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道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养老问题的启示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94686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孝道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养老问题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儒家孝道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养老问题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儒家孝道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养老问题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儒家孝道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养老问题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儒家孝道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养老问题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孝道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养老问题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孝道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养老问题的启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家孝道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养老问题的启示 作者: 日期:儒家孝道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养老问题的启示摘要: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核心,儒家孝道延续至今,其思想并非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还不发达,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的现代社会,更要利用传统的孝道思想推动我国家庭养老的良性循环,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关键词:儒家;孝道;家庭养老The Confucian Thoughts and Filial Piety of Modern Family Pension P

2、roblem EnlightenmentAbstract: Confucian thought is broad and profound; the filial piety thought is the foundation and co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s. Confucian filial piety has continued its thought which is not completely applicable to the modern society; we must take its essence, discards the

3、dregs.” And take the essence of his thinking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ocial pension system, especially in the modern society which the Chinese economy is still underdeveloped and the enamor pension is still provided for the aged by the fa

4、mily,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to promote family pension of our county to a benign circulation, in order to create the condi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Key Words: Confucian; filial piety; family pension中华民族的孝道思想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个体家庭逐渐演变为相

5、对独立的经济单位,每个家庭中作为家长的男性长辈享有极大的权威,家庭中其他成员仅有服从的义务。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父母在抚养子女时,子女也要赡养父母,中国最初的孝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但是,最初的孝思想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朴素的自然情感,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将这种原始的孝思想概括发展使其第一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孔子及以后的儒家学者在血缘情感孝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发挥,其中包括对活着的父母的孝和故去的先祖的孝,并且将它纳入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中,从而提升了孝观念的高度,使其成为深入人心的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对家庭生活反思的一种人生哲学。一、 儒家的孝道思想

6、的内容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又以儒家的孝道思想为主要内容。儒家孝道思想博大精深,它的主要内容有:(一)顺从。顺从是儒家孝道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在封建大家长制的家庭伦理关系中,父母就是子女的天,子女在父母面前只有顺从的责任,而没有反抗的权利。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这种等级制度不仅体现在国家的统治阶层中,就是在个体家庭中表现的也十分明显。例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母之命不可违”等,都表现出了在封建社会的个体家庭中,父母对于子女至高无上且不可动摇的权威。子女对于双亲的命令只有遵从的责任

7、,没有反抗的余地。而这种情况,在子女的婚姻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封建社会,子女的婚姻大多由父母做主,他们所主张的婚姻不是以组建幸福家庭为前提,而是以家族利益为中心,选择有利于自己家族发展的对象联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是婚姻的前提,也是婚姻合法的保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许多这样的事情,因为父母的命令和自己不喜欢甚至不认识的人结婚,最后以悲剧收场的。比如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曹雪芹笔下的封建大家族由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这其中又有多少人因父母之命走向悲剧的呢?以贾迎春为例,迎春一生实在是可悲可怜,在家是不受宠爱,后听从父母之命嫁入孙家,却遇到中山狼孙绍祖,受尽欺辱,最后落得凄惶而死。假设当

8、时的迎春违抗父命,她最终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她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呢?答案是不会也不能的,生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即使如探春一般有主见、有才华的女子,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上也无能为力,更何况一向软弱的迎春,就更不可能为自己争取了。再退一步说,即使迎春为自己争取了,反抗父亲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因为在封建大家长制的社会环境下,子女对父母只有顺从的责任,而顺从也是儒家孝道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二)养亲。孝作为中华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善事父母”。“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诗经小雅蓼莪)父母含辛茹

9、苦的养育子女,子女成人后应当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尽心竭力供养和侍奉双亲,保障父母的基本生活需求,使他们能够安享晚年,不必为生活劳累,尽享天伦之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这些话体现了孔子的孝道思想,要求人们要尽力为父母着想,要体贴和照顾老人。而孟子提出的五不孝中,有三项就是“不顾父母之养”,明确指出不赡养父母就是不孝。关心、照顾和赡养父母是身为人子的责任,也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经多少王朝,帝皇更是多不胜数,这些帝皇中有大多数主张以孝道治理天下,而以孝治理天下的理念在汉朝时期尤为著名。汉代在选拔官员的制度

10、中就有一项“举荐孝廉”的制度,即在全国范围内推荐选拔孝子入仕为官,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人们对于“孝”,奉养父母看得很重要,通过这种制度不但选拔了能人志士,也是对社会上其他人的一种鼓励,即使没有显赫的出身,一样可以入朝为官,光宗耀祖的。其实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用以造就一批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孝悌家庭,进而起到安定社会,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作用。 (三)敬亲。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因为人有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奉养双亲仅仅是人伦之孝的基本要求,只有建立在敬爱血缘情感之上的养亲,才是真正的

11、孝,不存敬爱之心,只求能养,则与禽兽生理本能无性质差别。那么什么是敬呢?曾子曰:“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大戴礼记曾子立孝)敬的基本含义是忠心之爱,敬亲建立在敬爱之心基础上的血缘情感,是养亲的伦理尺度,建立在敬亲基础上的养亲才是合乎人伦孝道的。奉养父母不仅是对父母双亲身体物质需求上的满足,更加是对父母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对父母不只是养,更重要的是敬和爱。从内心出发,给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忠爱之心孝敬双亲,这是儒家孝道观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应世代相承的精神所在。(四)全体、贵生。曾子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子女的躯体是父母在另一种生命形式上的延续。对于这种生命理论来说,伤害

12、自己的身体就是伤害父母的身体,自然也被归为一种不孝的行为。父母给予子女完整的身体,子女就应该爱护身体并保其完整,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自残,更是一种不被允许的行为。父母“全而生之”,子女应“全而归之”,依此种说法,子女对自己的生命体就不再拥有所有权,子女的一生成为代行父母“遗体”的生命运动过程。由此,全体、贵生也就成了儒家人伦之孝的一向特殊要求,并且由此生出许多的禁忌,如“孝子不登高,不履危,卑亦弗凭”(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作为儒家思想一部分的孝道思想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它经过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形成独具一格的儒家孝道思想对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

13、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核心,孝亲精神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孝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二、儒家孝道思想的精华与糟粕由于孔子及后来儒家学者的大力倡导,孝道成为儒家学派的主要标志和特征,并对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意识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的安定和家庭生活的幸福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孔子及儒家的孝道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一些思想是为了符合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而提出的,再加上封建糟粕的内容,使“孝道”思想中的一些内容对我们现代的社会生活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对孔子及儒家的“孝道”思想,必须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正确认识儒家“孝道

14、”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一)儒家“孝道”思想沿袭至今,说明它具有一定的可取性,每件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必须存在的理由,而儒家“孝道”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就是它延续至今的支柱:1.儒家养老的传统思想符合自然规律的发展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人类社会要持续发展,仅有外界的物质资料是不够的,还需要人类自身的繁衍。在子女步入社会独立生活之前,父母给予他们无私的关怀和爱护,但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当父母年老体衰失去劳动能力时,子女应当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保障父母的衣食住行,使他们能够衣食无忧,安享晚年。儒家“孝道”中把奉养双亲作为最基本的内容,这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生理发展的规律。但是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

15、的初级阶段,物质财富不够富裕,社会保障系统不够完善,仍需要保持家庭养老的传统,尤其在农村,没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的保障,子女必须承担起奉养双亲的责任。2.儒家敬老思想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建立幸福家庭。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人往往将“利”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即使对于自己的亲人也是亲情淡薄,把赡养父母仅仅看作是一种法律责任而非道德义务,认为对父母只需要在物质条件上满足即可,缺乏对其心灵和精神上的安慰。更有甚者,横加干涉父母自由,理所当然的把父母当做劳力使唤,没有一点为人子女的觉悟。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安慰,使其枯燥的生活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慰藉,精神愉悦,安享晚年。就此看来,儒家的敬老思想对现代社会建立温馨幸福家庭具有重大意义。3.儒家舍孝尽忠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具有爱国思想的人才。儒家舍孝尽忠,虽然混淆了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的关系,夸大了孝的作用,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但是一个对父母不好,亲情淡薄又自私自利的人,又怎么可能善待他人,并且为国家民族之大义而舍弃私利呢?儒家舍孝尽忠的思想为中华民族培育了许许多多舍生报国的英雄,像“精忠报国”的岳飞,“天下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