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教版)三十九18.1中国地理概况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93919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人教版)三十九18.1中国地理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三十九18.1中国地理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人教版)三十九18.1中国地理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人教版)三十九18.1中国地理概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 Word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 调节合 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九 中国地理概况 (45 分钟10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44 分) (2017 绍兴一中模拟 )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 叠加图 , 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 最 东、最西、最北、最南 )。读图回答 1、2 题。 1.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B.5C.8D.10 2. 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 ) A.B.C.D. 【解析】 1 选 B,2 选 A。第 1

2、 题, 从我国四至点的经纬度 ( 如南北跨纬 度近 50)数值上可推算图中纬线间距为5。 第 2 题, 我国种植业和 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 (2017南通模拟 )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我国的区域经济 差异。它可用于地理现象的热点和冷点地区的分析, 若值为正, 表 明 i 地区周围的值较高 ,属于热点地区 ; 反之则为冷点地区。 读图回答 35 题。 3.1998 年和 2009年, 都是热点地区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鄂B.徽C.皖D.赣 4. 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部地区冷热点没有变化 B.沿海地区热点都呈增长态势 C.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小 D.冷

3、点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5. 影响图中甲、乙两省级行政区 1998年和 2009 年经济发展态势差异 显著的共同因素是( ) A.国家政策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地理位置D.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解析】 3 选 C,4 选 D,5 选 A。第 3 题, 读图可知 ,1998 年和 2009年, 都是热点地区的省级行政区是安徽省, 其简称为皖。第 4 题, 我国中部 地区经济发展的冷热点在变化, 如江西和黑龙江 ; 沿海地区热点不全 呈增长态势 , 如海南省 ;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值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有所缩小 , 但东部沿海地区的值整体上仍大于中西部地区, 说明我 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仍然比较显

4、著。 第 5 题, 读图可知 , 乙省区经济发展 的热度减退 , 与改革开放政策优势逐渐减弱有关; 而甲省区在 2009 年 成为热点地区 , 与 2003 年以来我国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 策有关 , 故共同因素是国家政策。 【加固训练】 当某年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下图右 ) 时北方的黄 河流域降水却多于往年。读图回答(1) 、(2) 题。 (1) 图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 这一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 而南方地区偏少。 造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西

5、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 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 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 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 D.全球气候变暖 , 使低纬度降水减少 , 高纬度降水增多 【解析】 (1) 选 B,(2) 选 A。第(1) 题, 认真审题 , 理解题意。由题干可 知所谓的“大草原”位于鄱阳湖地区, 它属于长江流域 , 位于秦岭 - 淮 河一线以南 ,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量充足 , 降水丰沛 , 所处的自然 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第(2) 题,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多属于锋面 雨, 在降水区形成锋面雨带 , 它主要是由夏季风势力的强弱、 停留时

6、间 的长短决定的。夏季 , 当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位置偏西 偏北时 , 夏季风势力强 , 锋面雨带到达北方的时间早、停留时间长, 我 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 而南方地区偏少。 (2017长沙模拟 ) 下图为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 6、7 题。 6. 该山峰可能属于( ) A.秦岭山脉B.太行山脉 C.武夷山脉D.祁连山脉 7. 北坡 1 月降水量大于 7 月降水量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 ) A.1 000 米以上B.1 000 米以下 C.1 400 米以上D.1 400 米以下 【解析】 6 选 C,7 选 B。第 6 题, 读图,该山脉南北两侧山麓地带,1 月

7、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 , 山脉应该位于秦岭 -淮河一线以南 ,所以是武 夷山脉。秦岭北侧、太行山、祁连山山脉最冷月气温都在0以下。 第 7题, 找到北坡 1月降水量与 7月降水量曲线的交点 , 作横坐标的垂 线与山峰剖面线相交的位置就是1、 7 月降水量相等的地方 , 过该点作 横坐标的平行线与表示海拔的纵坐标的交点就是该点的海拔, 海拔约 1 000米, 在该海拔以下 (也就 1 000米以下)1 月降水量大于 7 月降水 量(1 月降水量曲线在 7 月降水量曲线上面 )。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 分布图。读图 , 完成 8、9 题。 8. 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 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

8、因素是( ) A.纬度B.大气环流 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 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甲地中雨 , 乙地中雪 甲地小雪 , 乙地小雨 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 乙地风力较强 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B.C.D. 【解析】 8 选 C,9 选 A。第 8 题, 根据经纬度可以判定甲为四川盆地, 乙为巫山 , 地形的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 进而影响降雨 (雪) 的分布。甲 处位于四川盆地 , 地势低 , 气温高 , 使得降雨 ( 雪)偏北 ;乙处附近为巫 山, 地势高, 气温低 ,使得降雪偏南。第9 题, 甲地位于四川盆地 , 海拔 较低, 气温较高

9、 , 所以降雨 , 而乙地海拔较高 , 气温较低 , 所以降雪 ; 风 向可以根据等压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读下图, 回答 10、11 题。 10.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 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 A.B.C.D. 11. 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薄弱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D.劳动力不足 【解析】10 选 B,11 选 C。第 10 题,据图可知 :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从 北向南依次是 :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 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 地,

10、 周围煤、铁、 石油资源丰富 ,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的高新技术中心。 第 11 题,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 基础雄厚 , 但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 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加固训练】 读甲、乙两图 ,完成(1) 、(2) 题。 (1) 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与乙地相比 , 甲地发展工业的 突出优势是 ( ) A.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多港湾, 海上运输便利 C.邻近港澳 , 很多地方是“侨乡” D.高等院校众多 , 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2) 关于乙图 A城市的说法 , 不正确的是( ) A.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B.位于长江入海口 ,是全国最大

11、港口 C.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D.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 【解析】 (1) 选 C,(2) 选 D 。第(1) 题, 读图可得甲是珠江三角洲, 乙是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 毗邻港澳 , 与东南 亚地区隔海相望 , 很多地方是侨乡 ,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第(2) 题, 读图可知 ,A 是上海市 , 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位于长江入 海口, 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 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二、非选择题 (共 56 分) 12.(2017 益阳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28 分) 沙棘属多年生落叶性灌木, 耐旱。春、秋季新植幼株,3 4

12、 年后 挂果,9 10 月采摘。果实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易变质。早期 工艺是沙棘果带枝采摘 ,连枝加工。皇甫川流域多沟壑 , 是我国沙棘主 要种植区域之一。近年来, 该地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 沙棘替换本地品种。 下为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和坡面沙棘林带景观 图。 (1) 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 试分析其原因。 (2) 该地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 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20 世纪 90 年代, 该地沙棘种植规模快速扩张, 但经济效益不高 , 推 测其原因。 (4) 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 扩大产业规模 ?请表明态度 并说明理由。 【解析】

13、第(1) 题,考查森林对生态保护的功能。主要结合该地区的地 形特点与森林的作用进行分析。沙棘林作为一种经济林, 具有涵养水 源, 保持水土的功能 ; 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 能有效拦水拦沙 , 利于水土保持 ; 该流域多沟壑 , 地势起伏较大 , 温带季风气候 , 夏季多 暴雨, 降水集中 , 水土流失严重。第(2) 题, 结合当地的降水特点及土壤 条件进行分析。温带季风气候, 该地春季降水少 , 多大风天气 , 土壤水 分蒸发强 ,干旱严重 ; 夏季多暴雨 , 降水丰富 , 秋季土壤的水分条件优 于春季 , 幼株易成活。第 (3) 题, 主要从销售市场、产品的质量、生产 成本等方面分析

14、。据材料知, 沙棘果实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易 变质, 由于保鲜技术落后 , 产品易于变质 ; 果实的加工生产技术水平不 高, 产品质量不高 ; 同时, 交通不便导致销售渠道不畅, 消费市场开发 不够; 宣传范围较小。第(4) 题,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只要言之有理即 可。若赞同 , 主要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带动产业发展角度进行分 析。若不赞同 , 主要从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产品滞销等 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 沟壑地形 , 地势起伏大 , 夏季多暴雨 , 水土流失严重 ; 沙棘林 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 ,能有效拦水拦沙 , 利于水土保持。 (2) 该地区春季降水少 , 蒸

15、发强, 干旱严重 ; 夏季多雨 , 秋季土壤墒情好 (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 幼株易成活。 (3) 保鲜技术差 , 储运成本高 ; 加工工艺落后 , 产品质量不高 ;市场开发 不足, 销售渠道不畅。 (4) 赞同。质优高产 , 经济效益高 ;提升产业规模 ,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增加就业。 不赞同。可能破坏本地生物链的稳定, 影响生物多样性 ; 引进品种可 能不适应本地环境 ,不宜盲目扩种 ;规模扩张过快 , 可能导致产品销售 受阻。 13.( 能力挑战题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28 分) 图 1 示意我国某省地形 , 图 2 示意该省某河流域上游河段谷地土 地参数折线分布状

16、况。 (1) 简述该省的地形特征。 (2) 概括图 2 所示河谷地区土地分布变化的特征。 (3) 说明图 2 所示河谷地区农业用地的开发利用措施。 (4) 该省是我国茶树适宜种植区, 茶叶种植面积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但 是茶叶名气及产量一直不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图示区域的地理位置, 依据图中 信息可知该省区是我国的贵州省。 第(1) 题, 根据图例及河流流向可知, 贵州省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且地势西高东低。根据云贵高原的地貌特 征可知 ,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广布 , 地形崎岖。第(2) 题, 由贵州省该河谷 地区的土地分布特征可知, 土地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增加, 大致先增加 后减少。第(3) 题, 该河谷地区土地的开发利用措施整体来看是立体开 发, 不同坡度开发利用的方向不同。第(4) 题, 为促进茶叶的可持续发 展应采取提高知名度以及延长产业链等措施。 答案: (1) 高原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 , 喀斯特地貌广布 , 地形崎岖。 (2) 土地面积随着海拔的升高,大致先增加后减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