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复习课件86729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1944331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道之行也复习课件86729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道之行也复习课件86729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道之行也复习课件86729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道之行也复习课件86729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道之行也复习课件86729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道之行也复习课件867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之行也复习课件86729(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知识拓展,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施行,与(j),通“举”,选举,大道之行也,是,培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因此,以为亲,以为子,同“鳏”,老而无妻的人,归宿,职业、职分,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奉养自己的子女。,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供养

2、,憎恶,终其天年,养老送终,为社会效力,顺理成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因此,这,是,造反,害人,兴起,理想社会,发生,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实现的时候,天下都是公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和能干的人(给大家办事),社会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所以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亲人当做亲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子女当做子女。,翻译以下句子,4、男有分,女有归。,男的都有职务,女子都能有归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翻译以

3、下句子,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去私藏。,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这就是所说的理想社会。,理解文意,1.哪一句总写了“大同”社会的政治纲领(根本特征、基本原则)?,天下为公(社会性质) 选贤与能(社会管理) 讲信修睦(社会风尚),2.本文是如何具体描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

4、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人受到关爱,人人安居乐业,物尽其用,人尽其力,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理想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外户而不闭,现实 尔虞我诈,人人自危 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第三层,采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宁,没有动乱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平等的世界。这样结尾,能鼓舞人心,增强说服力,使人们能为这一美好的世界努力奋斗。,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和大同

5、有什么关系?,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探究:,“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两者都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在当时看来: 、在现在来说: 、能否实现?,不满现实,向往美好,激励人们,仍有意义,世外桃源,美好空想,讨论:,文章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结合练习第一题),(一)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三)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