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3731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二地理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多发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 夏季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 B.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C. 雨热同期 D.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答案】D【解析】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致“南涝北旱”,故选D。2. 交通枢纽城市株洲有

2、哪两条铁路线相交( )A. 京广线、沪昆线 B. 京沪线、京哈线C. 京沪线、京广线 D. 京广线、京九线【答案】A【解析】京广线与沪昆线相交于株洲,A正确;京沪线与京哈线交汇于北京,B错误;京沪线与京广线同为南北走向,交汇于起点北京,C错误;京广线与京九线同为南北走向,交汇于起点北京,D错。故该题选A。3.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最不利的自然因素是( )A. 空气稀薄 B. 高原峡谷众多C. 太阳辐射过强 D. 坡度陡峻【答案】A【点睛】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分析思路 (1)宏观选线方面考虑工程投资,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促进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

3、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考虑建设难度,分析自然因素:应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考虑不利条件,分析科技因素:现代交通建设,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条件制约。(2)微观选线方面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居民点。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的原则。4. 在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图上5厘米表示实地距离是()A. 50千米 B. 5千米C. 500 米 D. 50米【答案】B【解析】在比例

4、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图上5厘米表示实地距离是500000厘米,为5千米, B正确;A、C、D错误。故该题选B。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的“春风”是()A. 东风 B. 夏季风C. 冬季风 D. 西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玉门关”在今甘肃市,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势力减弱,难以再向西北前行,这里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B正确;A、C、D错,故该题选B。【点睛】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5月:南部沿海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江淮准静止锋)7、8月:东北、华北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副高控制,此时如果北方地区暴雨冷锋

5、)9月:迅速南移至南部沿海(此时北方秋高气爽反气旋)10月:移出中国大陆。6. 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A.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B. 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D. 黄土高原、 汉江谷地【答案】B【解析】大兴安岭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故选B。读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 图中山脉N是我国A. 农耕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B. 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C. 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分界线D.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8. 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图中M省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的是A. 由南向北 B.

6、由北向南 C. 由东向西 D. 由西向东【答案】7. D 8. A【解析】试题分析:.8. 根据图中M省的轮廓可知,M省为区,该省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但北部的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是我国主要灌溉农业区,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受其影响,M省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是由南向北。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山脉及我国人口迁移。9. 黄河的“地上河”景观主要出现在( )A. 下游 B. 中游 C. 上游 D. 河流源头【答案】A【解析】黄河流到下游时,由于地形平坦、地势降低,河道展宽,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河床不断抬高。为了防止洪水灾害人们不断加高河堤,年复一年形成今天的“地上河”

7、,A正确;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道比降变缓,河床比较稳定,下切力黄河中游量减弱而侧蚀力量增强,因此河槽逐渐拓宽和曲折,两岸有滩地出现,B错误;上游水多沙少,是黄河的清水来源,C错误;源头泥沙少,D错,故该题选B。【点睛】治理黄河地上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读“某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10. 图中所示流域为 ()A. 黄河流域 B. 海河流域 C. 淮河流域 D. 长江流域11. 关于图中五台山北侧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比较小,但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有结冰期,含沙量比较大A. B

8、. C. D. 【答案】10. B 11. C【解析】试题分析:10.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流域为海河流域,所以B正确。11.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位置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比较小,但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比较大。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读东经106.8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12. 山脉是 ()A. 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线 B. 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C. 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 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的分界线13. 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主要原因是 ()A. 夜间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

9、盛,空气湿度大B. 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C. 夜间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D. 夜间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答案】12. B 13. C【解析】12. 根据所学知识宝鸡在渭河平原,其南侧为秦岭,秦岭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B正确;是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C错误;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作物熟制两侧多为一年两熟,D错误,故该题选B。13. 为四川盆地,由于盆地内空气潮湿,夜间密云蔽空,大气逆辐射强,热量不易散失,导致夜晚其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形成降雨,C正确,故该题选C。【点睛】山谷风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读下图,完成

10、下面小题。14. 下列关于、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地势阶梯的分界线C.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 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15. 右图中M区域不易发生的问题是 ()A. 干旱 B. 洪灾 C. 土地盐碱化 D. 沙尘暴【答案】14. B 15. C【解析】试题分析:14.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是巫山,太行山脉 。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B对。不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A错。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是800mm等降水量线,C错。太行山是东部也中部的分界线,巫山位于西部地区,D错。15. 图中M区域是山麓冲积扇地貌,位于太行山以东,属于华北平原,

11、易发生春旱,A错。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且多地形雨,易出现洪涝灾害,B错。地势较高,排水便利,不易发生土地盐碱化,C对。位于山麓,受山脉阻挡,风力较小,不易发生沙尘暴问题,D错。考点: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6. 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一月份0等温线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A. B. C. D. 【答案】C【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月份0等温线,正确错误;种

12、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沿着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着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错误。故该题选C。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7. A区域绿洲上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A. 降水少,地下水含糖分较多B. 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C. 土壤含糖分多,利于瓜果的生长D. 云量多,光照弱,利于生物光合作用18. B区域特有的动、植物是()A. 骆驼、玉米 B. 牦牛、青稞C. 藏绵羊、水稻 D. 马、小麦19. C区域的优势能源有()A. 煤炭和石油 B. 水能和石油C. 石油和核能 D. 核能和地热能20. D区域旧式民

13、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为了()A. 便于散热更快 B. 便于雨水流泻C. 便于空气流通 D. 便于多接受阳光【答案】17. B 18. B 19. A 20. B【解析】17. 据图可知,A区域为我国西北地区,在新疆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为提高。故选B。18. 据图可知,B区域为青藏地区,特有的动物是牦牛,植物是青稞。故选B。19. 据图可知,C区域为我国北方地区,煤炭和石油能源资源丰富。故选

14、A。20. 据图可知,D区域为我国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民居特点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丰富,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和架高的方式,既隔热又便于雨水的排泄由此可见南方民居的特点屋顶坡度大是为了便于雨水下泻。故选B。21.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域差异显著,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A. 海拔 B. 气温C. 降水 D. 多种因素综合【答案】D【解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结合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故该题选D。22. 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A. 太行山 B. 长白山C. 巫山 D. 大兴安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古长城一线;故选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