 B. 表明诸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C. 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 标志着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12著名作家、学者易中天认为,周是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从文化的角度、文明的角度讲,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真正起源是在西周之所以我要谈西周的政治智慧,就是要寻根,找到我们文明历史的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 等级分明的

8、礼乐制度 B. “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C. 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 “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13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 )A. 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 B. 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C. 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 D. 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14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 孟子在儒学的发

9、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B. 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C. 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D. 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15如下图中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 )A. 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 B. 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C. 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 D. 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16法国汉学家汪得迈曾说:“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材料所评述的制度( )A. 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C

10、. 使君臣关系趋向平等 D. 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17下图是中国古代官阶制变迁五大阶段示意图。对秦汉和明清时期官阶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 秦汉官阶反映了当时贵族政治的形态 B. 秦汉品位分等高峰适应了氏族的统治C. 明清官僚特权萎缩而待遇向职位靠拢 D. 明清官阶超越士族统治向官僚政治回归18唐律疏议斗讼“殴伤妻妾”条规定:“诸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与凡人比减二等);死者,以凡人论。殴妾折伤以上,减妻二等”。这一规定,本质上反映了( )A. 血缘亲疏 B. 男尊女卑 C. 妻妾有别 D. 引礼入法19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

11、使财赋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 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B. 政府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C. 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D. 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20洪武九年(1376),改行省之名为承宣布政使司,随后地方还设立了掌军事的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和掌司法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司,与承宣布政使司合称都、布、按“三司”。三者互不统属,直接面对中央。这种建制规划( )A. 基本承袭了元朝体制以加强君主专制 B. 使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进行分权并立C. 开启了明代行政体制中民主建设的典范 D. 标志着明清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21美国史

12、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在西方古代,有为知识而知识者,有为真理而献身者,有为理想、信念而奋斗不息者,中国没有。在中国,知识分子之出路与归宿似乎只有一条,就是投身政治,就是逐于仕途。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不同 B.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C. 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差异 D. 人文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对立22下列观点中,值得商榷的是( )A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变动C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3杜君立在现代的历程一书中认为,“在资本主义崛起(或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战争扮演

13、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工业化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业化取决于国家受战争影响的强烈程度。正如18世纪长期的激烈战争将英国推向了工业化。”以下表述最符合材料基本思想的是( )A. 战争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 B. 洋务运动与内部战争压力有很大关系C. 法国工业革命滞后与周边威胁有关联 D.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与一战的爆发相关24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51888

14、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从英国购置机器。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奏请并获得清政府许可后,织布官局得以迁往武昌。这表明( )A. 汉族官僚势力开始崛起 B. 民族工业对外依赖性C. 自然因素影响工业布局 D. 洋务企业具有封建性26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A. 列强资本输出迅速增长 B. 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C. 民族资本社会地位提高 D.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27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