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同步测试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935724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同步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共10页 2019-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 26 课 改 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1946 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二战期间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的远程 液体燃料火箭,也原本是二战时用于空袭的。以上史实说明() A. 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 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 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 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它给我们理想 部族 带来了挑 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

2、个工具。” 下列与巴雷特的主张不符的是() A. 因特网推动全球化进程B. 因特网应受法律控制 C. 因特网应立足部族化 D. 因特网应受政府管控 3.顺口溜是民生诉求的重要反映,往往凸显出重要事件的影响、老百姓的期盼。顺口溜“百货商店频打 折,超市购物有赠品;不如网上淘淘宝,鼠标一点廉价美!” 突出反映出这一“ 媒介 ” 具有() A. 传播信息的功能 B. 学习、办公的功能 C. 娱乐的功能 D. 高度互动、双向传受的功能 4.现在有网友认为,“ 你的粉丝超过了 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 1 万,你 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 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

3、 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 万,你 就是电视台。” 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 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5.美国作家大卫 哈伯斯塔在创作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时参观了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 特图书馆,结果发现书架上一共有88 本有关越南战争的书籍,而有关朝鲜战争的著作却只有4 本,这一 事实多多少少概括了朝鲜战争在美国人心中的记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朝鲜战争令许多美国人不堪回首B. 冷战不同时期的战略态势有别 C. 受不同时期信息技术条件的制约D. 越南战争比朝鲜战争影响深远 6.航空

4、航天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下列成就由美国率先取得的是()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人类第一次登月 第2页/共10页 第一次载人太空航行 第一架航天飞机 A. B. C. D. 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 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A. 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B. 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 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D. 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8.随着美国苹果公司CEO 史蒂夫 乔布斯的离世,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 “ 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 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并改

5、变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 以乔布斯的 “ 苹 果” 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影响了世界的哪些方面 经济生活社会生产教育和学习方式思维方式 A. B. C. D. 9.1983 年 9月 22 日,美国洛杉矶市两个青少年用了整整一个夏天向美国的大型计算机网络挑战,结果, 不仅打入了许多大学和一些智囊团的计算机,还打入了国防产业和军事设施的计算机。这表明互联网() A. 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B.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 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D. 增加了人们的生活乐趣 10.自 1962 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丁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 器人和智能型

6、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A. 缓解了人口压力 B. 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 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11.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 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 A. 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 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 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 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 12.科技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开掘整个经济增长源泉的最突出时期是() A. 文艺复兴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3页/共10页 13.20

7、19 年,第三届大数据博览会在贵阳召开,活动包括开幕式、高峰对话会和电商峰会、77 场论坛、 6 万平米展览、1 场大赛以及156 场系列活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来贺信,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亲临峰会致 辞。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郭台铭、德里克 阿博利等国内外行业领军人物出席并主讲高峰对话。贵州大 数据的发展反映出() A.当今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B.大数据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最主要方向 C.抢占科技制高点是贵州发展的法宝 D.杰出企业家在科技进步中其决定作用 14.21 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通过“ 优步 ” 共享汽车,通过“ 奈飞 ”

8、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A. 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B. 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C. 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D. 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15.20 世纪 70 年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化学领域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宗教迷信的束缚被打破完成了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 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 16.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 响。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材料一阅读下图 材料二2019 年,日本的 “ 月神号 ” 和

9、中国的 “ 嫦娥一号 ” 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2019 年美国 “ 月球探测轨 道器 ” 和印度 “ 月船一号 ” 月球探测卫星计划发射;2019 年美国的月球软着陆器、2019 年中国的软着陆器和 月球车也在发射计划之中。 (1)20世纪 60年代,苏联人和美国人先后进入太空,而中国却在这方面相对滞后。简述中国“ 滞后”的原 因。 (2)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航天技术迅速发展,简要分析其原因。 17.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读 图 第4页/共10页 材料二: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 时间国家新科学技术时间 国家新科 学技

10、术 1945 美国原子弹爆炸1969 美国“ 阿波 罗 11 号” 登 月 1946 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 美国 重组 DNA 生物 基因 工程 成功 1947 美国晶体管问世1977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 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部分,我常采用范 读,让幼儿学习、 模仿。如领读,我 读一句,让幼儿读 一句,边读边记; 第二通读,我大声 读,我大声读,幼 儿小声读,边学边 仿;第三赏读,我 借用录好配朗读磁 带,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 听,在反复倾听中 超大 规模 集成 电路 投入 使用 第5页/共10页 体验、品味。 1954 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81 美国第一 架航 天飞 机升 空

11、 1957 苏联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 组负责收集整理, 登在 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 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 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 爱生活, 所以内容要尽 量广泛一些, 可以分为 人生、价值、理想、学 习、成长、 责任、友谊、 爱心、 探索、 环保等多 方面。 如此下去, 除假 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 40 多则材料。如果学 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 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 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 考书吗 ?第一颗人造卫 星上天 2019 英国利用 体细 胞培 养克 隆羊 “ 多 利” 成 功 “ 教书先生 ” 恐怕是市井百 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

12、到晚 清的学堂, “ 教书先生 ” 那 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 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 会职业。只是更早的“ 先 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 初出现的 “ 先生 ” 一词也并 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 一般说来, “ 教师 ” 概念之 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 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 四门博士) 春秋谷梁传 疏曰: “ 师者教人以不 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 这儿的 “ 师资 ” ,其实就是 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 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 有云: “ 今有不才之 激光器出现2019 美国首次 成功 制造 出人 工 DNA 分子 第6页/共10页 义。孟子 中的 “ 先生何 为出此言也?” ;论语 中的

13、 “ 有酒食,先生馔” ; 国策 中的 “ 先生坐, 何 至于此? ” 等等,均指 “ 先 生” 为父兄或有学问、 有德 行的长辈。其实国策 中本身就有 “ 先生长者, 有 德之称 ” 的说法。可见“ 先 生”之原意非真正的 “ 教 师” 之意,倒是与当今 “ 先 生” 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 先生 ” 之本源含义在于礼 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 的专称。称 “ 老师 ” 为“ 先 生” 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 曲礼 ,有“ 从于先生, 不 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 “ 先生 ” 意为 “ 年长、 资深之 传授知识者 ” ,与教师、 老 师之意基本一致。1960 子 师长教之弗为变” 其“ 师

14、长 ” 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 “ 师资 ” 和“ 师长 ” 可称为 “ 教师 ” 概念的雏 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 实的 “ 教师 ” ,因为 “ 教师 ” 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 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 职责。美国 回答: (1)材料一中所示两个科技中心分别是指什么国家?这些科技成果的外传或扩展对世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 (2)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科技中心在哪个国家?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C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电子计算机、火箭得初衷都是为战争服 务的,这表明二战加速了科技成果的研发; AB 两项与题干信息无

15、关,故排除; 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主要阐述了科技发明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进 而得出结论,难度中等。 2.【答案】 C 第7页/共10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因特网的影响。从材料“ 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 可以看出A 项正 确;从材料 “ 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 可以看出B、D 两项正确, C 项 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C。【点评】本题考查因特网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影响作用,应客观认识。 3.【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众传媒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 媒介 ” 指的 是互联网,互联网的突出特点在于高度互动、双向传受,选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 不是互联网 突出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 和材料主旨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高度互动、双向传受的功 能才是互联网的突出特点,娱乐的功能选不是突出特点,选项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4.【答案】 A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粉丝的数量决定信息传播的范围,体现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故选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