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规划馆10分钟讲稿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940979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青城规划馆10分钟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共青城规划馆10分钟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共青城规划馆10分钟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共青城规划馆10分钟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共青城规划馆10分钟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共青城规划馆10分钟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青城规划馆10分钟讲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青城市规划馆10分钟讲稿 作者: 日期:一、简介目前,共青城的中心城区包括茶山街道全域、甘露镇区及甘露村、前山村等5个村,与建成区范围对应,现中心城区人口为8.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4万人,非户籍人口1.8万人,在校大学生1.1万人。共青城是一座特别城市,这里是全国青年创业基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先导区、滨湖生态旅游城市。同时这里的发展凝聚着7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而且,共青城是一座年轻城市。从1955年10月,98名上海青年志愿者揭开了共青城的神秘面纱;到1992年5月,为建设昌九工业走廊,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再到2002年10月,共青城被确定为九江市

2、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从此,她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纵观发展至今不过短短六十年,共青城已经爆发出了一个中部年轻城市的生命力,成为集开放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生态示范区、“三高”农业示范区、候鸟自然保护区于一体,现辖一区三镇,面积 200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京九铁路、昌九高速贯通南北,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九江机场翼辅左右,水路经鄱阳湖可直抵长江。投资环境优良、投资政策优惠、生态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是江西省重要的出口创汇基地,江西省首家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二、区位条件共青城所处的区位条件对于这座年轻城市的发展十分关键。共青城位于鄱阳湖畔,紧靠京九线,现在已经发展成有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先行

3、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现代服务业基地、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综合性极高的新型城市。(1)地处昌九经济带中部。近年来,昌九工业走廊在事实上已经成为江西省最重要、发展最迅猛的经济带。共青城地处江西省经济发展黄金地带昌九工业走廊的中部。背靠九江、面向南昌、居中扼守、双向联结的战略区位,使共青城有可能借昌九经济带形成之利,成为于己之利。借助昌、九两大城市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壮大自身经济实力,成为未来昌九城市带的联结枢纽和中部支撑。(2)临近省内两大核心城市。作为江西省两大核心城市,南昌和九江市处于加快发展和城市扩张阶段,正迅速成为全省具有强大辐射功能的“增长极”。共青城位于这两大城市之间

4、的中部,处于江西这两大核心城市经济辐射范围之内,易于通过接受辐射来促进自身发展。特别是南昌市近两年超常规的发展势头,客观上强化了共青城的区位优势。从区位和经济联系来看,南昌市向北辐射将会首先指向与之相邻的共青城,带来进行配套和关联发展的需求,为教育、旅游、房地产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共青城到九江、南昌市区均在40分钟车程以内,并且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自然环境优美、拥有大学园区以及较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如果未来发展的举措得当,共青城将可能成为两大城市的“卧城”,分担其居住功能。随着南昌城市的进一步的扩张,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九江城市发展则因北临长江而必然向南扩展。三、发展的优势条件 共青城交通

5、便捷发达,具有水运、空港、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复合交通优势,在中部地区实为不可多得。这为加快产业发展、扩大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1)水路航运。共青城内设港口,丰水季节最大可停泊500吨级货轮,航运由博阳河经鄱阳湖直抵黄金水道长江。共青城以北50公里处有九江外贸国际集装箱及货运码头,年吞吐量5000万吨,能停靠5000吨级货轮,可为共青城商品运往国内外市场提供直接服务。 (2)航空运输。共青城北有九江机场,南有南昌昌北机场,各距30公里,航线可达全国各地。(3)铁路运输。京九铁路是贯穿我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共青城站为国家二级客货两用火车站,拥有200万吨货运和30万人客运的年运输能力。(

6、4)公路运输。105国道、昌九高速公路纵贯境内。昌九高速作为江西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共青城设有出入口,保证了共青城与南昌、九江方便快捷的联系。资源丰富(1)土地资源丰富。共青城面积近170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开放开发区,土地资源充裕,土地价格明显低于周边地区。大量土地和相对较低的土地价格有利于降低投资商和企业进入的门槛和投资成本,有利于发展大型加工制造业,是构成开发区良好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的重要因素。(2)人文资源厚重。共青城是新中国青年在社会主义时期艰苦创业的成果。共青人“坚忍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创业历程和精神在国内特别是青年人中享有盛誉,并成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7、。胡耀邦同志工作经历的影响和耀邦陵园,为共青城带来特殊的历史文化形象。同时,共青城也以其“中国的鸭鸭,世界的朋友”享誉海内外。这些都使共青城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和较高知名度,是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和财富。((3)旅游资源独特。共青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一应俱全。本地有耀邦陵园、甘露寺、商代遗址及九仙岭等景点。耀邦陵园每年吸引国内众多游人凭吊观赏。依托鄱阳湖可以发展候鸟观赏、水上旅游。共青城45洞国际高尔夫球场、国家网球训练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将为度假休闲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条件,带动旅游业发展。利用共青城处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庐山、万岛湖旅游精品线路联结点的区位及交通便利条件,借助庐山的名气和客流,发挥

8、自身优势和特色,可以形成区域循环旅游线路,发展壮大旅游业。四、城市规划战略与措施目前共青城的发展战略分为区域发展战略,市域发展战略和城区发展战略三部分。具体措施是一要融入昌九城镇发展带,共青德安一体化; 二是市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构筑城乡统筹示范区;最后要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成为低碳生态城市的集中体现区。总体的发展目标为按照“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开拓创新,以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着力推进“四化”同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打造成为昌九一体的重要支点和鄱

9、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引领示范,建设共青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城市。五、城市规划从2013年起到2020年,是江西省共青城迅速提升整体地位和开放形象、向现代化新兴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于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腾飞的新阶段。根据2013年颁布的共青城市总体规划公示,目前共青城的城市规划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市域的行政管辖区,面积为310平方公里,也是城市规划区范围。第二层次为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东至南湖博阳河青年大道,西至工业三路,南至青丰公路、工业南四路,北至北环路和工业北四路,面积为87.9平方公里。规划结构规划在共青城内形成一轴

10、两翼三区的布局结构。一轴指京九城镇发展轴。该城镇发展轴是依托京九铁路、昌九城际铁路、福银高速等复合型交通走廊形成的城镇发展轴,沿线串联九江、南昌等中心城市。两翼指西部产业发展翼和东部生活发展翼。其中西部产业发展翼位于复合型交通走廊的西部,规划依托现状的青年创业区,沿工业大道继续南北拓展工业,成为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生活发展翼主要依托共安大道形成,该发展翼北结德安的新城区,中部为的北部片区,南连滨湖新区,未来可继续向南延伸联系永修的东部新区。另外,规划依托共青大道形成产城融合带,沿线布置商业、研发、办公等设施,促进青年创业区与北部片区的融合发展。三区指青年创业区、北部片区和滨湖

11、新区。青年创业区位于福银高速公路以西。该片区现状建设情况良好,园区已初具规模,且形成了以电子电器、新能源和纺织服装为主的支柱产业。规划加强与北部德安工业园区的联系,在工业大道和共青大道两侧布置园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规模约16平方公里。青年创业区,强调产城融合,转变现状开发模式,适当增加居住及配套用地,使青年创业基地由工业区向城区转变,向德安方向进行两城一体紧凑发展。北部片区位于福银公路以东、青年大道博阳河以西、青年水库南湖以北,以居住、公共服务、商贸物流等功能为主,建设用地规模约21平方公里。规划以共安大道为发展翼,以共青大道为产业融合发展带东西拓展,以居住用地为主,强调紧凑集约发展。

12、滨湖新区位于福银高速公路以东、南湖以南、青丰大道以北的地区,以教育、文化、旅游、休闲、金融、行政办公和居住等功能为主,建设用地规模约12.5平方公里。另外,在北部片区和滨湖新区之间分布着两个生态半岛,分别为沙子岭生态半岛和江益生态半岛,建设用地规模约2.5平方公里。规划中心城区2015年人口规模为11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5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205平方米以内。近期建设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2)突出特色(3)设施先行(4)便于操作2011-2015建设重点以滨湖新区建设为龙头,拓展城市功能;以青年创业基地为重点,提升城市经济实力;以生态景观塑造为亮点,营造生态宜居城市;以

1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完善城市服务水平。(2)建设重点青年创业区:加强工业大道两侧的工业用地建设,引导青年创业基地南北拓展。北部片区:加强共安大道两侧用地的开发,积极置换片区西部的大学用地,集中开发共青广场周边的用地,尽快启动珍珠湖、东湖、西湖综合治理工程。滨湖新区:以路网建设为契机,启动南湖片区中心区的建设,并带动周边居住用地的开发。近期加强北部片区的共安大道两侧及滨湖新区文明路北部区域的居住用地建设,同时加快公共设施建设进程。推进老城区居住用地的整合,居住环境的改造,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文化设施用地:近期重点在滨湖新区建设图书馆、共青团史馆、城市规划馆、艺术中心、青年交流中心等文

14、化设施项目。教育科研用地:近期重点在滨湖新区建设大学城。体育用地:重点在滨湖新区建设体育馆,改善老城区的体育场、馆,使之合乎标准。医疗卫生用地:保留并扩建、改建现状医疗设施。商业设施用地:重点建设共青大道南侧、共安大道东部的商业设施建设,加快现状老城区用地调整,带动北部片区的快速发展;加快青年创业区配套商业设施建设。商务设施用地:重点建设滨湖新区的商务设施。娱乐康体用地:建设沙子岭高尔夫。加大力度继续进行青年创业区的建设,以园区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同时启动工业园区北部的物流园区建设项目,为工业园区企业服务。新建共安大道南延线、永武高速连接线和滨湖新区的部分主干路。近期对博阳河及

15、城区内部水系进行环境整治,适当拓宽疏浚。结合商业中心和自然湖渠,在共青大道南侧建设市民公园。结合老城区改造扩建珍珠湖公园。2016-2020建设规划继续推动滨湖新区建设,基本形成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活力高效的城市新区。重点加强对北部片区的用地改造,逐步将原北部片区的工业用地调出,增加老城中的商业设施和文化设施比例;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六、产业规划(一)发展定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要求,顺应新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总体趋势,根据共青城的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潜在优势以及全省(包括九江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共青城今后5-15年内的发展目标定位是:赣北地区迅速崛起的新兴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城市;昌九工业走廊中突出“产学研”一体化特色的综合性产业基地。1、崛起“新兴城市”。建成新兴现代化城市,是共青城由目前至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高战略目标。其基本含义是:依托现建成区,以先进工业为主导,迅速扩大经济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成产业优势突出、整体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城市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新兴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城市。现代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