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都市中心经济聚集看广州都市型产业的发展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4194989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国外都市中心经济聚集看广州都市型产业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从国外都市中心经济聚集看广州都市型产业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从国外都市中心经济聚集看广州都市型产业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从国外都市中心经济聚集看广州都市型产业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从国外都市中心经济聚集看广州都市型产业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国外都市中心经济聚集看广州都市型产业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国外都市中心经济聚集看广州都市型产业的发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国外都市中心经济聚集看广州都市型产业的发展 作者: 日期:从国外都市中心经济聚集看广州都市型产业的发展2005年9月1日 09:17:03 作者: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朱名宏 聚集经济主要指“都市化经济”或“城市集中经济”。它有几个明显的主要特征:第一,产业分布高度集中:第二,集聚效果显著,或有明显的外部规模经济特征,或有很大的需求多样性;第三,产业组织特征基本是分散的竞争性行业。 一、城市经济聚集特征:国外的例子 1、就业的集聚 城市中居住人口的集聚是就业集聚的先决条件,但是就业集聚与居住人口的集聚有时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东京市区的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是东

2、京的都心区,面积42l平方公里,1990年其夜间居住人口为26万人,而它的日间就业人口达到了267万人。纽约的中心区CBD(位于曼哈顿)面积仅23平方公里,仅占纽约市区面积的2.78%。但它却集中了纽约60%的就业岗位和60%的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伦敦的中央商务区面积仅26.9平方公里,占伦敦(包括内、外伦敦)面积的比重只有1.7%,却集中了伦敦四分之一以上的就业人数。这种情况表明了在这些城市的中心地带的就业集聚程度远远大于人口的居住集聚。 2、经济能量的集聚 这在一些国度比较小的国家表现得比较明显。例如在英国,伦敦的面积和人口(指大伦敦,1987年)占全英国的比重分别为0.64%和11.9%,

3、但其GDP的比重则达到了17.0%;在日本,东京的面积和人口占全日本的比重分别为0.16%和3.6%,但其GDP的比重则高达 18.6%(1988年)。在一些大的发达国家,这种经济能量的集聚在都市中表现得虽不是很明显,但也有一些。比如纽约。其人口和GNP占全美国的比重分别为2.8%和4.2%(1995年),差别比伦敦和东京要小一些。 3、金融业、批发业等第三产业的聚集 第三产业在国际都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是在70%以上,是现代国际都市中的产业主体。在第三产业中,各种批发业、金融保险业、出版业、各种经纪业和技术交流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部分产业化的文化娱乐体育业

4、可能在都市中形成产业集聚,其它的行业则不适于在都市地区集聚。从供给方面来看,这些行业都是“知识资本”密集的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比较高,相应的有形资本投入要少一些,其所要占用的土地则更少。因此,只要有合适的人员和业务,这些行业在都市中的存在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实际上,在伦敦、纽约、东京等这样一些都市中,都己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信息咨询服务业的集聚。 4、城市经济的集聚还表现在公司总部的聚集 如纽约集中了美国最大企业的总部,尽管数目近年来有所下降,但集中程度仍然位居美国第一。1995年美国幸福杂志评选的全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名单中,纽约市区占了21家,占全美国的比重为14%。这些公司总部的存

5、在,为高级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二、影响城市经济聚集的因素 1、主要因素 影响城市经济集聚的主要因素有:绝对及相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内部的和外部的)、需求、市场规模、产业(产品)特性包括产业组织特性等。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以利润最大化为诱导目标,形成了产业的集中(聚)。反之,这些因素的反向作用也可能会导致产业的分散。 2、其它因素 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以外,影响特定城市的某种产业集聚的两个很重要的非经济因素:机会因素和政策制约。影响城市产业发展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在一般意义上,城市的产业集聚可以有多种形式,它可能是以某种工业部门(重化工业或轻型工业)的集聚为主的,也可以是以某些第三产业部门

6、为主的。 三、都市型产业集聚的条件 都市型产业是密集型的都市中有着明显发展优势的产业部门,其优势表现在其在都市中发展的空间成本相对其它行业要低,污染比较小,能够高度集聚,市场需求规模大,稳定性好等方面。都市型产业聚集有一定的条件: 1、产业具有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的过程越长,集聚行业的数目就会越少,竞争优势就会发挥得越充分。比如东京的出版印刷业,在整个首都圈乃至全国都是最具竞争力的行业。因为如果不是如此,则这种产业在都市中的集聚就会受到来自别的地区同样产业的有力竞争,这不仅会分散该地区内该产业的集中布局,而且久而久之会导致都市中该产业的衰落。一个都市中不会集聚所有的都市型产业,以及一些国际都市中

7、制造业只集中于很少几个都市型工业就是这个道理。 2、消除各种非经济因素对产业的区位布局的影响 如果在一个都市中,产业的空间布局受到各种非经济因素的限制,都市型产业的集聚就会因此而不能以最佳的比较优势进行,进而导致集聚效果不明显。比如,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香港,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在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中,该向内地扩散的非都市型产业无法迁出,而由于产业间相互关联的需要又不得不发展这些产业,致使应有的都市型产业的集聚过程受到阻碍。又如新加坡,由于国土面积的限制,只有在其有限的区域内发展具有地理优势的石油化工工业。可以想象,如果新加坡有更广阔的国土,其石化工业完全可以放在离都市更远一些的地方。 3、都

8、市型产业的聚集过程一般是在后工业时期表现得比较突出 这一方面是工业区位布局改变的结果,另一方面更是后工业时期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快速成长的结果。而在工业化时期或前工业化时期,由于工业发展还不十分成熟,部门之间的配套也尚未全部完成,工业发展本身还处在扩张期,在都市中任何一个部门的发展都有可能带来很大的效益,区位优势也就难以得到充分体现,都市型产业的聚集就不可能很明显。而在后工业化时期,工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都市的区位优势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己经变得十分突出,都市型产业的集聚也就逐渐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倾向。 4、都市产业发展政策 从都市型产业的产业特性来看,都市的产业发展政策中应该从产业结构和产

9、业组织两个方面引导和扶持都市型产业的正确发展。在结构政策上,应采取都市型产业优先的不平衡政策,不能过分强调产业之间的综合配套。在产业组织方面则应该鼓励竞争,抑制垄断,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 从都市型产业发展的区域环境来看,都市的产业发展政策中除了鼓励和扶持都市本身的都市型产业的发展以外,更应该鼓励产业空间布局上的合理变动,既要吸引都市以外的具有明显优势的都市型产业集聚于都市之中,又要将不具有优势的产业(都市型产业或非都市型产业)适时地转移到都市以外。 在其它方面,都市的产业发展政策还要注意保持主要都市型产业选择的相对稳定性,鼓励与这些产业有关的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 四、广州发展都市产业的条件分析

10、 1、广州经济实力雄厚,以此为支撑吸引着各类企业 东京198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9%,人均为全国的1.6倍;而伦敦1987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人均为全国的1.5倍。广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续10年位居全国城市前三甲。1997年至2004年广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3%,为全国的1.6倍。2002年广州就突破3000亿元,仅次于上海与北京。 2、广州区位条件优越 广州地处广东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其交通便利、资迅发达,面向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全中国最大的商业、贸易和交通中心之一。以广州为地域中心的珠三角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造中心,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石油

11、、家电、建材、玩具、服装、家具等生产基地,汇集了一大批大型企业。广州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环境日益优美,2001年广州市被联合国授予最适合人口居住的特大城市。产业与区域资源的整合、为跨国公司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必然对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的进驻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3、广州第三产业发达 企业运行费用的高低主要与辖区内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相关联,吸纳企业之经济利益程度取决于产业链的完整程度。广州第三产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50%,广州市三次产业比例已从1996年的5.6:46.7:47.7调整为2002年的3 44155 6。 4、广州已进入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 广州工业发展在经过了十几

12、年高速增长以后,近年来其发展的趋势己经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走向集约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层次得到了提高,主导产业开始从轻纺向重化、机电工业过渡。从就业人员的结构来看,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广州的第二产业绝对从业人数增长开始进入停滞状态,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绝对数量和比重都迅速上升。因此,尽管目前广州仍然处于工业化过程化之中,现有的产业结构中仍然是以重化工业和机电工业为主体,但是从产业发展的成熟条件的角度来看,在未来的支柱产业选择中,应该而且必须将都市型产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选择的主要方向。 5、广州目前还没有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区比较优势的都市型工业。这是广州的都市型工业发展缺乏明确方向的重要制约条件。从竞争力的角度来讲,目前在华南地区广州最有优势的工业部门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冶金、机械、运输设备、电器、电子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是非都市型工业。如果仅按总产值和区位商两项指标判断,广州也只有少数都市型工业部门例如服装业有一些优势。当然,在金融业和其它一些第三产业中的都市型产业方面广州目前已经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这虽然是一种良好的开端,但距现代都市型产业集聚的形态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五、广州都市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分析 1、在都市产业发展的目标上 在都市产业发展的目标上,应体现都市型产业在各国的都市中发展的一般趋势。将都市型产业的发展置于其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核心位置。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