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教版)四十18.2中国地理分区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93706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人教版)四十18.2中国地理分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四十18.2中国地理分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人教版)四十18.2中国地理分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人教版)四十18.2中国地理分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 Word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 调节合 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四十 中国地理分区 (45 分钟10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44 分)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 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1、2 题。 1. 下列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潜力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南方农业生产潜力大主要是由于纬度低, 热量充足 B.影响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C.相同农业生产潜力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是相同的 D.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小,主要是

2、由于海拔高 , 降水少 2. 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以提高农业生产潜力 B.加大湿地开发利用 , 扩大种植业生产规模 C.建设绿色商品粮生产基地,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D.建设成为我国主要的林业生产基地 【解析】1 选 A,2 选 C。第 1 题, 我国南方农业生产潜力大主要是由于 纬度低 , 热量充足 , 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是水 源; 相同农业生产潜力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不一定相同;青藏高原 农业生产潜力小主要是由于海拔高, 热量小。第 2 题, 甲区域位于松嫩 平原, 是我国东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机械化水平较高 , 提高机械化水 平对提高农

3、业生产潜力作用不大; 东北地区应该加大湿地保护, 推动 生态农业发展 ,建设绿色商品粮基地 ; 林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山区。 【加固训练】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和海南岛不同区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 图中 序号代表岛屿的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四个区域。读图完成(1) 、 (2) 题。 (1) 代表北部区域的是( ) A.B.C.D. (2) 比较两岛中部地区 , 台湾岛降水量偏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季风环流更强 B.地表面积分布更广 C.纬度位置更接近多雨带 D.地形对气流抬升更明显 【解析】 (1) 选 A,(2) 选 D 。第(1) 题, 台湾夏季受东南风影响 , 冬季受 东北和西北风影响

4、,所以台湾北部降水最多, 西部降水少 , 东部降水多 于西部 ; 海南岛西部降水少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 , 东南多 ; 为北部 , 为南部 , 为西部 , 为东部。第 (2) 题, 台湾中部有台湾山脉 , 对气 流起阻挡作用 ,气流被抬升多地形雨。 (2017河北联考 )中部粮食主产区包括山西、 安徽、江西、河南、 湖北、湖南6 省, 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69%,耕地总面积约 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4.06%,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0% 以上, 在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区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丰富 , 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明显优势。读中部粮食主产区分区图(甲) 及各区

5、耕地等别结构图 (乙), 完成 35 题。 注: 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 将中国耕地划分为 115 等,1 等地质量最好 ,15 等地质量最差。 3. 上图中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区B.黄淮海区 C.长江中下游区D.四川盆地区 4. 图乙反映出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的耕地面积较小, 主要原因是 ( ) A.地处偏远 , 农业技术落后 B.地表崎岖 , 平地面积小 C.地表岩石裸露 , 无法耕作 D.人口少, 土地资源无力开发 5. 图甲中有一区域的耕地质量最差, 为提高该地区的耕地质量, 下列 措施合理的是( ) A.种植耐旱作物B.全部施用农家肥 C.修建水平

6、梯田D.大规模更换表土 【解析】3 选 C,4 选 B,5 选 C。第 3 题, 由各区耕地等别结构图中信息 可以看出 , 在黄土高原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区、四川 盆地区、云贵高原区六个区中, 长江中下游区的优等地、高等地面积 最大, 平均等别也是最高的 , 故其耕地质量最优。第4 题, 四川盆地西 部为横断山区 , 北有大巴山 , 东有巫山 , 南有大娄山 , 四川盆地区平地 面积小 ; 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区 , 受流水溶蚀作用明显。 二地共同的 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 , 平原低地比重小 , 故其耕地面积较小。第5 题, 图中黄土高原区土地质量的平均等别最低。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7、 为 了保水保肥 , 最好的办法是修建水平梯田; 种植耐旱作物对提高土壤 肥力没有直接作用 ;全部施用农家肥和大规模更换表土不符合当地农 业发展的实际。 (2017 抚顺模拟 )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 , 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 读图回答 6、7 题。 6. 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均为季风气候B.广泛分布红壤 C.河流结冰期长D.耕地多为旱地 7.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 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 【解析】6 选 A,7 选 B。第 6 题, 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均位于东 部季风区。第7 题, 甲地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8、乙地为一年两熟 , 这 主要是由热量差异引起的。 读我国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 回答 8、9 题。 8. 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降水 C.光热D.土壤 9. 据监测, 近年来 , “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湿地面积呈缩减趋势, 主 要原因是 ( ) A.水源补给减少B.植物蒸腾减弱 C.林草面积扩大D.风沙危害加剧 【解析】8 选 B,9 选 A。第 8 题, 从图中生态环境保护区地表环境以沙 漠为主 , 并且图中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河道越来越细小可知,该地是西 北荒漠地带 , 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 源。第 9 题, 由于水

9、资源开发利用区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 导致河流往 下游输送水量越来越少, 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湿地水源补给减少, 面 积缩小。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1 月均温( )与河流分布状况。读图 , 完成 10、11 题。 10. 图示区域( ) A.最大温差为 24 B.最大相对高度为 5 000 米 C.河流由温度较低向较高的地方流动 D.随纬度增加海拔逐渐升高 11. 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有( ) A.降水主要来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B.西北部比东南部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C.植被类型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D.河流各河段下切侵蚀作用强烈 【解析】 10 选 C,11 选 A。第 10 题, 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河流

10、分布特征 可知, 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南横断山区, 分析图示区域等温线可知, 图中 西北部 ( 北部) 气温最低 , 地势最高 , 图中南部气温较高 , 地势较低 , 河 流由西北部 ( 北部) 流向南部 , 所以河流流向与温度由较低向较高变化 方向是一致的。第 11 题, 该地区降水主要是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 湿润水汽形成的降水 ; 西北部等温线较稀疏 , 且气温较低 , 说明西北部 地势较高 ,地势起伏较小 , 垂直地域分异不明显;该地处于亚热带 , 山 麓地带为常绿阔叶林 , 随海拔升高 , 植被逐渐变化为落叶林和针叶林; 河流源头以溯源侵蚀为主, 上游下切侵蚀强烈, 中下游则以侧蚀作用

11、和沉积作用明显。 二、非选择题 (共 56 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28 分)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硅化木又称“石树” 。我国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燕山白 河两岸 , 产于距今1.4 亿年前的侏罗纪火山盆地中, 是目前华北地区 规模最大的原地埋藏、原地产出、原地展示的硅化木群。 (1) 阴山和燕山是中国北方两条重要的东西向延伸山脉, 不论是自然 地理还是人文地理 ,其都是南北的重要界线。阴山和燕山南北农业活 动的差异和成因是什么 ? (2) 简述燕山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硅化木群景观的形成过程。 (3) 在我国东部 , 和燕山主体走向最类似的是南岭, 但南岭自然环境南 北

12、差异并不明显 , 试举例说明。 【解析】 第(1) 题, 阴山和燕山是我国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分界线。 阴山南部的农耕文化 , 除受山地影响 , 水热条件较优越外 , 引黄灌溉尤 为重要 ; 燕山南部为华北平原 , 发展种植业条件优越。 第(2) 题, 化石形 成和出露一般有“生物埋藏生物石化地壳上升侵蚀搬运化石 出露”的过程。 第(3) 题, 自然环境的相似性或差异性主要从地形、气 候、植被等方面进行对比。 答案: (1) 阴山和燕山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内蒙古高原平坦开阔, 草场资源丰富 , 适合发展畜牧业。阴山阻挡了南下的寒流与北上的湿 气, 因此, 阴山南麓的雨水较为充沛; 黄河水灌

13、溉之利 , 适宜发展灌溉 农业。燕山以南的华北平原, 为温带季风气候 , 水热条件优越 , 适宜发 展种植业。 (2)1.4亿年前 , 由于火山喷发和地层断裂活动, 燕山高大乔木植物被 埋于地下 , 经过漫长的石化作用 , 树木形成硅化木 ; 又经过地层抬升等 地壳运动 , 覆盖在这些硅化木上部的岩层被侵蚀搬运掉, 这些木化石 出露地面形成硅化木景观。 (3) 南岭南北自然景观类似, 南北差异较小 : 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 形都是平原、低山丘陵交错分布 ; 自然植被皆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 (列出合理的 3 方面即可 ) 13.( 能力挑战题 )读材料和玉树及周边地区图, 回答问题。 (2

14、8 分) 材料一青海省玉树素有“江河之源、中华水塔”的美誉。高寒是该 州气候的基本特点。 玉树是一个以牧为主 , 农牧兼营的地区 , 其矿产资 源丰富 , 产量大。 材料二玉树地区也是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地之一。但近些年来的百万 “挖草大军”不仅打破了高山草甸的宁静和生态平衡, 更给它留下“千 疮百孔”, 留下的坑洞寸草不生 ,植物长势退化。 一些原有的高原植物 消失, 而有毒杂草大面积覆盖牧草, 使土壤吸水能力明显降低。 很可能 将整片草甸推上沙化、荒漠化的“不归路”。 (1) 分析玉树具有“江河之源、中华水塔”美誉的原因。 (2) 分析玉树以牧业为主的原因。 (3) 分析造成玉树地区草甸沙化的

15、原因有哪些。 (4) 过度采挖冬虫夏草对地理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 【解析】第(1) 题, 分析时主要从“江河之源、中华水塔”所显示的信 息上考虑 , 抓住青藏高原地形、三江源头、河网分布、水源供给等四 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2) 题, 青海玉树地处青藏高原 , 气候高寒 , 不利于 种植业发展 ; 高原山地地形适宜发展畜牧业; 该地草场广布 ,发展畜牧 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第(3) 题,青藏高原的生态较为脆弱, 不合理的人 类活动尤其是过度放牧等, 会对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 导致生态恶化。第 (4) 题, 无节制的采挖虫草活动会严重破坏地表植被, 加剧荒漠化 , 影 响该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答案: (1)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地区 ,海拔高 ,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均发源 于玉树 ; 境内河网密布 , 水源充裕。 (2) 高寒的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高原山地的地形利于发展畜牧 业; 草甸、草原广布 , 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充足的草料。 (3) 高寒的气候 , 植被一旦被破坏便难以恢复; 由于牲畜数量过多造成 的过度放牧 ; 由于采药等过度樵采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无序的采矿造 成植被破坏。 (4) 使植被破坏 , 造成土地荒漠化 ; 对水源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区的生态 平衡造成影响。 (合理即可 ) 关闭 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