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438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波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A. 背离孔子理念B

2、. 具有民本思想C. 推崇德治主张D. 倡导人性本善【答案】B【解析】“爱护人民为先”是典型的民本思想,所以材料说明说明孟子具有民本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孟子不背离孔子理念,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推崇德治主张的是孔子,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人性本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2. 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A. 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B. 便于削弱宰相权力C. 瓦解了地方势力勾结D.

3、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推恩令是用来解决王国问题的,而王国问题的解决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推恩令能缓解王国问题但不能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推恩令也和宰相无关联,也不会便于削弱宰相权力,也起不到瓦解地方势力勾结的作用,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3. 据载,唐大历五年,外国商船到达广州的有四十多艘,它们载来了香料药材象牙犀角、珍宝等物从中国贩走丝绸、瓷器等物品。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 中国物产丰富多样B. 中外贸易的发达C. 政府鼓励对外贸易D. 朝贡贸易的兴起【答案】B【解析】“载来了香料药材、贩走丝绸、瓷器”等字眼体现

4、的是中外之间贸易的发达,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商品丰富多样而非物产丰富多样,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政府是抑商而非鼓励对外贸易,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朝贡贸易,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4. 下表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的入学资格。据此可知,宋代A. 考试规模增加B. 教育水平下降C. 招生范围扩大D. 官员人数提高【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官办学校的入学资格的放宽即招生范围的扩大,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考试规模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教育水平是上升而非下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庶人子弟人数的提高,选项D不符

5、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5. 中国古代简史指出,明朝“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宰相制度的废除B. 内阁制度的建立C. 八股取士的实施D. 三司制度的推行【答案】A【解析】“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是由于宰相废除所以不得不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宰相制度的废除而非内阁制度的建立,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现象和八股取士、三司制度无关联,所以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6. 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生丝、茶叶出口统计。该统计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丝茶叶184

6、4年1856年1843年1856年4200000元16500000元177727750磅1306770000磅A. 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B. 列强与中国贸易以丝茶为主C. 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D. 中国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竞争【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生丝、茶叶出口的增多,这就体现了中国丝茶生产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自然经济的瓦解而非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列强与中国贸易并非以丝茶为主,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市场竞争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回答表格型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要注意表头

7、,了解表格所涉及到的内容,以便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二是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了解表格主要展示的项目,三是要注意对比分析数据以及其余内容的变化。7. 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善后谈判沙及使馆区的扩大、使馆卫队、武器禁运,以及在中国驻军等问题,随后通过条约加以明确。材料中的“战争”是A. 中英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8. 有学者指出,孙中山带有共和制度要求的民主政纲的提出,使带有盲目性、局限性的自发抗争“转变为自觉的民主运动”。这说明

8、孙中山的民主政纲A. 起了思想指导作用B. 具有明显的弊端性C. 以争取共和为核心D. 不断得以丰富完善【答案】A【解析】“自发抗争转变为自觉的民主运动”等字眼足以证明孙中山的民主政纲指导了民主运动,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孙中山的民主政纲的积极作用而非弊端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所要强调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说孙中山的民主政纲得以丰富完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解答推理型选择题可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

9、运用。9. 八七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制定了新的策略路线。这里的“新”是指A. 清算了右倾错误B.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C. 创建农村根据地D. 以城市革命为中心【答案】B【解析】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这里的“新”就是指确定开展土地革命,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清算了右倾错误不属于新的策略路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八七会议并未说要创建农村根据地以及以城市革命为中心,所以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0. 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的非常时期农矿工商管理条例规定,各矿业、制造军用品的工业和电

10、气事业“分别收购政府办理或由政府投资合办”。这一规定A. 使对抗日本力量削弱B. 退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C. 推动民营资本的发展D. 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答案】D【解析】“政府办理或由政府投资合办”强调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即这一规定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一规定是使抗日力量增强,促进了官僚资本的膨胀,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规定不利于民营资本的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1.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使毛泽东开始认识到苏联对科学、文艺问题的简单做法的危害,并于4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双百”方针。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目的是A.

11、 消除苏联科学文艺影响B. 纠正思想领城错误做法C.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D. 实现我国社会制度变化【答案】C【解析】“双百”方针的目的是吸取苏联对科学、文艺问题的简单做法的危害而要使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繁荣,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纠正文学艺术领域错误做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双百”方针和社会制度变化无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2. 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从该年度起,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共中央实行该方针的主要目的是A. 巩固”大跃进”运动成果B. 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C. 纠正工作中“左”倾

12、错误D. 解决严重的经济困难【答案】D【解析】面对1959到1961年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调整的是大跃进,所以不是巩固”大跃进”运动成果,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解决严重的经济困难而非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左”倾错误,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3.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由此,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表明,十一届中全会的召开A. 是顺应时势的重大行动B. 面临着保守势力的阻挠C. 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

13、果D. 成为新中国的历史起点【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十一届中全会是“顺应”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而召开的,即是顺应时势的重大行动,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保守势力阻挠以及多种因素作用的问题,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4. 下图为某国际组织成立时成员国示意图。该组织成立的初衷是A. 反对世界霸权主义B. 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C. 维护亚欧地区稳定D. 加强成员国经济合作【答案】B【解析】从“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等字眼可以看出该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初衷是建立安全机制,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14、,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上海合作组织不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的组织,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维护周边稳定而非亚欧地区稳定,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加强成员国的政治合作而非经济合作,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5. 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苏格拉底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这表明苏格拉底A. 拓展了哲学的研究范围B. 提高了民众道德水准C. 纠正了哲学家认识偏见D. 开启了人文主义先河【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等字眼足以证明苏格拉底把哲学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拓展,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C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

15、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苏格拉底也并未开启人文主义先河,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6. 该法制定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是世界古代法中最著名的法典之一。该法被制定的背景是A. 平民掌握了国家大权B. 贵族解释法律受限制C. 平民利益道到了损害D. 罗马习惯法的废除【答案】C【解析】该法指的是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利益遭到损害的产物,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平民并未掌握国家大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贵族解释法律受限制是该法被制定的结果,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罗马习惯法的某些条文仍得以保留,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解答因果型历史选择题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17. 下图为残缺的新航路开辟因素想象示意国,如果为其完善,下列符合的是A. 提升西欧的国家地位B. 发现新大陆C. 西葡两国君主的支持D. 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