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3704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无答案)地理科试题(文科)时量:90分钟 满分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根据所学区域的有关内容,回答12题。1以下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行政区 自然带 热量带 干湿地区 三江平原 湖南省市A B C D2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 )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分的平衡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下图表示、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是( )A37.6:17.4:45.0 B31

2、.6:30.5:37.9 C15.5:24.5:60.0 D37.6:23.5:38.94图中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 B C D根据所学区域发展差异的相关内容,回答56题:5划分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 主要依据是( )A经济发展速度 B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C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D经济结构6下列城市,处在西部地区的是( )A兰州、乌鲁木齐、太原 B西安、呼和浩特、长沙C成都、河南 、银川 D西宁、拉萨、重庆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79题。7制约西部经济

3、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8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 B C D9.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012题。10.下列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水运发达C冬季河流结冰 D

4、夏季为河流汛期1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水分C土壤 D热量12.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B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大量粮食川气东送工程是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我国第五大工程。读“川气东送示意图(甲)”、“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图(乙)”,回答1314题。13下列关于川气东送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在湖北省内线路最长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避免了穿越长江工程沿线自然带表现出纬度地带性规律 川气东

5、送有利于改善沿线城市大气质量A B C D142010年同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会出现的变化是( )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煤炭的消费量将会大幅度下降 天然气的消费增比幅度上涨最快A B C D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1516题。15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A消费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 D生产成本低廉16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A商贸中心 B机场 C火车站 D港口读我国局部地区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图,回答17

6、18题1817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海拔高度 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18该区域西部自然灾害主要有(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地震 D水土流失19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20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

7、境读下图,回答7576题。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甲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径流量为全年最小 B.此时乙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水位为全年最高 C.此时丙图中洞庭湖水位全年最高 D.洞庭湖对长江有天然的调节作用76.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径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得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域面积大大增加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D.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读下图,回答1920题。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甲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径流量为全年最小B此时乙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水位为

8、全年最高C此时丙图中洞庭湖水位全年最高 D洞庭湖对长江有天然的调节作用20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径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得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域面积大大增加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D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按照国务院三峡办的总体部署,2010年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从9月10日开始,9月底蓄水至163米,争取10月底前蓄水至175米。相关部门在水位升高后,对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据此完成2122题。21水位升高后,三峡库区20千米以内地区的气温表现为冬

9、升夏降,其主要原因是( )A大坝阻挡了冬季风 B大坝阻挡了夏季风C水的比热容大 D阴雨天气增加22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引起了周围降水变化,主要表现为( )A水面全年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 B全年降水增加,空气变得湿润C附近陆地全年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 D全年降水减少,空气变的干燥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2324题。23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24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流速减缓

10、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引发旱涝灾害A B C D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位于田纳西州)和田纳西大学为基地的田纳西技术走廊是美国的一个高技术中心总部设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即在此研制的。回答2526题。25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26由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A我国水利完全可以按照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案去开发和治理B我国江河众多,水力、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较高C我国许多水利工程应该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D国情不同,田纳西河

11、流域的开发治理经验不能借鉴27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农业的优越的区位条件( )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 B气候温和,降水丰富C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D.水陆运输便利,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28下列不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的是( )A生态农业 B精确农业 C有机农业 D石油农业“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由于摆脱了自然环境的束缚,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等全天候、反季节的连续性生产,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据以上材料回答2930题。29从农业分类角度看,“工厂化农业”属于( )劳动密集型农业 资金密集型农业 技术密集型农业 自给农业A B C D30下列生产方式属于“工厂化农业”的是( )立体农业 玻璃花房 灌溉农业 大棚生产A B C D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