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453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最新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最新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最新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最新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B. 体内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 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生物体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 某人在沙漠中多日滴水未进,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内环境渗透压可能发生大幅度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

2、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A、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直接渗回血浆,少数通过淋巴循环回血浆,A正确;B、细胞一般在血浆或是组织液中,同时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比如水、二氧化碳等)有些是内环境不可缺少的成分,因此说细胞也参与形成与维持内环境,B正确;C、葡萄糖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C错误;D、在沙漠中多日滴水未进,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内环境渗透压可能发生大幅度变化,D正确故选:C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2. 下列关于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糖含量过髙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B. 不太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C. 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

3、织液浓度下降D.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答案】D【解析】血糖含量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组织液从血浆中很难获取水分,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不太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多余的水分会由肾脏排出体外,错误;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组织液不会增多,错误;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水分增多,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成分【名师点睛】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

4、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4)严重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血浆渗透压受血浆蛋白含量影响较大,任何使血浆蛋白减少的因素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量肾单位被破坏,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等均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3.

5、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A. 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以维持血糖含量的平衡B. 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02C. 肾脏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 红骨髄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以维持血细胞数量的平衡【答案】D【解析】通过肝糖原储存血糖和分解糖原能降低和升高血糖,以调节血糖平衡,A正确。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可以维持内环境呼吸和酸碱度平衡,B正确。肾脏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以防代谢废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C正确。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以维持血细胞数量的平衡,是属于细胞分裂,不是经过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D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调节4. 下图为

6、“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表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图中的的形态可能发生变化B. 的成分主要区别在于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 图中和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答案】C【解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是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淋巴,是血浆,是红细胞,为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的形状呈镰刀状,即红细胞形态由正常的圆饼状变为镰刀状,A正确;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

7、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B正确;图中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细胞内液不是内环境,C错误;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由组织液形成的,D正确。5. 高原体能训练能提高运动员在缺氧环境下的运动能力。但某运动员刚到髙原后时,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髙等症状。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 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C. 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 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答案】C【解析】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A正确;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8、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人体稳态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小时,人体通过调节,内环境仍然保持稳定,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大时,超出了调节能力,稳态遭到破坏,代谢会发生紊乱,C错误;人到高原地区后,由于空气稀薄,供氧不足,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D正确。6. 下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属于人体内环境B. 中的氧气进入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至少有11层C. 神经递质释放后必须通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D. 人体发生过敏友应时一般会增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肺泡壁中

9、的环境不属于内环境,故A错误;肺泡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最少穿过肺泡壁(2层膜)、毛细血管壁(2层膜)、红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另一端(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1层)、线粒体(2层膜),共11层膜,22层磷脂分子,故B错误;神经递质被突触前膜释放到组织液中,故C错误;过敏反应能引起组织水肿,故D正确。【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组织水肿【名师点睛】解决物质穿膜层数时,需要注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是由一层细胞组成;同时注意氧气被利用是要进入到线粒体中,此外,还要区分磷脂分子层还是磷脂双分子层。7. 训练小狗趴下的过程是这样的:先下命令“趴下”,然后用手施力让小狗趴下,当小狗完成这一动作时就要

10、给予狗粮奖励,反复训练,小狗就能按照命令完成趴下的动作。下列有关这一训练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命令刺激引起小狗趴下的过程B. 由命令引起小狗趴下和给狗粮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类型的反射C. 命令趴下引起小狗产生听觉属于非条件反射D. 在反射过程中信号的传导是双向的【答案】B【解析】本过程涉及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A错误;命令引起狗趴下属于条件反射,狗粮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B正确;命令引起的听觉不属于反射,不符合反射的概念,C错误;反射过程中信号的传导是单向的,D错误。8. 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向其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后,对其进行适宜强

11、度的电剌激并测定其膜电位,结果如图。推断该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A. 抑制细胞呼吸 B. 降低K+通透性C. 增大Na+通透性 D. 降低Na+通透性【答案】B【解析】由图示分析可知,添加化合物后在电刺激的作用下,由静息电位转化成动作电位,但动作电位无法恢复到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为K+大量外流所致,降低K+的通透性会阻止K+外流,促使动作电位的形成,抑制静息电位的产生,故该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降低K+的通透性,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理清静息电位与K+外流有关,动作电位与Na内流有关。9. 下图中甲为神经元细胞模式图,乙为突触结构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乙图中的结构只能在甲

12、图中的部位上形成B. 剌激甲图中的,兴奋将发生双向递减的传导C. 乙图中兴奋的传递只能从A神经元到B神经元D. 甲图中的末端将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答案】C【解析】突触前膜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每个分支末端膨大成的突触小体膜的一部分,与甲图中的部位相对应,突触后膜是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膜,与甲图的或处相对应,A项错误;甲图中的为神经纤维上的一点,刺激此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兴奋将发生双向传导,但传导速度一样、不衰减性,B项错误;在乙图中,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A神经元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位于B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因此乙图中兴奋的传递只能从A神经

13、元到B神经元,C项正确;甲图中的末端膨大成突触小体,在突触小体上将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D项错误。【考点定位】神经元和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名师点睛】熟记并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是正确解答此类问题的前提,准确识别图示各结构名称,联想所学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做到上述两点,不难得出正确的选项。本题的易错点在于混淆了兴奋在突触小体上和在突触上发生的信号转换。10. 下列关于DNA连接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将单个核苷酸加到某DNA片段的不同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B. 将断幵的两个DNA片段

14、的骨架连接起来,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C. 连接两条DNA链上碱基之间的氢键D. 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而不能将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连接起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DNA连接酶能连接两个DNA片段,而不是将单个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DNA链上,故A错误,B正确;两个DNA链中的氢键的形成不需要酶的作用,故C错误;DNA连接酶包括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其中T4DNA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也能连接平末端,只不过连接平末端的效率较低,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1.

15、下列对基因工程的四大操作步骤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 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体内,识别位点具有特异性B. DNA连接酶作用于断裂开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C. 运载体和目的基因之间的连接必须要暴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D. 在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过程中只能使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答案】D【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体内,识别序列具有特异性,A正确;DNA连接酶是作用于断裂开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B正确;运载体和目的基因之间的连接必须要暴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这样DNA连接酶才能将两者连接起来,C正确;标记基因不一定是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在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过程不一定要使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D错误故选:D12. 下列所列出的是四种常见育种方法的优、缺点,请填出所对应的育种方法名称育种名称优点缺点 。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可以提高变异频率或出现新性状,加速育种进程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变异具有不确定性,盲目性大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技术复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