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94178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历史上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历史上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年级历史上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年级历史上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上11 作者: 日期:第11课 北伐战争导学案八年级历史编写人:王建峰 审核组长: 时间:2010年 月 日 温馨寄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一学习目标:1.了解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历史事件。2.初步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二学习重点:北伐军胜利进军三学习难点: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四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导学黄埔军校的建立1. 年五月,国民党在 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 。2.黄埔军校中, 任校长, 任党代表, 任政治部主任。3 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 . 北伐军胜利进军4. 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目的: , . 5.北伐主要对象: 、 、 三

2、个军阀。6.主要战场: 、 、 。 7.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 打到 ,声势威震全国。1927年初国民党从广州迁到 。8.在北伐军胜利进军时, 、 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 运动失败了,第一次 也破裂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9. 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的利益。10. 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对内 ,对外 。 合作探究 研讨1.阅读下面材料: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1)“这个军官学校”是指什么学校? (2)“这个军官学校”的校长和政治部主任分别是谁? (3)“这个军官学校”的创

3、办有什么作用?2. 阅读下面材料: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立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具有被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1)据材料,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2)从北伐宣言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3)北伐的时间?组织者是谁? (4)宣言中所指卖国军阀主要有哪些? (5)宣言中的“本党”指哪个党? 拓展延伸 巩固 (课后题)1.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建黄埔军校?2.创建黄埔军校与北伐战争有什么关系?3.列举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五课堂小结:

4、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革命运动,是国共合作的重大成果。国民革命的失败原因是本课的难点,应充分讨论探究。六当堂检测 选择题 A. B. C. D. 1. 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 ) A. 完成了全国统一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C.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的主力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2.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 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是( ) A. 1927年1月 B.1924年1月 C.1924年5月 D.1927年4月4.1926年广东

5、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战场是在( ) A. 湖南和湖北 B.湖南和江西 C.河南和湖北 D.江西和福建5.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去世,在孙中山的灵前,最引人注目的挽联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挽联中的“革命”是指( )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国民革命 D.北伐战争七课后反思: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八年级历史编写人:王建峰 审核组长: 时间:2010年 月 日 温馨寄语: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2、能力目标: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6、,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2、 情感教育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经过,遵义会议学习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_年_月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围剿”,由于_和_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2、_年_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被迫放弃 ,进行战略转移。4、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三万人,是在 。5、遵

7、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6、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 。7、在长征途中转折性的事件是 。8、在长征的事件中,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是 。9、在长征的事件中,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的是 。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是 。11、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12、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的队伍有 三支队伍。1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 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 ,使 转危为安。二、合作探究: 1、依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依次说出红军渡过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2、整理长征途中的重要时间及事件。三、拓展延伸: 1某旅行社准备推出一条“红色之旅”的线路,目的是让游客“重走长征路,学

8、习革命史”。如果你是这家旅行社的决策者,你准备怎样设计这条线路?重点应推出哪几个景点?2同学们听说过很多有关长征的故事,试着举办一场长征故事会,讨论一下你心中的“长征精神”是什么?四、课堂小结五、当堂检测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2、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点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川陕根据地D、陕甘革命根据3、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是在 ( )A、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以后 B、四渡赤水以后 C、强渡大渡河以后 D、强渡乌江、夺取遵义以后4、长征中红军

9、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翻越大雪山5、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包围圈的( )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6、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党的“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7、下列不属于遵义会议内容的是( )A.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B、取消了博古等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C.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8、学校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 ) A瑞金、

10、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B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 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 D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9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C.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D.三大主力会师10、阅读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所描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艰苦的斗争?请写出这次斗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及转折性会议。 这场斗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六、课堂反思第14课 难忘九一八八年级历史编写人:王建峰 审核组长: 时间:2010年 月 日

11、温馨寄语:知识就是力量学习目标:1、识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识记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2、讨论回答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影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和历史意义。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爱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学习难点: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学习方法:提出与本课相关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学习过程:结合填空题预习课文,对课文有初步了解。1、九一八事变(1)时间: 年9月18日(2)地点: (3)经过:日军制造 ,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 ,炮轰 。(4)结果: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5)原因: 的 政策。(6)影响:中国人民 开始。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 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