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3763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半边房(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留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A. 春季防风固沙 B. 夏季遮荫纳凉 C. 秋季截水增湿 D. 冬季挡风遮雨2. 北京时间12: 48,该房屋的影子朝向正北,则该房屋的经度大约是( )A. 108E B. 132E C. 102E D. 108W【答案】1. B 2. A【解析】1. 陕西关中地区位于我国北方温带季风区,夏季高温炎热

2、,冬季寒冷干燥。夏季为了降温,门前多种植树冠较大的阔叶树,可以起到遮阴纳凉的作用。故B正确。2. 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该地当影子朝向正北时,说明太阳朝向正南,此时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为12:48,说明该地比120E地方时晚48分钟,1=4分钟。所以该地经度为108E。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

3、洲 D. 长江三角洲4.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答案】3. D 4.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读图从图中的信息进行判断当地的地理条件,分析影响人类活动的因素。3. 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有小桥,有河流,小船,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故答案选D。4. 结合图中的自然景观,小河平静,房顶坡度较大,这些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房顶坡度较大;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选B项

4、。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30米,AB为空中索道。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 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A. 150米 B. 180米 C. 200米 D. 210米6. 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 西北 B. 东南 C. 正北 D. 正南7. 图中有一瀑布位于(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5. C 6. C 7. B【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图及其判读。由等高距及图示区域所跨越的等高线条数可算出该地区最大高差。索道的走向的判读是要判读地形特征的。河流流经陡崖处会形成瀑布,图中只有乙处满足瀑布形成的条件。5. 图示等高距为30米,跨越6条等高线,所以图示

5、区域的最在高差是大于180米,小于210米。选C正确。6. 山谷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可以判断该区域大致北部高、南部低。索道的走向也大致是南北走向,所以乘索道上行,即从A到B,方向为正北。选C正确。7. 瀑布是在陡崖处,图中甲是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丙、丁都在靠近山脊的坡上,且无陡崖,不可能有瀑布;乙地处河谷处且在陡崖,是瀑布发育的地方。选B正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 城市甲是在某项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座年轻城市。该优势条件是( )A. 优良港口 B. 石油丰富 C. 水源充足 D. 科技发达9. 与乙处农林产品密切相关的工业部门是( )A. 苹果醋酿造业 B. 水产品加工业

6、C. 麻纺织工业 D. 茶饮料食品工业【答案】8. B 9.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经纬度和大陆;轮廓图判断地区,再通过地区的地理特点判断人类活动。8. 城市甲位于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丰富,是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座年轻城市,选择B。9. 乙处为山东丘陵,主要水果为苹果,可以作为苹果醋酿造业原料,苹果醋酿造业与当地农林产品密切相关,选择A。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 自3000年前至明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A. 不断北移 B. 不断南移 C. 先北

7、移后南移 D. 先南移后北移11. 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3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较低 B. 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C. 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大 D. 清代时期全球降水增多【答案】10. B 11. C【解析】10. 读图分析可知,甲位置为距今3000年前的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之后为宋代,界线南移到乙,当到达明代时,界线南移至丙,由此看来,自3000年前至明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不断南移。故答案选B项。11. 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因此气候温度越高,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所在纬度越高。3000年前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纬度最高,因此说明此时温度最

8、高,海冰融化最多,海平面最高,错误;宋代时期界线向南移,说全球气候变冷,热带、亚热带向南移,错误;明代时期的界限最靠北,说明该时期的全球气温最低,因此此时全球冰盖面积较大,正确;读图可知,清代时期界限北移,说明全球气候又开始变暖,全球各地的降水有的地方增多,有的地方降水减少,D错误。故答案选C项。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己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 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A. 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 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C. 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 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

9、作用13. 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主导风向 B. 湖水盐度 C. 沿岸坡度 D. 土壤肥力【答案】12. D 13. A【解析】试题分析:12. 芦苇是淡水植物。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甲河流入L湖,乙河流出L湖;则该湖西侧有甲河补给淡水、又有乙河起到排盐作用,而使西侧湖水为淡水,适宜芦苇生长;东侧盐度高而不适宜芦苇生长。故选C。13. 芦苇是淡水浅水域生长的植物,其生长受水面深浅、盐度高低和土壤肥力影响,与风向无关。故选A。【考点定位】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

10、,沟内播种。下图示意“垄覆沟播”栽培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 宁夏南部山区种植马铃薯的生长期约五个月,其播种时间是( )A. 2月 B. 4月 C. 6月 D. 8月15. 垄面覆膜的主要作用是( )A. 阻断水分下渗,汇集雨水 B. 利于增强光照,提高产量C. 利于增大温差,提高品质 D. 减弱土壤侵蚀,保持水土16. 南方旱地作物主要种植于垄上,与宁夏“沟播”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水分 D. 热量【答案】14. B 15. A 16. C【解析】14. 宁夏南部山区的马铃薯生长期为5个月,应当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故选B。15. 宁夏位于我国西

11、北地区,降水少,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为水分。地膜覆盖后,降水会减少下渗,顺着地膜汇聚到种有马铃薯的沟中,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A对。对于光照条件没有改善作用,B错。地膜覆盖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不会增大温差,C错。土壤被降水侵蚀后,会流进沟中,不易流失,D错。故选A。16. 宁夏地区气候干旱,水分条件差,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需要收集水分,而南方地区,降水多,种植在沟中会导致渍害,所以种植在垄上,故选C。水培蔬菜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中,通过营养液提供养分、水分等进行栽培的蔬菜,其生产管理主要是对营养液加液时间和次数进行调节。下图示意某管道式水培蔬菜种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7. 城市居民在屋顶种植

12、蔬菜,采用上图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A. 获取更多光照 B. 便于施肥浇水 C. 充分利用空间 D. 利于通风透气18. 正常年份6月中下旬,下列城市中蔬菜生长旺盛期加液次数最少的是( )A. 天津 B. 合肥 C. 西安 D. 广州【答案】17. C 18. B【解析】试题解析:17. 从图中可以看出,种植蔬菜采用垂直层架多层种植,同时又是在耕地少城市居民的屋顶进行种植,所以主要目的应该是充分利用空间,受省单科质检“山药种植”该题的影响,可能有不少同学会选择A,如果未注意到”主要目的”限制,也不排除个别同学会选择B,选D应该很少。18. 由蔬菜生长旺盛期加次数最少可以倒推此时该地营养液消耗较

13、慢再反推蔬菜生长速度较慢或蒸发、蒸腾速度较慢,可知此时该地的天气气温较低,光照较弱,降水较多等天气特征,然后结合正常年份6月份江淮地区梅雨天气,可知该地最可能在江淮地区的合肥,故选B此时的天津、西安都在单一冷气团控制下,多晴天,而广州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多晴天,故都排除。【考点定位】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及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天气特点【名师点睛】第1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在城市中土地面积有限,居民为了节约空间采用层架方式获取更多的空间。第2题,结合各地的天气特点分析,分析蔬菜生长旺盛期加液次数最少的时候抓住6月的长江中下游的天气。20世纪80年代初期华北平原城市区农业蓬勃发展,塑料大棚包围了北方城市。

14、由于棚内灌溉,冬季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容易导致蔬菜腐烂。近年来,华北平原城郊塑料大棚数量锐碱,市民餐桌上的许多蔬菜来自千里之外。完成下列各题。19. 20世纪80年代初期华北平原城市区农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新的蔬菜品种大量出现 B. 蔬菜需求量大增C. 菜农素质明显提高 D. 农业结构的调整20. 减少大棚顶上露珠最可行的方法是( )A. 增大灌溉水量 B. 降低棚内温度 C. 推广滴管技术 D. 改变大棚颜色21. “市民餐桌上的许多蔬菜来自千里之外”主要得益于( )A. 全球气候的变化 B. 农业专业化生产C. 蔬菜品质的提升 D. 交通条件的改善【答案

15、】19. B 20. C 21. D【解析】19. 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结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华北平原城市区农业蓬勃发展,塑料大棚包围了北方城市,主要原因是蔬菜需求量大增,所以B正确。20. 棚膜上的露珠不仅影响了棚内的光照,而且它还会与棚内的有害气体结合,减少大棚顶上露珠最可行的方法是推广地下灌溉技术,所以C正确。21. 近十年塑料大棚数量弱碱,市民餐桌上的许多蔬菜来自千里之外,主要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技术的进步,所以D正确。【点睛】农业生产是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取所需产品的生产部门,其生产对象是动植物,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