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94971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9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一、基础题点练 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 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微生物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C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解析: 选 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不能对所培养的微生 物进行灭菌。 2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2、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解析: 选 D在高压灭菌的操作过程中,加热结束后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待 压力表的指针指到零时,打开放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倒平板时,用左手将培养皿 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而不是完全取下放到一边。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后应在火 焰旁冷却后,再用其挑取菌落。在微生物的培养中,一般将培养皿倒置,在皿底上用记号 笔做标记。 3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菌落数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

3、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 均值作为统计结果 解析: 选 C当两个或多个活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 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 的平板计数,密度过大 会使计数结果偏小,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至少涂布3 个平板,作为重复组,取其平均值计 数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 4.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 处分别贴 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 )的无菌滤纸片,d 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 后的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a处抑菌效果小

4、于b 处 B b 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C c处抗生素无效 D d 为对照 解析: 选 A培养皿中不同滤纸片四周透明圈的大小不同,透明圈越大,说明浸有的 抗生素抑菌效果越好。a 处的透明圈大于b 处;b 处不是圆形的透明圈,可能是滤纸片没有 沥干, 抗生素流出滤纸片;c 处无透明圈, 说明 c 处抗生素对大肠杆菌无效;d 为空白对照。 5(2016 江苏高考 )漆酶属于木质素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 用途。如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

5、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解析: 选 BC生活污水中含木质素的物质相对较少,产漆酶菌株也较少,不宜作为分 离产漆酶菌株的样品;产漆酶菌株可降解木质素,在筛选培养基中加入木质素可筛选产漆 酶的菌株,筛选时可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在涂布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可能还有 其他杂菌,可再通过平板划线法进一步纯化;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 藏的方法,即在20 的冷冻箱中保存。 二、高考题型练 6回答与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有关的问题: (1)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的常用凝固剂是_。若培养基需调节pH,

6、则应在 灭菌之 _(填“前”或“后”)调节。 (2)为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对_等可采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3)右图为平板划线法接种后的示意图。在划线接种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对接种环至少 需进行 _次灼烧灭菌。接种后盖上皿盖,将平板_放入恒温箱中培养,这样 放置的目的是_ 。 (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时,每隔一个“时间间隔”统计一次菌落数目,最 后选取 _ 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遗漏菌落的数目。 解析: (1)制备固体培养基通常加入的凝固剂是琼脂。培养基若在灭菌后调pH,可造成 污染,故培养基调pH 应在灭菌前进行。(2)灭菌的方法通常有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 灼烧灭

7、菌三种。采用干热灭菌的通常有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3)平板划线接种过程中需在 接种前、每次划线后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图中共接种5 个区域,故接种环至少需要进 行 6 次灼烧灭菌处理。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易产生冷凝水,为防止水珠滴在培养基表面造 成污染,培养时需将平板倒置。(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时,要以菌落数目稳定 时的记录为最终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遗漏而导致统计结果偏小。 答案: (1)琼脂前(2)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3)6倒置避免培养基被污染和防止 培养基水分过快挥发 (4)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 7(2018 郴州质检 )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农田等土壤中,某生物实验小组尝试

8、 对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计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产生_酶;配制培养基时应以_作为唯一氮源。 (2)培养基中添加_作为指示剂,培养后,培养基pH 会_(填“升高”或 “降低” ),可使指示剂变红色。 (3)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_。 (4)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_ ; 然后将 1 mL 样液稀释10 000 倍,在 3 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涂布0.1 mL 稀释液;经 适当培养后, 3 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39、42 和 45。据此可得出每毫升样液中分解尿素的 微生物活菌数为_个。 解析: (1)分解尿素的

9、微生物能产生脲酶;配制培养基时应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2)在 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分解尿素可产生氨,氨会使培养基的pH 升高, 进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3)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过滤法。(4)在接种前,随机 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其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每毫 升 样 液 中 分 解 尿 素 的 微 生 物 活 菌 数 (C V)M (39 42 45) 3 0.110 000 4.210 6(个) 答案: (1)脲尿素(2)酚红升高(3)过滤法 (4)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4.2106 8(2018 桂林调研 )有机磷农药是用于防治植

10、物病虫害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 农业生产中,有时会造成瓜果蔬菜等食品农药残留超标,不少品种对人、畜的毒性很强, 人误食后如不及时医治就会危及生命,某班同学欲从土壤中分离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 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能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菌种,可在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取样, 并在含有碳源、氮源及_等的选择培养基上添加_进行选择培养。 (2)将获得的3 种待选微生物菌种甲、乙、丙分别接种在1 L 含 20 mg 有机磷农药的相 同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 ),观察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 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32 小时、 45 小时、 1

11、6 小时,则应选择微生物_(填 “甲”“乙”或“丙”) 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理由是 _ 。 (3)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_溶化分装加棉塞包扎 _倒平板。 (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既可在显微镜下用_直接计数, 也可选用 _法统计活菌数目。 解析: (1)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一般包括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因筛选能降解 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故培养基中需添加适量的有机磷农药。(2)从观察实验开始到微生物 停止生长,丙所用时间最短,说明其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能力较甲、乙强。(3)制备固体培 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 溶化 分装 加棉塞 包扎 高压蒸汽灭菌 倒平板。 (4) 菌

12、体数测定可通过显微镜利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也可以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 菌数量。 答案: (1)水和无机盐有机磷农药 (2)丙微生物丙分解有机磷农药的能力比甲、乙强 (3)称量高压蒸汽灭菌 (4)血细胞计数板稀释涂布平板 9(2018 河南六市联考)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 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 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黏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 技术。以下是人们筛选、纯化和扩大培养该类微生物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该类微生物应取自_的土壤。 (2)为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从功能上分,应选用_培养基。常用的接种方

13、法是 _和_。 (3)接种后,应密封培养的原因是_ , 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_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4)扩大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取0.2 mL 样品,用固体培养基对其培养, 最后统计三个平板, 菌落数分别是200、 180、 220。 则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为_个/mL 。 该统计结果 _(填“低于”或“高于”)实际值。 解析: (1)在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生存下来的微生物,能降解石油,所以取样时应 从含石油多的土壤中采集。(2)从功能上分,应选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和纯化该类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3)该类微生物是厌氧微

14、生物, 接种后应密封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可形成降油圈,降油圈越大,说明该处的 微生物降解石油的能力越强,所以应选择降油圈大的菌落进行培养以获得高效菌株。(4)计 算微生物的数量应取三个平板的平均值,即(200180 220) 3 0.2 1 000(个/mL) ,该结 果会低于实际值,因为当两个或多个菌落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单个菌落数。 答案: (1)长期被石油污染(含石油多的 ) (2)选择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3)该类微生物是厌氧型的降油圈大的菌落 (4)1 000低于 10欲从腐乳中分离筛选出产蛋白酶活力高的毛霉菌株,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毛霉属于 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在腐乳制作中, 主要利用毛霉等微 生物产生的 _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2)步骤进行涂布前,需将孢子悬浮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目的是 _ _。若进行10 倍稀释,一般吸取1 mL 悬浮液注入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