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4959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 人民版必修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一环节:知识盘点(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快速阅读,提炼要点,勾画结构,关注课前提示,自学提示: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内容、意 义)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意义)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一届全国人大(时间、重要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的内容和意义) 2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性质、职能、方针)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含义、内容、意义),1、为什么说七届二中全会和第一届政协会议分别为新中国

2、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一、新中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2、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二环节:理解探究,史实说明,(2)第一届政协会议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名、国旗、首都和国歌;通过共同纲领(施政纲领、临时宪法);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为什么说七届二中全会和第一届政协会议分别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1)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和中心的转变;确定了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1)结束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2)新中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国家的

3、主权属于人民,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2、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确立标志:,二、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起步,法律依据:,(一)人民代表大会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问题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

4、年宪法的性质、意义?,问题1:结合材料说明1954年宪法是如何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的?,材料一 君上大权: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召集、开闭、停止及解散议院之权;在议院闭会时,遇有紧急之事得发代法律之诏令,并得发诏令筹措必须之用。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

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问题3:三则材料体现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资产阶级民主到人民民主的过程,民主的范围在扩大。,皇权至高无上,专制独裁,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概念辨析,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我国根本政治制度,问题1、1954年前后人民政协的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过程:,1、初步确立:,1949年,一届政协会议,2、正式确立:,1954年,二届政协会议,3、新阶段:,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19491954: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共同纲领-临时

6、宪法,1954至今: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含义:,(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组成:,民族分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你知道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共同纲领,1954,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提出:,年宪法规定,个自治区的成立,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你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意义?

7、,课本P68最后一段,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国初期政治建设成就:,(三大制度、一次会议),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结构,政治建设的基石 中国特色的政治建设,1(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根据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 最高权力机关 民主监督职能 参政议政职能 统一战线组织 A B C D,2.我国人口特少的 33 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络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 1 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1)你认为新中国民主政治体系包括哪些内容?由此你认为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有何特征?,答案:三大政治制度; 特征: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本内容; 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性质; 政治制度符合国情,符合全国各民族的意愿; 总得来说具有中国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