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4327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t)(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三.实施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就 四.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1、过渡时期的概念,2、总路线: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成为中国的唯一经济基础。,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19531957),内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 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

2、。,特点:1. 优先发展重工业; 2. 发展重工业和进行三大改造是并举的。,二. 三大改造的完成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逐步推进,农业互助组初级合作社 高级合作社,国家资本主义,赎买,请思考:“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意义?,1、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看图并结合课文回答: 一五计划在哪两个领域取得成就较大? 具体有哪些成就?,三、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武汉长江大桥,

3、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鞍钢三大工厂,时间: 机构: 名称: 内容: 意义:,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人民意志。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革命胜利的总结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武汉长江大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解放卡车,红旗轿车,1、本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 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D.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过渡时期是指 A. 19491952 B. 19491953

4、C. 19531956 D. 19491956 3、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 A. 共同纲领 B. 国民经济已恢复 C. 过渡时期总路线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D,C,课后习题:,4、下列表述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B. 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 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 5、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指标超额完成突出表现在 A. 工矿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 D. 人民生活水平 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订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A,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