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41943279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1 作者: 日期: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锦(一)课题早梅作者唐张谓编号1推荐小专家白如玉指导教师郭凤华【原文】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词语解释】 迥:远。 傍:靠。发:开放。经冬:过冬。销:这里指冰雪融化。【诗文解释】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中心思想】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写作特点】这首诗,语言清润平淡

2、,毫无秾艳之气,雕琢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隐匿着自己的影子,含蕴十分丰富。通观全篇,首联“孤根独暖”是“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很有特色。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锦(二)课题新柳作者宋杨万里编号2推荐小专家刘营指导教师郭凤华【原文】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词语解释】且莫:切莫。 只:只留下。 引:延伸。【诗文解释】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银光的水塘。柳色啊,且莫是深青的,只需要浅黄。 柳条虽长,可他未必能蘸

3、到水。 啊,原来是水中的柳影将他拉长了。【中心思想】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格,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的优美而有动感的画面,富有情趣地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 【写作特点】杨万里的新柳一诗描摹细腻,韵味清新,妙手天成,生面别开,颇能代表其“诚斋体”的诗风。“引”呼应篇首,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百尺”之长,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引”字描绘出微风吹动,柳枝轻扬,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的优美画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个画面都写活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活泼、

4、新颖、意趣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冲破江西诗辰冷僻生涩的藩篱而表现的特色“诚斋体”的特色。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锦(三)课题北陂杏花作者宋王安石编号3推荐小专家胡佳怡指导教师郭凤华【原文】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饶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词语解释】陂:池。这里指 池边和池中的小岛。绕:环绕、对花的护卫。妖娆:娇艳美好。陌:这里是小船。【诗文解释】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着杏树,满树繁花竞相开放满池花影摇曳迷离。风吹杏树,落英缤纷,似漫天飞雪,也胜过落在南边小路上被碾作尘土。【中心思想】诗人以水边的杏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花,在车水马龙中

5、被碾碎,化为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写作特点】本诗表面上看是咏物诗,实际上是托物言志,借杏花写自己的纯洁心态。诗分两层。前二句为第一层,写杏花的妖娆俊俏,主要写其形,为后二句写其神作铺垫。诗人在这首诗中给读者描写了两种“杏花”,一种是在南陌历尽亵玩、任人攀折最终被碾作尘的杏花;一种是在春风中被吹作雪的杏花。两种杏花两样人生。但“纵被”与“绝胜”对举而出,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选择。其次,托物言志。作者没有只把杏花当杏花写,而因此花喻己,以花喻人,借以表达自己的心声。 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锦(四)课题菊花作者唐元稹编号4推荐小专家王林淼

6、指导教师郭凤华【原文】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词语注释】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诗文解释】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不是在花中只爱菊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中心思想】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写作特点】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

7、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锦(五)课题望天门山作者唐李白编号五推荐小专家崔燃指导教师郭凤华【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词语解释】楚江:此处指流经楚地安徽一段的长江。开:通。回:回旋。【诗文解释】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水天相接的远处悠然驶来,好似来自天边。【中心思想】诗人通过短短四句诗,描绘了天门山矗

8、立江岸,对峙如门的英姿,写出了长江碧水东流,孤帆远来的美景,同时,借助于笔下一派雄丽的景色,也将诗人宽阔的胸襟、奔放不羁的情思和盘托出。从而将天门山夹江而峙,相望如门的形势极其简洁、准确地摹绘出来,显示了大自然创造力的神奇和伟大。次句顺接前句“楚江开”,具体写清碧的江水流经天门山时回旋景象。【写作特点】首句说天门山中间断开,故汹涌的长江得以奔泻而过。 “断”、“开”两字,下得利落有力,从而将天门山夹江而峙,相望如门的形势极其简洁、准确地摹绘出来,显示了大自然创造力的神奇和伟大。次句顺接前句“楚江开” 具体写清碧的江水流经天门山时回旋景象,具体写清碧的江水流经天门山时回旋景象就全诗而言,李白是因

9、行舟时即目所见,而随兴吟发。试想:丽日照临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夹峙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多么惬意,多么美好的图景!反映了李白写景纪行诗歌一种带有夸张语调的写实风格。因此,与其从这句诗中深求寓意,毋如仍将它当作一句优美的写景诗句来欣赏,以保持其纯美的诗味。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锦(六)课题江南春作者唐杜牧编号6推荐小专家胡佳倪指导教师郭凤华【原文】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词语解释】郭:外城。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帜。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

10、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诗文解释】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风飘动。南朝统治者笃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庙,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中心思想】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领我们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写作特点】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六年一班古

11、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锦(七)课题浪淘沙作者唐刘禹锡编号7推荐小专家郭嘉怡指导教师郭凤华【原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词语解释】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诗文解释】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12、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中心思想】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豪迈的气概,奋发向上的情怀。【写作特点】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浪淘沙共九首,这是第一首。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后两句作者驰?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奋发向上的情怀。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锦(八)课题

13、暮江吟作者唐白居易编号8推荐小专家刘政昊指导教师郭凤华【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词语解释】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一种诗体。 残阳:落山的太阳光。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诗文解释】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中心思想】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 【写作特点】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其写景之微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年一班古诗词赏析社团作品集锦(九)课题别董大作者唐高适编号9推荐小专家邓琳指导教师郭凤华【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