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365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份,共6.0分)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甲地的经纬度是()A. 20E,40N B. 40E,20NC. 20W,40S D. 40W,20S2. 乙地位于丙地的()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答案】1. A 2. A【解析】1. 纬度自南向北度数越来越大的为北纬,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为东经,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北纬40,东经20,故选A。2. 据图可知,乙位于20N,40W,丙位于40S,40E,由此可知乙在丙的西北方向。故选A。下图为黄土高原

2、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 甲处黄土层的厚度可能是()A. 10米 B. 20米C. 30米 D. 40米4. 从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考虑,最适合开凿窑洞的地点是()A. 甲 B. 乙C. 丙 D. 丁【答案】3. D 4. B【解析】试题分析:3. 读图可知,根据图中实线可知,甲地黄土表面高度为845850米之间;根据图中虚线可知,甲地黄土底层高度为805810米之间,故甲地黄土层厚度为3545米之间,故选D。4. 读图可知,丙地为冬季风的迎风坡,不适合人们居住,丁地位于阴坡,光照条件不好,采光条件不好,不适

3、宜人们居住;甲地位于上地,不适合人类居住;乙地位于阳坡,且位于迎风坡,气温和降水适宜,且黄土层较厚,故适合人们居住。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区域面积相比()A. B. C. D. 无法比较6.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海平面距地心距离比稍长 B. 区域位于区域的西北方向C. 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东北航向是区域向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答案】5. B 6. B【解析】试题分析:5. 在经纬网图中。所跨的经纬度数相同,所在纬度越低,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三地都跨了20个经度和20个纬度,其中两地处在赤道和纬度20之间,面积相等,而地所处纬度较高,

4、面积比其他两地小。6. 该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应用。由于地球是赤道略鼓,两级稍扁的椭球体,所以,区域海面地心距离比略短,A错误。地位于南半球,经度范围在20W与40W之间,所以。位于区域的西北方向,B正确;区域位于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C错误;区域到区域的最短走法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D错误。故答案选B项。【考点定位】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名师点睛】经纬网的应用1.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2.定“对称点”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A(40N,20W)与B(40S,20W)。关于地轴对

5、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图A(40N,20W)与C(40N,160E)。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A(40N,20W)与D(40S,160E)。3.定“方向”方格状经纬网图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确定东西方向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下图所示: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如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东方。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南方。C、A既不

6、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4.定“距离”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千米(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5定“最短航向”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常见的大圆如下图所示: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下图中弧AB长即为AB两点间的最

7、短距离,A在B的正南方。若两点的经度差为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距离经过极点。如上图中从B到C的最短航线经过北极点,从B到N是向正北方,从N到C是向正南方。出发地与目的地不在同一经线圈上,过两点的大圆不是与经线圈重合,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这个大圆的劣弧段长,分析方向变化要看劣弧的走向。如上图中EF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EPF的长,从E到P是向西北方向,从P到F是向西南方向。6.定“范围”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读我国东

8、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7. 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B.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100 m,小于200 mC. 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地多D. 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8. 当地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修建一条直达山顶(492 m处)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A. 从甲处到山顶 B. 从乙处到山顶C. 从丙处到山顶 D. 从丁处到山顶【答案】7. B 8. A【解析】试题分析:7. 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先自南向北,再向东北流,A项对;图中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根据陡崖

9、的计算公式,陡崖相对高度大于等于100米、小于200米,则B项错。图中高程为492米山峰位于东北西南向的山岭上,则位于该山岭的西北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而降水少,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C错;冬季日出东南,甲东南方位为山岭,阻挡视线,故甲地冬半年一段时间内不能看到海上日出,D错。8. 该地东临海洋,到山顶看日出是主要旅游项目;山脉的东坡直接临海,不需要登山看日出,故不必要修建丙或丁到山顶的索道;甲乙位于山脉的西侧,但乙位于一个山顶上,两个山顶距离较近,也不符合“直达山顶(492 m处)”条件;而甲位于山下,与最高山顶之间有河谷,沿线景观较好,故最适合修建观光索道。答案选A项。考点:本题组

10、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9. 形成图中a、b两地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天气状况 B. 洋流C. 纬度位置 D. 地形10. 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A. 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 B. 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低C. 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最为丰富 D. 各纬度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丰富【答案】9. A 10. A【解析】10. 根据图中等值线分析,太阳辐射能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A对。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高,B错。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少,C错。30度纬线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少,D错。11. 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

11、道地区做了如下的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A. 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B. 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C. 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D. 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当木塞被拔下,水下漏时,四周水体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运动的水流,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水流,赤道上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体不会发生偏转运动。故B正确。考点:洋流。10月中旬,小明错峰出国旅游,随身携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因旅游目的地使用的时间也为东八区的区时,所以未改

12、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仍然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小明发现正午时当地物体都没有影子,则当地的纬度可能是()A. 6N B. 6S C. 0 D. 15N13. 该地正午时,小明手机上的时间为12时52分,则该地的经度为()A. 133E B. 129E C. 113E D. 107E【答案】12. B 13. D【解析】12. 正午时当地物体都没有影子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10月中旬,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6S,据此选B。13. 该地正午时,小明手机上的时间为北京时间12时52分,当地为12点,则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52分,经度间差13,则该地的经度为107E,选D。【点睛】.读

13、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 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A. 20 B. 2326C. 30 D. 663415. 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A. 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B. 在南半球向北移动C. 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D. 在南半球向南移动【答案】14. B 15. A【解析】考查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4. 读图中信息可知,P、Q分别为夏至日和冬至日,L和S代表的是黄赤交角。故选B。15.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仍在北半球,但开始向南移动。故选C。16.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

14、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下题。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 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 徐州的白昼较短C. 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 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而甲国处于低纬度地区,此时昼较短,故排除选项B; 6月21日接近于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位于两地中间,所以徐州的正午物体影子方向为北,甲国首都的物影方向为南,故排除选项C;日出方位角受纬度因素影响较大,两地纬度不同,故日出方位角也不同,故排除选项D;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是:H=90-纬度差。(纬度差=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所求地的地理纬度),可以求出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34-23.5)=79.5,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23.5-10)=76.5,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读“某日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7. 图中四地,纬度值相等的是()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