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 醉翁亭记 苏教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4194812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 醉翁亭记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 醉翁亭记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 醉翁亭记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 醉翁亭记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 醉翁亭记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 醉翁亭记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 醉翁亭记 苏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且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简介,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

2、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写作背景,巩固练习,滁 壑 蔚 琅 潺 酿 辄 暝 晦,ch h wi lng chn ning zh mng hu,伛偻 佝偻 携 清洌 凛冽 山肴 野蔌 觥 翳,yl gulu xi li li yo s gng y,字词音,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

3、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草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地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稍微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

4、的乐趣,领会在内心,寄托在酒上。,整体感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又如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就散了,云气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化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春夏秋冬四季。早晨进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物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整体感知,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5、。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出游。在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酒清而醇,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摆放着,这是太守举行酒宴。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嚷,这是宾客们尽情的欢乐。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整体

6、感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面。这时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起来。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整体感知,1、醉翁亭是如何一步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环滁皆山琅

7、琊山酿泉有亭翼然) 2、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由面到点,或由全景到局部。 3、这样写有何好处? 围绕着醉翁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层层深入,步步衬托, 像揭面纱一样,将最美的最后揭出。,研讨课文(第一段),学习开端:,新课讲解,4、作者为何要介绍醉翁亭名字的由来? 为了引出 “醉翁”二字。 5、作者为何要自号“醉翁”?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6、作者“醉”的原因是什么?结合作者经历,你认为他还有没说出来的原因吗?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还有政治理想不能施展的苦闷。,新课讲解,7、你能从“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体会出作者的深意吗。 作者政治理想不得施展,通过寄情于山水来排遣

8、内心的苦闷,又借助于酒来催化这种陶醉,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不服。 8、你觉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两句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是全文的核心,是理解文章的钥匙,就是要理解“ 醉翁”酒外之意。,新课讲解,醉 翁 亭,山-泉-亭,建亭人命名者亭名的由来山水之乐,(远近 大小 全景局部),第一自然段:,由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有助于引起读者身临其境和探胜索幽的兴致,-引出“乐”,为下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作铺垫,-开篇点题,由“醉翁亭”引出“乐”这一全文主线。,新课讲解,研讨课文(第二段),学习写景抒情: 8、此

9、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描写 抒情 9、描写的是什么景,抒发的是什么情? 景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 情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新课讲解,10、思考: (1)第2段写的是什么? (2)第2段可分几层? 第一层写山间的景色, 第二层写山间 的景色, 第三层写 。 (3)写山间早和晚的景色的句子是:,早晚,四季,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早: 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写山中的朝暮变化与四季不同景色。,新课讲解,11(1)、作者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有何特色? 写朝暮之景:(日出、云归)晦明变化,以动写静。 写四时之景:抓住四季最典型的景物及特点(春野花,夏树木,秋风霜,冬水石) (2)、“朝而

10、往”以下几句写了什么内容? 写出了流连山中四时美景的无穷乐趣。,新课讲解,12、“乐亦无穷”中的“乐”指什么?,指欣赏朝暮、四时山水之乐。,新课讲解,13、这段中有一个成语,请找出来并解释它的意思。,“水落石出”: 形容事情的真相大白。,此句多为后人延用。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句子,就是在欧阳修的基础上翻新而成为名句的。,新课讲解,山 水,日出-云归,野花-树木-风霜-水石,春 夏 秋 冬,朝 暮,第二自然段:,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新课讲解,研讨课文(第三段),学习描写场景 14第三段写的是什么 写太守,众宾,游人的游宴之乐 15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段所写的几个场

11、景。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有何作用? 勾画了一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从而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新课讲解,16、把“太守宴”放在“滁人游”之前写好吗? 滁人游说明百姓和乐,太守才能尽情享受这“山水之乐”,体现了文章“与民同乐”的主旨。 17、“太守醉”仅仅写他喝醉酒吗? 一方面被美丽的山间景色和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所陶醉。 另一方面内心的忧愤无法排遣,借酒来使自己自己暂时忘忧。,新课讲解,18、本段有两个成语,请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引申义。,前呼后应: 写文章或做事情考虑周到,前面有伏笔,后面有照应。 觥筹交错: 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

12、场面。,新课讲解,第三段共写了几个场面?请给这几个画面起一个小标题。,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游山之乐,四个场面的描写:,新课讲解,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写太守、众宾、游人的游宴之乐,描绘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图”,新课讲解,学习结尾扣题 19、读第四段回答: (1)、承接上文的词语是 , 表示,接着写出了 的情景,又写了飞鸟尽得山林之乐。 (2)文章用了几个句子衬托太守之乐,这 几句是: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已而,不久,日暮醉归,研讨课文(第四段),新课讲解,20、(1)、本段中的乐有哪三种情境? 一、禽鸟之乐;二、游人之乐;三、

13、太守之乐。 (2)、写这些有何作用? 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 (3)、文中点明主旨句子是哪一句? 醉能同其乐(“醉”与“乐”的统一关系),新课讲解,21、“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一种是“太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 。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理由。 关键在于太守的乐趣又是什么呢?应该是在他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乐。这样两者都可以讲通了,所以,两种理解均可,以课下注解为准。,新课讲解,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反衬,反衬,既知禽鸟之乐,又乐众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山林,游玩,表现作者复杂感

14、情?,人知从太守之乐其乐也,新课讲解,2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一句照应上文的哪一句话?作者为何在结尾处才交代出太守就是自己?这样写有何好处?,照应“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这样既突出太守作为一方父母,与民同乐的形象,又步步设疑,吸引读者不断追寻,最后点出主人公,使其形象越发鲜明,同时也符合全文层层揭纱式的结构特点。,新课讲解,归结全文, 点明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写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新课讲解,概括段意:,1、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以及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 2、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3、写滁人的游历之乐和太守的宴饮之乐。

15、 4、写太守醉归,自得其乐。,新课讲解,1、找出含有“乐”字的句子,想想作者写了哪几种“乐”?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2、太守乐,乐在何处? 乐在把滁州治理好,老百姓过上幸福快乐的和平生活,自己的政绩卓著(即在他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乐)。,问题探究,3、本文以“乐”为线索,它是如何体现主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和“乐”是相互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与民同乐。 山水之乐 游人游(享受乐趣) 后以“太守醉”结束,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一州百姓之乐” 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主旨,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问题探究,文章通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抒发了被贬之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课堂小结,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