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整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4183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整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由空想到科学 (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由理论到实践 (1)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2、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3由一国到多国: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东欧和亚洲成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探究型试题是伴随着新课改流行起来的一种材料型选择题,这种题型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景,通过对考生依据科学的价值标准辩证地、历史地考查事件,并对有关历史问题和观点进行质疑、批判与探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点、方法与技能,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审视或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考查。从命题形式看,探究型试题有以下特点:,探究型选择题,(1)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为历史信息的载体。 (2)通过创

3、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步骤一:阅读材料,明确主题。充分挖掘材料所蕴涵的有效信息,通过材料把握该问题的主题,找出正确答案。 步骤二:结合试题创设的探究情景,确定将要探究的问题的主题,找出正确答案。,(2008年高考上海卷)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解析】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与之相吻合的只有C项。 【答案】C,(2

4、009年高考四川文综卷)右图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 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解析】木兰从军的故事反映了木兰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民国政府发木兰彩色笔筒的真实用意是激励学生学习木兰精神,投笔从戎,抗日杀敌。 【答案】C,1(2009年宁波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西方引发了一股“马克思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有关理论。这一现象给我们的最主要的启示是() A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无法消除 C必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大力提高经济的国有化程度,【解析】这里所说的马克思的有关理论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顽疾,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答案】B,2巴黎公社的成立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 B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 D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解析】在当时,资本主义所有制仍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排除B,D包含了A、C,是对A、C的概括,革命的方向、目的、手段都包括了。 【答案】D,3“

6、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1923年前后,孙中山已经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答案】D,4某中学几位学生在暑假社会调查中,在江西与湖南交界的

7、一个山村发现一座十分破烂的无人居住的土墙房子。墙上有几个暗红大字,斑驳模糊,第一、二个字笔画残缺,第六个字已辨认不清:“丁十豪,分田。”正当他们为这些文字的含义与书写年代争论不休时,一个同学发现墙缝中夹着一张发黄的照片(右图),由此他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个结论是(),A墙上文字和照片是太平军的战斗檄文 B墙上文字和照片是北伐军留下的标语 C墙上文字和照片是红军斗争的见证 D墙上文字和照片是抗战留下的历史痕迹 【解析】本题适合用史实支撑法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土墙上的六个字是“打土豪,分田地”,这样的情景出现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 【答案】C,5(2009年南京市第一次调研测试)制作历史资料卡片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卡片。要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历史进行归类整理,符合要求的卡片是 (),AB C D 【解析】分别反映了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土地革命的史实,这些都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内容;反映的是国民革命时期北伐军出师北伐的情景,故排除。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