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化学上期中试题理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3349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化学上期中试题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二化学上期中试题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二化学上期中试题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二化学上期中试题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二化学上期中试题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化学上期中试题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化学上期中试题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化学上期中试题理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2小题,112每小题2分,1322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B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C开发新型电池,推广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经验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凡是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在一定条件下,吸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D放热的熵增加的反应不一定能

2、够自发进行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4、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5、设CCO22CO H0(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1,N23H22NH3 H0 (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1和2的变化情况为uuuuA、 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增大,减小

3、D、减小,增大6、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甲:10mL 001molL-1 FeCl3溶液 和10 mL 001 molL-1 KSCN溶液乙:5mL水10mL 001molL-1 FeCl3溶液 5mL 001molL-1 KSCN溶液丙:10mL 01molL-1 FeCl3溶液 和10mL 01molL-1 KSCN溶液观察这三支试管的颜色,其中颜色最浅的是A、甲试管 B、乙试管 C、丙试管D、无法判断7、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 2Fe24O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 Fe2+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

4、 4OH-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8、下列电池不属于化学电池的是( )A一次电池 B二次电池 C燃料电池 D太阳能电池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B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C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D电解池的反应是属于自发反应10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阴离子( )A移向Zn极,阳离子移向Cu极 B移向Cu极,阳离子移向Zn极C和阳离子都移向Zn极 D和阳离子都移向Cu极11、反应:A(气)+3B(气) 2C(气) 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

5、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2、镍镉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 A. B. C. D. 1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已知2=3、3=2,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14、对于反应2A(气)+xB(气) 4C(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当其它条件不变,把体积扩大1

6、倍时,测得C的浓度为0.7mol/L,则x的值为 A1 B2 C3 D415、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A、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B、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C、水总是自发的由高处往低处流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16、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4P(白磷,s)+5O2(g)=2P2O5(s);H= -a kJ/mol4P(红磷,s)+5O2(g)=2P2O5(s);H= -b kJ/mol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 Aab B C D无法确定17、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

7、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AH22OH2H2O2e- BO24H+4e-2H2OCH22H+2e- DO22H2O4e_4OH18、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混合气体的密度;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B的物质的量浓度 A B C D只有19、已知;,则反应的H为( )A BC D20、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11 Bv(B)0.3 mol11 Cv(C)0.8

8、 mol11 Dv(D)1 mol1121、用3克块状大理石与30毫升3摩/升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再加入30毫升3摩/升盐酸改用30毫升6摩/升盐酸 改用3克粉末状大理石适当升高温度 A B C D 22、如图,下图两个装置中,溶液体积均为200 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都通过了0.02 mole,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中Cu棒为阳极,在中Cu棒为负极B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C电极反应式:中阳极:4OH4e2H2O+O2;中负极:2H+2eH2D溶液的pH:不变,增大23(

9、8分)、下表的实验数据是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平衡混合物中NH3含量的变化情况。 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 入料V(N2)V(H2)=13NH3 压强/MPa的含量 /%温度/01102030601002001538158648999549883002252064271084292640004251382470652798500011061912644225756000054591138231314(1)比较200和300时的数据,可判断升高温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为 反应。(2)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合成氨适宜的条件是 。 A 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 C 低温高压

10、D 低温低压(3)计算500,30MPa时N2的转化率 。(4)实际工业生产合成氨时,考虑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还采取了一些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一个措施: 。24(9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2O(l) = H2O(g) H= +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

11、一个很大的优点 25(8分)将洁净的金属片Fe、Zn 、A、B 分别与Cu用导线连结浸在合适的电解质溶液里。实验并记录电压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右表:根据以上实验记录,完成以下填空:金属电子流动方向电压/VFeFe Cu+0.78ZnZn Cu+1.10ACu A0.15BB Cu+0.3Zn、A、B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u与A组成的原电池, 为负极,此电极反应式为 。A、B形成合金,露置在潮湿空气中, 先被腐蚀,这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26(10分)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2()和y mol 2(),发生反应H2(g)+I2(g) 2HI(g) H0。改变下列

12、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升高温度 ;(2)加入催化剂 ; (3)充入更多的H2 ;(4)扩大容器的体积 ; (5)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27(12分)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三个容器、中进行如下的反应:3A(g) + B(g) 2C(g);H0(1)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充入3 mol A和1 mol 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百分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容器编号) ;(2)若维持温度不变,起始时、中均投入3 mol A、1 mol B,则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C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3)起始时在中投入3 mol A和1 mol B,在中投入a mol A和b mol B及c mol C,若达平衡时和压强恰好相同,且欲使达平衡时两容器内C的百分含量相等,则两容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