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4747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最新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最新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最新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最新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5分*50=75分)1. 司马迁史记太公自序中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下列思想主张也属于该学派的是A.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治大国,若烹小鲜D.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司马迁评价的是道家的主张,C项是指治理一个大国不宜翻来覆去,不要动辄扰民,更不要乱折腾,也是道家主张。AB属于儒家思想,D属于墨家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AB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2、。点睛:理解题干关键信息“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等可知道家主张,逐一分析选项可知答案。2. 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乃使相土相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这反映A. 董仲舒儒学影响深B. 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以久C. 古代政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 古代文化具有深厚的神学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等信息,可知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以久。故答案为B项。董仲舒新儒学形成于西汉,从时间上可以排除A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D项说

3、法绝对,“具有深厚的神学思想”不是古代文化都有的特点,排除D项。3. 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天地间唯理与势为最尊,虽然,理又尊之尊者也,庙堂之上言理,则天子不得以势相夺。即夺焉,而理常伸于天下万世。故势者帝王之权,理者圣人之权也。帝王无圣人之理,则其权有时而屈。”这材料表明A. 理学家希望通过帝王的“正心诚意”树立良好的政治典范B. 封建帝王有意识的将理学树立为统治臣民的工具C. 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在理学的流变中被严重的曲解了D. 理学家的“理”也是政治领域中对抗君主专制的手段【答案】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抓住材料中的主旨“故势者帝王之权,理者圣人之权也。帝王无圣人之理,

4、则其权有时而屈”,表明君主的权力是在理之下的,理可以来制约君主的权力。4.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此观点A. 蕴含了近代西方议会政治的理念B. 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C. 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D. 全面否认君主专制的合理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否定以皇帝的是非作为评判标注,主张发挥学校的作用,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C项正确。黄宗羲的观点具有早期的民主色彩,但不是蕴含了近代西方议会政治的理念,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西学东渐的信息,而是强调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排除B。

5、D项错在“全面”,而是强调力图建构更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理念,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5. 他是中国社会刚刚开始其内发原生的近代化转型初期所出现的一位思想巨人,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的先知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A. 天下为主,君为客B. 开下兴亡,匹夫有责C.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 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晚明中国”、“走在时代最前列”,可知这位思想家是李贽。“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是李贽的主张,他认为理就在百姓的生活之中,D正确。A项是黄宗羲的主张,B项是顾炎武的主张,C项出自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排除

6、ABC。6. 唐代节度使冯宿曾奏请朝廷:“剑南两川及举证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材料反映了A. 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B. 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C. 科技进步助推商业活动D. 民间私印动摇统治基础【答案】C7. 北宋画家黄休复提出绘画的“逸”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得之自然,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第二是“笔简形具”,形神兼备。当时绘画讲求“逸美”观点出现的背景是A. 儒佛道三者开始融合。影响画家创作B. 由于理学的兴起,绘画注重意境C. 大批文人入仕无望,借物言志D. 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绘画风格【答案】B【解析】儒佛道三者融合在魏晋时期

7、就已经出现,排除A;宋代重文轻武,不可能出现“大批文人入仕无望”,排除C;题干所述绘画没有体现世俗化、市民化的特点,而是追求意境,借物抒情,故B正确,D错误。故答案选B。8. 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A. 注重演绎历史故事B. 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C. 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D. 具有伦理教化功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君臣”、“母子”、“夫妇”、“朋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作者认为杂剧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伦理教化作用,D正确

8、。作者强调元曲不仅具有演绎历史故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具有伦理教化功能,A错误。本题未涉及戏曲高峰,B错误。从“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可知作者认为金之院本有世俗化、娱乐化的功能,没有涉及杂剧,C错误。9. 魏源曾在著作中描述某国政治制度:“公举一人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选官举贤,可不谓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A. 主张中国实行君主立宪B. 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C. 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D. 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答案】B【解析】材料大意是,民众选举一人作为国家元首,不世袭,四年一届。根据所学可知,这是美国的民主共和制,A错误。魏源是地主阶级,C错

9、误。D项夸大了魏源认识的作用,排除。魏源开眼看世界,突破了传统的守旧观念,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B正确。10. 康有为在1888年致他人的信中说:“中西之本末绝异有二焉,一曰势,一曰俗,二者既异,不能复以中国之是非绳之也”。这表明康有为A. 肯定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优点B. 将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C. 开始探索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途径D. 冲破了传统夏夷观念【答案】D【解析】“不复以中国之是非”为评判准则,说明他已超越华夏中心主义,故D正确;AB项材料无法体现;C选项“开始”说法错误。11. 近代有人指出“若事之无利于个人或社会现实生活者,皆虚文也,诳人之事也,诳人之事,虽祖宗之所遗留

10、,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此人应该属于A. 中体西用的倡导者B. 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 民主共和的实践者D. 民主科学的提倡者【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人想表达的是,只要不利于每个人自己、不利于社会的东西,无论是谁提倡的,都是虚无的,没有实际用处的。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认为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发展社会,否定其余的东西,认为其余东西都是无必要的,故此人应为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的提倡者,D正确。中体西用以中国伦理道德为根本,与材料不符,A错误。维新运动中,康有为也没有否定儒家思想,B错误。民主共和的实践者,即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

11、不如材料中的激进,C错误。点睛: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是十分激进的,对中国传统文化持绝对否定态度,与材料中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一致。12. 1912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国家社会主义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据此推断孙中山A. 发展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B.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改造中国D. 认为铁路交通为国家富强的根本【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必将出现大资本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发展国家资本主义,造福于民,从中可以推断其发展了三民主义中

12、的民生主义思想,A正确。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不会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C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3. 毛泽东的某文献如下论述:“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该文献应该发表于A. 国民革命时期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材料关于中国革命性质的论述属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内容,这篇文章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14. “霹雳蘑云上碧空,火球

13、赤日喜相逢。昆仑狮醒仰天吼,扬子龙腾动地风。自古知兵非好战,而今仗剑镇枭雄。紫烟隐约方程式,青史明标科技功。”诗中描述的新中国的科技成就A. 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B.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大国C.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D. 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科技领域的浮夸现象【答案】A【解析】根据“霹雳蘑云上碧空,火球赤日喜相逢”“自古知兵非好战,而今仗剑镇枭雄”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新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故选A。“神舟五号”于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排除B;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

14、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排除C;原子弹研制成功是新中国实实在在取得成就,不是科技领域的浮夸现象,排除D。15.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他们的观点,事实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当时这一讲话的现实意义是A. 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 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C. 有利于打破“右”的思想的禁锢D. 成为广

15、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邓小平反对一些同志不能实事求是、不能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的讲话是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是1978年光明日报所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有利于打破“左”的思想的禁锢,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6. 智者学派指出:“对于他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东西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东西或许对另一个人就是错误的。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对此评价正确的是A. 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B. 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C.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D. 提高了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智者学派肯定了人,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是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A项正确。B项错在“主流价值观”,排除。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的是苏格拉底,排除C。智者学派过度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