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与禁止生物武器(课)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43383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8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与禁止生物武器(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与禁止生物武器(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与禁止生物武器(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与禁止生物武器(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与禁止生物武器(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与禁止生物武器(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与禁止生物武器(课)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一、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克隆人,生殖性克隆:是指出于生殖目的使用克隆技术在实验室制造人类胚胎,然后将胚胎置入人类子宫发育成胎儿或婴儿的过程。,治疗性克隆:是指把克隆出来的组织或者器官用于治疗疾病。由于某些新医疗方法需要胚胎干细胞,故科学家在实验室制造人类胚胎以提取胚胎干细胞。这种用于医疗目的。,(1)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 (2)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 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3)克隆人是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 都不健全的人; (4)克隆技术尚不成熟。,(1)技术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 断和染色体检查

2、等方法得到解决; (2)克隆人是一项科学研究,既然是科学, 就应该允许研究克隆人。,3.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二、设计试管婴儿引发的伦理问题,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三胞胎试管婴儿,试管婴儿简图,设计试管婴儿 实际上就是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几个细胞胚期)在植入母体孕育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将胚胎的一个细胞取出,进行遗传学诊断,如诊断血型、诊断性别、诊断HLA的类型等等,有选择地把胚胎植入母体子宫,以达到出生所需类型婴儿的一种技术手段。一般我们所说的做试管婴儿,不必经过基因检测这一步骤。,你是否支持设计试管婴儿?为什么?,(1)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

3、的 不尊敬; (2)早期的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 余的胚胎,无异于”谋杀”; (3)有人会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而设计婴儿性别,(1)设计试管婴儿是为了救人,是救治患者的最好, 最快捷的办法之一; (2)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 损伤; (3)脐带血乃试管婴儿的”身外之物”。,中国卫生部在中规定,”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批准证书”。,3.中国政府的观点,假如你是一名官员,有一对夫妇 1、为生男孩而提出试管设计婴儿,你是否批准呢?理由 是什么? 2、若他们是一对不孕夫妇呢? 3、若他们生了一患病女孩,到处求医,均未获得合适的 骨髓,你能为他们

4、想出办法吗?,这是对试管婴儿技术的滥用,设计试管婴儿的性别会破坏自然状态的性别比例,有悖于伦理道德。,批准,但必须限制设计性别。,建议他们申请设计试管婴儿,并在植入前做胚胎遗传学诊断,出生后提取试管婴儿的骨髓进行移植。,三、基因检测引发的伦理问题,什么是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是从血液或从其他体液和细胞检测一个人的DNA的技术。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检测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目前有一千多种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技术做出诊断。近年非常令人兴奋的是预测性基因检测的开展。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在疾病发生前发现疾病发生的风险,提早

5、预防。目前已经有20多种疾病可以用基因检测的方法预测。,三、基因检测引发的伦理性问题,把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都检测出来,记录在磁卡上,做一张身份证,成为基因身份证。,支持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基因歧视现象可以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得以解决。,基因检测争论焦点:,不支持 目前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相互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要想通过基因检测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是困难的; 基因检测结果本身会给受检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个人基因资讯的泄露会造成基因歧视。,1、现在要对个人所有基因进行检测,是做不到的。因为现在有不少基因还没有得到确定

6、。即使只是对个别或少数基因进行检测,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现在西方国家对某几种致病基因进行筛检时,接受测定的人也只是有这样遗传病家族史的个人,或这类疾病的高危个人。目的是使他们能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身体、适时手术等。,2、有某种致病基因,并不一定患病。(1)、杂合子内的隐性致病基因不一定患病;(2)、人类的多基因遗传病,既与基因有关,又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3、有许多致病基因,测定其致病基因是相当困难的。因此科学家认为不如测定其所表达的蛋白质更为快捷有效。,4、基因检测给受试者造成心理负担或压力必需考虑到。特别是给出似是而非的结论之后,往往会使受试者无所适从。,5

7、、现在记录有个人某些遗传信息的“身份证”已经出现,但仅仅是试验性质的,至于说拿着它去看病,起码在可以预计的将来是言过其实的。,6、将“基因身份证”上记录的信息和它的作用等问题弄清楚之后,才能决定要不要它。比如,现在有的试验性基因身份证记录个人特有的某一对或某几对等位基因信息,它可能在验明正身方面起更大的作用,这类基因身份证要它也无妨。,一、生物武器的种类,致病菌: 病毒: 生化毒剂: 基因重组的致病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等,天花病毒、动物痘病毒,肉毒杆菌毒素,新型鼠痘病毒、 转基因流感病毒,二、生物武器战历史,最早记载1346年卡法,把患鼠疫死亡的尸体投入敌方的水源中。 18世纪美独立战争时

8、期,天花 一战时期,德军炭疽、马鼻疽 二战时期,日本731部队炭疽、霍乱、鼠疫,直接或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病原体散布途径,三、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1) 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某些生物战剂只需少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发病。例如,几十个野兔热杆菌侵入人体就能致病。某些生物战剂,例如,鼠疫杆菌等,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员之间传播,长期流行。(2) 污染面积广;生物战剂致病力强,气溶胶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区,(3) 不易被发现;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敌方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不易被人发现。(4) 有一定的潜伏期

9、 生物战剂致病需经几小时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人员不会很快减弱工作能力。 (5)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风速、气温对气溶胶传播有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消亡。,二、生物武器的特点,易得到:制备容易,花费小 治疗困难。 真正有效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生物武器花1元,常规武器需2000元,核武器需800元,化学武器需600元 是穷人的原子弹,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重大项目秘书长杨焕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就连我们这么小的实验室都能做这样的事,把艾滋病毒跟感冒病毒连接到一起,多可怕!有人常说过,这个世界不是毁在几个不懂法的流氓手里,要毁就毁在科学家手里。”,防护措施 1、对生物

10、战剂的防护措施与对毒剂的防护基本相同。人员戴防毒面具、防疫口罩能保护呼吸道不吸入生物战剂气溶胶;穿防毒衣、防疫服或采用扎“三口”的方法能保护皮肤免受带菌昆虫叮咬。 2、 人员在生物战剂污染区内行动时,根据生物战剂的类型,提前进行免疫接种和个人防护,遵守在污染区内的行动规则。 3、 发现病人时,要立即报告,及时隔离。 4、 对污染的房屋、器皿要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进行熏蒸,也可用通风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对服装可用煮沸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方法灭菌。,5、 杀虫、灭鼠。杀虫可用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等方法。灭鼠可采用药杀或打、捕、挖、灌等方法。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安全,妥善处理带

11、菌昆虫和动物尸体。 无论是敌投的还是当地的昆虫、鼠类,都是生物战剂传播的媒介物,均能传播多种疾病。所以,平时对当地的鼠类和有害昆虫也要经常进行灭杀,以减少战时生物战剂可能利用的传播媒介。 防生物武器和防化学武器不同点是:1、污染区内活动时需先免疫接种。2、污染物、服装要消毒。3、杀虫、灭鼠,尸体烧掉或深埋。4、发现传染病要立即报告防疫部门。,四、坚决禁止生物武器,1972年,苏联、美国、英国签署禁止试制、生产和储存并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 1984年11月15日,我国加入这一公约 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临床上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特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偶尔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 。,天花,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 。 临床表现主要为严重毒血症状(寒战、高热、乏力、头痛、四肢及腰背部酸痛,体温急剧升高时可出现惊厥、昏迷)、皮肤成批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最后结痂、脱痂,遗留痘疤。天花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对未免疫人群感染后1520天内致死率高达30,重型天花病人常伴并发症,如败血症、骨髓炎、脑炎、脑膜炎、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喉炎、失明、流产等,是天花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