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 B卷 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5419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 B卷 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 B卷 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 B卷 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 B卷 学生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古代雅典,公民大会只能在五百人议事会事先提出的议题范围内讨论,任何提议讨

2、论新议题的公民都会因“违制罪”而被诉之陪审法庭。这体现了雅典( ) A注重程序的观念 B尊重传统的习俗C法律至上的原则 D公民自由受限制2梭伦立法是由全体公民共同、直接参与的,公民大会成为立法、司法和监督机关。因此,梭伦立法不仅为雅典,也为希腊的城邦政治开辟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体现的理念是( )A三权分立 B人人平等 C天赋人权 D主权在民3雅典法律规定:凡父母双方均为雅典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18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并决定其是否享有公民权。这一规定旨在( )A维护城邦民主制度 B保护贵族阶层特权C扩大公民参政权利 D防止官员贪污腐败4雅典伯利

3、克里时代,相当部分的国库收人用于修建雅典娜神庙和雅典卫城。这些建筑工程分成小批交由私人承包,其承包人有公民、有外邦人,也有奴隶。所给工价,三者并无区别。这表明( )A雅典社会较为开放 B外邦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奴隶拥有人身自由 D公民与外邦人地位平等5古代雅典的戏剧公演实行“捐助制”。捐助者通常来自雅典最富有的人群,这种捐助“既是强制性的,也是荣誉性的”。统计表明,“除了可以忽略不计的例外情况,所有政治家都出自公益捐助阶层。”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戏剧公演激发公民参政热情 B政治权利与社会义务有机统一C政治生活中的腐败现象突出 D财产成为划分公民等级的标准6法国学者库朗热说:“(雅典)公民的义

4、务不只限于投票。轮到时,他要担任他所在地区域或部落的官员,他每年平均有两次要担任审判官,所有的公民在他的一生中至少还有两次参加五百人议事会的机会,如果被人投票选中,或抽签抽出了自己,他更可任城邦中的执政官:长官、将军、民政官等。”材料反映了( )A古雅典的公民既享有较大权力又承担义务B古雅典民主政治比较先进C古雅典使政治实践长时间停留在较低水准D古雅典公民投票体现公平7克利斯提尼时代的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入超过了“10个人3天的劳动”就要遭到禁止;雅典人通常采用简单的柱形基碑,城邦每年为阵亡者举行公共葬礼,并由执政官致悼词。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 )A削弱特权加强城邦意识 B提

5、倡节俭的消费观念C鼓励生产增加城邦财富 D保障公民的权利平等8古代雅典的公民和非公民享受权利差别很大,公民义务参加城邦战争是公民权的有力证明,在战争中获得荣誉对公民具有非凡的意义,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取得进入剧场的资格同样也是公民权的一种象征和表现。材料意在说明古代雅典( )A公民和非公民的矛盾尖锐 B注重培养非公民参政意识C重视公民城邦意识的培养 D试图扩大在希腊的影响力9公元前413年,雅典投票设立立法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公民大会的立法。公元前411年,在贵族寡头派的策动下,公民大会投票将(城邦)政权移交给一个400人的寡头政体。这说明当时雅典( )A反专制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B直接民主缺

6、乏理性精神C公民大会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 D遵循民主化的决策机制10英国学者厄耐斯特巴克指出,古希腊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城邦,城邦之间密切相关。他认为古希腊人自然会对以下问题产生特殊吸引力“最好的国家是怎样的?”“现存的形式中哪一个更接近于完美?”巴克意在说明( )A城邦政治催生了人文精神 B城邦政治是时人的历史选择C雅典民主根源于城邦政治 D民主制是最完美的政治制度11古希腊喜剧马蜂描述雅典平民参加陪审法庭的动机:“我得用这么一点津贴为一家三口买面包,买柴,买肉要是执政官今天不开庭,我们拿什么去买午饭吃?”材料表明( )A民主政治加剧雅典贫富分化 B发放津贴推动民主良性发展C普通民众降低参政的

7、责任感 D陪审法庭丧失原有司法职能12古代雅典公民资格中以“资”为根据的财产,在梭伦改革前仅限于土地财富;梭伦改革将非土地财富也包括在内,计算标准则改按货币不按实物。这种做法( )A增加了公民的经济负担 B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C扩大了参政公民的范围 D废除了旧氏族贵族特权13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不仅在于其私法被奉为现代民法的模范文本,更在于罗马法中体现出来的统帅整个罗马法律制度的灵魂即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精神主要包括( )自然法精神 私法精神 民主精神 理性精神A B C D14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中就罗马法的某项内容做出解释时曾举例说:“如果你的雄马使我的雌马受孕,后者产下之马不

8、是你的而是我的。”这反映了罗马法( )A崇尚自然法的特点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注重维护经济秩序 D法律体系已趋完备15十二铜表法之后,罗马又先后立法使平民的地位不断提高,到公元前3世纪,平民在法律上取得了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平民法律地位的确定( )A表明罗马法体系化的完成 B推动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C扩大了共和国的政治基础 D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16罗马法规定:“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罗马皇帝塞维鲁斯说:“被指控者的供认,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来支持法官的确信,不得被看作是罪行被调查属实。”据此可知,罗马法( )A主要维护被告人的利益 B奉行“疑罪从无”原则C掺杂着原始习惯法残余 D是维护统

9、治阶级的工具17罗马法学家吉拉尔力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他从三个维度表明十二(铜)表法并非虚构 历史 罗马古典作家的著作中多有十二(铜)表法的记载,且常引用其律文 法律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适合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农村公社解体后的自然经济社会,而不适合于公元前二世纪末手工业和商业已有了相当发展的罗马共和国时代 语言学 十二(铜)表法条文所用的文字,都是当时的古拉丁文,和公元前二世纪以前所习用的拉丁文,其体裁大不相同 吉拉尔的求证过程表明( )A综合多种历史叙述是确认历史事实的方法B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来判断历史真实与否C运用不同形式的史料相互印证更具说服力D文学作品中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记录最为

10、可信18恩格斯说:“因为在罗马法中,凡是在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的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下列对此正确的理解应是,罗马法( )A确立了近代欧洲的历史发展方向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倡导的原则与近代欧洲社会一致 D某些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19关于贷款,十二铜表法限制最高利率不得超过1/12,公元前347年改为最高不得超过1/24,查士丁尼一世(482565)采取差别利率,把它定在年利412%之间,按照出借人身份和贷款性质而有所增减。这一变化表明( )A平民地位不断提高 B社会矛盾逐步缓和C万民法的最终确 D商品经济日益发展20古代罗马的法人分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

11、两种。法人的成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以帮助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2)必须具有物质基础,社团要达到最低法定人数(三人以上),财团须拥有一定数额的财产,数额多少没有严格规定;(3)必须经过政府或皇帝的特许。罗马法对法人的规定( )A侧重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B具有理性主义的特征C强调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 D是专制统治下的产物21公元前304年,罗马营造官弗拉维乌斯把诉讼程序和法庭术语汇编成册,公诸于众,并公布了开庭日和不开庭日。公元前300年,罗马通过瓦列里乌斯法,重申公民对包括独裁官在内的高级官员的判决有上诉公民大会的权利。罗马这些做法( )A使贵族失去了政治特权 B导致了民主的泛滥和

12、权力的滥用C赋予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力 D利于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权利22程式诉讼是古罗马的主要诉讼形式之一,它将诉讼分为法律审和事实审两个阶段:由裁判官负责审查诉讼行为的合法性和确定适用的诉讼程序,再由当事人选择的来自民间的承审员负责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做出裁决。这种做法( )A有利于维护罗马贵族利益 B提高了司法审判效率C确保了法律至高无上地位 D有助于保证司法公正23公元前494年,平民趁罗马与邻近部落发生战争之机,发动第一次“撤离运动”,全体平民武装撤至罗马东郊的圣山,迫使贵族答应减轻平民的债务负担,并同意平民选出两名平民保民官,后增至10名。由此可见( )A贵族的政治特权被取消 B罗

13、马共和国性质已改变C罗马政治体制得到完善 D平民与贵族的权利一致24罗马对待意大利半岛上的其他民族非常宽容:罗马人则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享有始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就享有的拉丁公民权,拉丁公民权是一种广泛而不充分的公民权。这一现象( )A借鉴了雅典的政治制度 B说明罗马法有待发展与完善C反映了万民法已经成熟 D激化了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四大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和李斯是秦帝国缔造者,他们的治国思想秉承了法家传统,是以“法”治国主张的信奉者、实践者。秦帝国的立法指导思想以“争强”“治民”和“帝

14、王之具”为指南。秦始皇之“法”:“诽谤者,族诛”,“以古非今者,族诛”,“偶语诗书者,弃市”。秦始皇二十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后诛轲九族,其后恚恨不已,复夷轲之一里,一里皆灭”。 摘编自也谈先秦政治思想中的“法”材料二 罗马帝国经由罗马共和国蜕变而来,凭借的不仅是“使罗马四邻畏服的精兵”更有“使罗马内部安定的良法”。罗马统治者也时常表现出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倾向,但统治者的名分与统治的理论却依旧在很大程度上以自然法思想为归依,而人性平等、个人权利保障、权力的合法性及对权力的制约等则构成了这种思想的核心。在法治实践方面,如,在涉及基督徒基于信仰而反对皇帝崇拜事件时,图拉真指示其部下:只要抓获罪证确凿的基督徒即可惩办,但有悔改表现则可宽恕,同时要防止诬告株连,否则便有违于时代精神。罗马帝国法治实践的一件大事是罗马公民权在帝国范围内的实现。 摘编自论法律价值取向与政治稳定材料三 根据1954、1975和1978年三部宪法的规定,只有全国人大享有制定法律的职权。1982年宪法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