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课《牛郎织女》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4194970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课《牛郎织女》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第课《牛郎织女》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第课《牛郎织女》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第课《牛郎织女》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第课《牛郎织女》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课《牛郎织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课《牛郎织女》(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第课牛郎织女 作者: 日期:教学内容 13.牛郎织女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4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牛郎和老牛的亲密无间、相互依靠。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牛郎和老牛的亲密无间、相互依靠。教学资源教材开发:利用好图片。图片的情景非常丰富,生动地再现了课文内容,从多方面提示了学语文的途径,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展开合理的想象。由课内阅读适度拓展到课外阅读,可以利用图书

2、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更广泛的阅读。相关资料:1“民间故事”简介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2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3有关诗歌迢迢牵牛星 鹊 桥 仙(无名氏)东汉 秦观 (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银汉迢迢暗度。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金风玉露一相逢,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便胜却、人间无数。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

3、暮暮。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天上的明星现了,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是不甚宽广。 定然在天街闲游。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学生经验:有阅读民间故事经历。预习设计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下列字音:嫂 棚 挣扎 汹 舔 趁 拽 衰 簪。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霎时间 心急如焚 拽着 暴跳如雷 惩罚3完成补充习题第1、2题。4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说说课文围绕课题“牛郎 织女”写了什么内容?5收集、阅读一则民间故事。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 走进课文(2分钟)1预设: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交流听说过的民间故事。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1“嫂”平舌音;“棚 挣 汹”后鼻音;“舔 趁”前鼻音;“拽 衰 趁 挣 扎”翘舌音2习字册上描红、书写。预习作业21朗读词语。2说说词语的意思。预设:暴跳如雷:跳脚呼喊,像打雷一样猛烈。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惩罚: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以警戒的意思。预习作业41指名朗读展示。2在教师指导下练读。3自由练读。4学生评价。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2

5、分钟)1学习单:(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课文主要讲了几个小故事?(2)分别读读这几个小故事,试着为每个小故事加一个小标题。(3)自学时间:5分钟。2展示。(7分钟)故事一:(1-2)相依为命故事二:(3-5)结为夫妻故事三:(6-7)临终叮嘱故事四:(8-10)隔河相望故事五:(11-12)鹊桥相会第四板块:品读第一段(8分钟)学习单: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牛郎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牛郎与老牛的关系怎样?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自学时间:3分钟。2展示。(5分钟)(1)预设:牛郎的孤苦伶仃。(2)“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

6、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没有名字”(3)说说表示关系密切的词语:和睦相处、相依为命、形影不离、不离不弃、情同手足。(4)有感情地朗读。第五版块:学习第二段(6分钟)1预设: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2. 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第六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4分钟)第一板块: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民间故事?你听说过哪些民间故事?2板书课题:牛郎织女我们要学的课文说的就是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了,人们对这个美丽而辛酸的故事非常喜爱。第二板块:预习导学1预习导学预习作业1(2)指导书写:“嫂、棚、挣、扎、汹”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左窄右宽,写时要把左右两部分写得

7、紧凑些;“衰”中间的一横不能少些。预习作业2(1) 出示词语:第一组;舔着 拽着 玉簪 惩罚第二组衰老 挣扎 牛棚 竹筐 相框 搭救 兄嫂第三组波涛汹涌 心急如焚 暴跳如雷第四组霎时间 顷刻间 一瞬间 一刹那预习作业41抽组号为“4”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2导学评价,示范朗读。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任务驱动:2导学。(随学情调整)(1)说说课文中讲的小故事。(2)给故事加小标题。(3)说说每个小故事中的主人公。第四板块:品读第一段1任务驱动:2导学(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牛郎的孤苦伶仃?(3)由老牛和牛郎的关系,你想到了哪些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

8、第五版块:学习第二段1默读这段内容,思考:这段文字中还介绍了故事的另外一个主人公织女,请把介绍她的句子找出来。2织女知道牛郎的身世后决定做牛郎的妻子,织女是多么的善良啊。牛郎认识织女离不开老牛的指点。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再微弱的灯光下,老牛如长者的叮嘱。第六版块:布置作业1一课一练第一、二、三题。作业设计1读一读,背一背秋夕作者杜牧;鹊桥仙作者秦观。2 小组内讲讲民间故事。教学内容 13.牛郎织女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

9、的向往。教学资源【相关资料】 梁山伯与祝英台预习设计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争取有感情。2默读课文,思考:牛郎、织女、王母是怎样的人?找出有关的语句,读读,体会体会。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1分钟)1读课题。2说说对故事的初步了解。第二板块:探究目标(1分钟)明确学习目标。第三板块:体会织女之决(10分钟)学习单: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读读5-6自然段,划出最能打动你的一句话,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2展示。(6分钟)(1)读句子(织女要留在人间的决心很大。(2)预设:善良、勤劳(3)预设:织女:王母娘娘的外孙女,高贵的公主牛郎又:父母早逝,贫穷困苦(4)预设:贫

10、穷、劳苦、卑微、惩罚、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5)练习说话:预设:织女啊,我们私自下凡,已经违反了天规,你若私嫁凡人那可是死罪,王母娘娘可是心狠手辣呀,她决不会饶你,说不定还会丢了性命呢,还是跟我们回去吧。你看牛郎那么穷那么苦,没爹没娘,哥哥嫂嫂待他又不好,你嫁给她会过上好日子吗?我们还是回天庭享受荣华富贵吧!你也要替我们想想。你被发现了没关系,我们也会被你连累的呀。织女啊,如果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你会被打入大牢的。第四板块:体会爱情之美(10分钟)1欣赏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唱段。预设:一个耕种一个织面,一起做家务,一起吃饭,一起看星星,郊游2预设:毕竟他们家还是穷,但两人无拘无束,活的挺美满

11、。3一起读5、6自然段,再接读第7自然段。 第五版块:感受王母之狠,牛郎之急,织女之痛,感情之贞(10分钟)1听课文第810自然段的录音。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动词体会王母之狠跳、闯、推、拽、拔、划从“心急如焚、心如刀割”体会牛郎之急。织女之痛(挣扎)(1)预设:悲痛、伤痛、痛恨)(2)与亲人离别)指名读纵然把我剁成泥, 心与人间不分离。 纵然把我化成灰, 织女还是牛郎妻。人间天上拆不散,天上人间比冀飞。(3)无情的外祖母)无情的天规、封建礼教3有感情地齐读810自然段4 (1) 忠贞不渝(2)(3) 理解“决心”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坚定不移的意志。5 6想想,两个人一年才能见一面,

12、织女会对牛郎说什么?预设:(1)牛郎啊,你最近过的好么?你又当爹又当妈带着两个孩子太辛苦了。(2)织女啊,我们一年才见一次,我真是太想你了。孩子们也都想着你,天天晚上都喊着妈妈、妈妈呀 7读句子:第六版块:复述故事(5分钟)按照“友情提示”的内容,复述故事。友情提示: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第七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2分钟)第一板块: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这个故事已经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相机板书:老牛 牛郎 织女 王母第二板块:探究目标过渡: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故事的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人物以及故事所要表达的感情。 第三板块:体会织女之决1 任务驱动:2导学。(随学情调整)(1)出示:“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你读出了什么?板书:(织女)决心(2)“决心”在字典上的意思是:“拿定主意。”织女为什么要拿定主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