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创新政治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938141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9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新创新政治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七)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新创新政治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七)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新创新政治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七)个人收入的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新创新政治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七)个人收入的分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检测(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张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5 万元,岗位津贴1 万元,福利1 万元;他还利用 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 万元;在这期间他炒股获得收益3 万 元。小张的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分别为() A 6万元、 3 万元B5 万元、 4 万元 C 6万元、 4 万元D7 万元、 3 万元 解析: 选 A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而获得 的收入,所以其分配的范围必须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小张在国企工作,所以他的劳动所得 属于按劳分配,应是年薪岗位津贴,为6 万元;炒股的3 万元收益属于按资

2、本要素分配; 福利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收入;技术转让所得是按技术要素分配;所以答案为A 项。 2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明确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着眼于加 强对农村集体产权保护,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潜能。下列农民收入方式与收入途径搭配正确 的是 () 农民经营性收入 深入产权改革,土地出租获取资金 农民工资性收入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维护农民工权益 农民财产性收入 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产量增,价格好 农民转移性收入 强农惠农政策加强,财政农业补贴 AB CD 解析: 选 B经营性收入主要是依靠劳动经营所得,不是依靠土地出租,错误;工 资性收入对接农民工打工是正确的,正确;发展现代农业,农

3、产品产量增,价格好属于 按劳分配所得, 错误;强农惠农政策加强,财政农业补贴有利于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项。 3这几年,山东省潍坊市某村农民老于的生活有了明显变化:5.7 亩土地租给了某国 有园林公司,每年每亩有1 000 斤小麦的租金收入;他和爱人被公司招聘为员工,每人每月 有 2 400 元工资收入; 村集体资产进行了股份制改革,2016 年一家三口 (孩子正在读书)每人 分红 3 000 多元。在这里() 按劳分配是老于家的最主要收入来源老于家从村集体获得的分红属于按劳分配 土地出租后老于家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老于家的上述收入都属于初次分配 AB CD 解析: 选

4、 D老于家从国有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远高于出租土地和 分红获得的收入,正确; 错误,出租土地所得、从村集体获得的分红,都属于按生产 要素分配; 错误,在我国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而不是农民家庭所有;我国居民按劳 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正确。 4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要积极探索实行企业员工持股,支持对企业经 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允许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 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既有约束又有激励,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 是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再分配机制 有利于增强员工凝聚力,促进企业长远发

5、展 AB CD 解析: 选 D允许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故 符合题意,入选;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排除;不属于再分配机制,排除。 5中国自古就流传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收入差距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就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缩小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有 () 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调 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巩固城乡二元结构 AB CD 解析: 选 C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和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 基本生活,都有利于缩小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6、, 正确且符合题意;劳动 报酬属于初次分配,说法错误;应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说法错误。故答案选C 项。 6.“分配率” (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例 )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 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为54%65%,而我国的则为15%21%。下 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健全以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 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B CD 解析: 选 D“ 分配率 ”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例,因此提高分配率的关 键在于增加劳动者的工资, 说法符合题意; 说法虽

7、然可以增加居民收入,但不是 增加劳动者的“工资 ”收入,属于无关项。 72017 年 10 月 12 日消息, 四川省规定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任期内年度薪酬总水平不 能超过省属国有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10.4 倍。其意义在于() 通过再分配手段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促进收入分配均等化以公平分配提升企 业效率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AB CD 解析: 选 D四川省规定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任期内年度薪酬总水平不能超过省属国 有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10.4 倍,这是初次分配领域注重公平,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劳动 者合法权益,提升企业效率, 符合题意,排除;观点错误,不选。 82017 年 10 月起,吉林省

8、人社厅宣布上调2017 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增 至 1 780 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增至17 元。这一举措旨在() 发挥价格杠杆功能、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缩小收 入差距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社会公平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 AB CD 解析: 选 B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 平, 符合题意; 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属于初次分配。 9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江苏省富民的“短板”,也是潜力所在。着力增加居民 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 体现了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

9、度 表明我国再分配领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增加社会财富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AB CD 解析: 选 B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均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取得的收入。 因此,着力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体现了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说法正确;着力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激发人们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 的积极性,增加社会财富,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排除;提 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 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

10、和个 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排除。 10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偏高过高,饱受普通职工不满和社会舆论诟病。为此出台的 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严格规范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对不合理的 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形成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的合理工资收入分配关系。此举有 助于 () A强化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B调动普通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 C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促进社会公平 D完善收入分配方式,建立新型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解析: 选 BA 项与题意不符; 题干中面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偏高过高的问题,形成 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的合理工资收入分配关系,有利于缩小社

11、会成员收入差距,促进社 会公平正义,调动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B 项符合题 意; C 项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题意不符;D 项中建立新型的个人收入 分配制度,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B 项。 11“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向缩小收入差距和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亮点颇多。在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中,强调平衡性,首次提到包容性,这都与缩小收入差距密切 相关。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实现平衡性和包容性的有() 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需要均等化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AB CD 解析: 选 D缩

12、小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平衡性和包容性发展, 符合题意。 错误,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 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开收入差距而不是缩小收入差距,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应选D 项。 12在我国的收入分配中,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唯有效率与公平统一的社会主义才是 改革的基本方向。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是() A改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体地位,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B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逐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提高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D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解析: 选 DA 项说

13、法错误,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排除;B 项不符合题意,让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逐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没有涉及公平,排除;C 项说法错 误,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是越高越好,排除;D 项符合题意。 二、简析题 13材料一2017 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 数量 (单位:元 ) 增长率比重 工资性收入11 019 8.8% 57.0% 经营净收入3 212 6.0% 16.6% 财产净收入1 569 10.4% 8.1% 转移净收入3 542 12.1% 18.3% 材料二2017 年前三季度,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1,比上年同期缩小0.01。 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

14、小的省份多在中东部,差距较大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2016 年,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465,比 2012 年的 0.474 下降 0.009。(注:基尼系数 是反映收入差距的指标。0.3 0.4 表示相对合理;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 以上表 示收入差距悬殊。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 到 0.36 之间。 )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居民收入现状以及这一变化的可能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分配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解析: 第(1)问,材料一主要反映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但主要是 工资收入,分析原

15、因可以从我国经济发展、分配制度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保障完善等方面说 明。第 (2)问,针对材料二中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联系教材中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相 关知识说明即可。 答案: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其中主要收入是工 资性收入。可能原因: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政府促进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不断完善生产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等。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 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 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

16、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 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和谐社会、公平优先、效率兼顾。根据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 方案 ,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其薪 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 到 8倍,薪酬差由12 倍降至 7 到 8 倍。这样的 薪酬结构,进一步缩小了普通职工与企业高管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又考虑到了对企业负 责人的激励。 材料二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制度不完善,产权关系界定不 明,政企政资还没有真正分开;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体制落后,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 “三项制度 ”改革不到位 (“ 三项制度 ”是指国务院针对国企的劳动、人事、分配改革);国 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群众意见强烈。 注: “三项制度 ”改革是指正在推进中的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的 制度改革。 (1)结合材料一,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分析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义。 (2)运用相关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