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4584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 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 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A正确;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B正确;C、浓硫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氢氟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C错误;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判断视频2. 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A. 明矾作净水剂B. 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 漂粉精作消毒剂D.

2、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明矾净水是因为Al3+水解成Al(OH)3胶体吸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甘油具有强的吸湿性,可以让皮肤上的水分不会太快散发,同时适当从空气中吸收水蒸气,故用作保湿剂,不是化学反应,B错误;C、漂粉精具有强氧化性,故可作消毒剂,起氧化剂作用,C错误;D、铁粉可以消耗食品袋中的氧气,铁粉自身被氧化,起还原作用,D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名师点睛】高考命题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配平反应方程式和化学计算等多个知识点。本题将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与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

3、质结合起来,这种考查方式在历年高考中再现率较高,成为高考的热点,在复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明确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视频3.3.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

4、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A不合理。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项B合理。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合理。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合理。点睛:萃取操作有很多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液液萃取,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

5、比较常见的萃取形式是固液萃取,即:用液体溶剂萃取固体物质中的某种成分,例如:用烈酒浸泡某些药材。本题的选项D就是一种固液萃取。4.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只滴加氨水鉴别AlCl3、MgCl2溶液B. 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 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 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解析】【详解】A、AlCl3、MgCl2与氨水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A错误;B、在蒸干NH4Cl溶液的过程中NH4Cl会分解,得不到NH4Cl固体,B错误;C、酒精和水相溶,不能通过萃取分液的方法将其分离,应该加如新制的生石灰然后蒸馏,C错误

6、;D、可利用丁达尔现象鉴别溶液与胶体,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明确物质的性质差异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灵活应用。5.5.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 1H与D互称同位素C. 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 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A正确;B、1H与D互称同位素,B正确;C、同素异形体是指由相同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H2O与D2O是化合物,C错误;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0,D正确。答

7、案选C。考点:同位素,同素异形体视频6.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W)r(Z)r(Y)B. 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 Y的金属性比Z的弱D.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D【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Z为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作答。【详

8、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为O,Y为Na,Z为Al,W为S。则A、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错误;B、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错误;C、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NaAl,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S,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正确;答案选D。7.7.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 称量 B. 溶解

9、C. 转移 D. 定容【答案】B【解析】A、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是左物右码,A错误;B、固体溶解在烧杯中进行,B正确;C、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D、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D错误,答案选B。视频8.8.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AB. 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C. 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D.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答案】B【解析】【详解】A. 16.25 g FeCl3的物质的量

10、是0.1mol,由于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且水解可逆,因此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 NA,A错误;B. 22.4 L(标准状况)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氩气是一个原子形成的单质,因此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B正确;C. 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中生成1mol硝酸铁,电子转移数为3NA,C错误;D.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错误。答案选B。9.9.下列物质在光照条件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 氯水 B. 溴化银 C. 氯化钠 D. 氢气和氯气混合气【答案】C【解析】【详解】A. 在光照条件下氯水中

11、的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A错误;B. 在光照条件下溴化银分解生成银和单质溴,B错误;C. 在光照条件下氯化钠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正确;D. 在光照条件下氢气和氯气混合气会发生爆炸生成氯化氢,D错误。答案选C。10.10.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是黄

12、绿色气体,因此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A项正确;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这说明氯水中含有Cl,B项正确;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气体是CO2,这说明氯水中含有H,C项正确;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反应中有氯化铁生成。由于氯气也能把氯化亚铁氧化生成氯化铁,因此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D项错误;答案选D。考点:考查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与评价,氯水的成分。视频11.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 溶解度:Na2CO3NaHCO3B. 热稳定性:HClPH3C.

13、沸点:HClHBrD. 碱性:LiOHBe(OH)2【答案】C【解析】【详解】A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A错误;B同周期由左向右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稳定性应该是:HClPH3,B错误;C氯化氢和溴化氢形成的均是分子晶体,沸点随分子间作用力的增大而升高,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沸点:HClHBr,C正确;D同周期由左向右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所以碱性应该是:LiOHBe(OH)2,D错误;答案选C。【点睛】解决此类问题,一是要熟悉各种常见的规律,比如元素周期律等;另外还要注意到一些反常的规律。例如:本题的选项A,一般碳酸盐比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小,

14、碳酸钙难溶,而碳酸氢钙可溶,但是碳酸钠却比碳酸氢钠溶解度大。此外,比如碱金属由上向下单质密度增大,但是钾反常等等。12.1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 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 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D【解析】分析:A项,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C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D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详解:A项,NaHCO3能与HCl反

15、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B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C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D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CaO用于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有对应关系;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重要性质,理解性质决定用途以及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让学生学习真实、有用的化学”的课程理念。13.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Al和NaOH溶液反应:AlOH=Al3+H2B. 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CO322H=CO2H2OC.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D. 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 +Ca2+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