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二十一课时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938337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二十一课时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二十一课时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二十一课时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二十一课时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二十一课时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分析考情扫描考向】 考试大纲说考点四年考卷析命题 考点展示学习目标真题分布背景追踪核心素养 世界文化 的多样性 理解:文化既 是民族的又是世 界的 201811 月浙江, 25 结合“上海精神”蕴含 的“和合”理念正式成 为中华民族贡献世界的 中国智慧,考查文化的 民族性与世界性( 选择 题) 科学精神:科学分 析民族文化的特 点,认清文化创新 的途径 201804 月浙江, 23 结合音乐家叶小钢的音 乐会在国内外取得成功 的因素的分析,考查文 化创新的途径及文化的 民族性和世界性( 选择 题) 201711 月浙江, 24 结合

2、十八大以来我国文 化“走出去”取得的成 就,考查文化的民族性 与世界性、文化自信( 选 择题) 政治认同:增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自信 科学精神:正确认 识文化的个性与共 性的关系 理解:尊重文 化的多样性 201804 月浙江, 22 结合谚语,考查尊重文 化的多样性 ( 选择题) 科学精神:用马克 思主义观点准确分 析、正确看待文化 的多样性 文化在交 流中传播 识记:文化传 播的重要途径 识记:现代文 化传播的主要手 段 201610 月浙江, 25 结合某市利用新兴媒体 进行的“微宣讲”活 动,考查大众传媒( 选择 题) 政治认同:认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 科学精神:科学判 断

3、大众传媒的作用 201510 月浙江, 23 结合某县倡导的全民阅 读的影响,考查文化的 特点、大众传媒( 选择题 ) 科学精神:运用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观 点理解文化的特点 和大众传媒的作用 理解:中外文 化交流的意义 命题分析 预测 1. 高频考点: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2. 命题预测:结合我国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事例、中国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取得的成就,考查本课的相关知识 考点一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 文化是世界的: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 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 文

4、化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 不可缺少的色彩。 2. 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 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选一选: 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 瓷器上, 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 化。这告诉我们( ) 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世界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吸收中 国的灿烂文化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文化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 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 B. C

5、. D. 解析“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 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说明文化又是世界的,符合题意。表 述错误,应排除。 答案C 考点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原因 地位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 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意义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 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 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措施 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 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遵循各民

6、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具体要求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点一点: (1) 认同尊重,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应尊重,但不是认同。 (2) 尊重文化多样性 要求 体现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考点三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 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2. 其他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 传播的途径。 考点四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1. 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 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印刷术的推广。 3. 大众传媒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 出文化

7、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点一点: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考点五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 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 措施: 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 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点一点: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教材只强调了其文化意义。另外,文化与经济、政治相 互影响,中外文化的交流还可以促进中外商业贸易的发展和政治上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考向一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例1】 (2018杭州模拟) 文化是民族的

8、,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 ) 解析文化的民族性是个性,世界性是共性;题中的观点前后不一致。 答案F 【例 2】 (201811 月浙江选考,25)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祝酒辞 中说:“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 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与“上海精神”相通的“和合”理念正 在成为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这告诉我们( ) A.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B.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C.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常新的D.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解析“和合”理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正在成为中华民

9、族为世界贡献的中 国智慧, 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项符合题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B项错误; 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对点练 1 (201711 新高考, 24)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 统筹发展,文化“走出去”力度空前加大,成果非常丰硕,国家形象显著提升。由此可见 ( )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坚持文化自信是有充分理由的文化软实力是由文 化传播决定的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A. B. C. D. 解析通过我国文化“走出去”被其他国家接纳认可,体现了; 文化走出去使国家形象提 升,可选;文化软实力是由国家经济实力决定的,因为经济决定文化,

10、故错误;材料仅 从中华文化走出去角度考查,材料未体现。 答案A 启示类选择题解法 题型特点:材料一般指出了具体的做法,要求回答其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解题指导: 首先, 分析材料,挖掘信息点。既要分析材料呈现的现象所存在的问题,从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吸取教训、获得启示,也要分析这一现象的可取之处,从中总结经验,得出启示。 其次,回归课本。把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教材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对应起来,即找到“应该怎 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在教材上的对应知识点。 考向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例3】 (2018嘉兴模拟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启示我们要尊重和认同 其他各民族文化。( ) 解析“一花独

11、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启示我们坚持文化的多样性,要尊重其他民族 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故本题说法错误。 答案F 【例 4】 (201804 新高考, 22)“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启示我们,在 国际文化交流中( ) 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必须汲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 果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 A. B. C.D. 解析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符合题意,是错误的;尊重文化的 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适合题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 A。 答案

12、A 解后反思:尊重认同 不能认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 对点练2 2018年 2 月,英国首相夫妇访问上海期间,倒举起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 “福”字向大家展示。有英媒嘲讽道: “你们福字拿倒了!”孰不知中文“倒”和“到”是 谐音,将“福”字倒贴,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一事件表明( ) 文化具有多样性, 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正确认 识人们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应加强交流, 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 的相互理解 A. B. C. D. 解析对于“福”字的“倒”和“到”,中英有不同的理解,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 家的文化各具特色,同

13、时也说明应加强交流,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故符合 题意; 错误, 题中事件表明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不一定都正确; 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答案B 对接热点: 2018 年 6 月 16 日,“2018 中法夏至音乐日”活动在太原精彩上演。“中法夏至 音乐日”是一个大型公益性音乐节,每年在五大洲超过100 个国家的450 多座城市上演。 音 乐跨越国界,穿越时空,成为山西人民与法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 理论解读: “中法夏至音乐日”的举办,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中外文 化交流。 考向三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例 5】 (2018宁波模拟)

14、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超越时空的局限,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 创造、共享的强大功能。( ) 解析大众传媒并没有创造文化的功能。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 功能。 答案F 【例 6】 (201510 新高考, 23) 近年来,某县政府倡导全民阅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 等媒介向群众推荐优秀图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书香社会建设。 这佐证了 ( ) 文化进步取决于传媒的现代化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 主要手段阅读能力是文化素养的标志与核心 A. B. C. D. 解析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错误; 人的精神活动离不 开物质活动,

15、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广播、 电视、 网络等媒介属于大众传媒,通过广播、 电视、 网络等媒介向群众推荐优秀图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书香社会建设佐证 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答案为C。 答案C 解后反思:注意文化传播途径与文化传播手段之间的关系。 (1) 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 传播的问题。 (2) 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 问题。 (3) 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对点练 3 “第五媒体”是

16、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 手机上网为平台、 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 ) A.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B.其出现意味着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C.在文化传播中有其独特的功能 D.其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解析“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A项本身正确不选;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 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的,B 项错误应选; “第五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其独 特的功能, 其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C、D两项本身正确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答案B 对接热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 新。为此,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与担当,锐意改革、矢志创新,形成 全方位、多维度传播矩阵,赋予中国故事更蓬勃生动的传播力。 理论解读: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易错点 1 错误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矫正训练1 习近平用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