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 新人教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92990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9.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7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7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7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7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学 新人教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新课导入,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这几个国家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资产阶级革命,资 本 主 义,方式,1.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背景: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2.目的: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巩固沙皇统治。,3.时间、领导者: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课文讲解,4.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2、;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5.改革的性质:农奴制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6.影响: 进步性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近代史上重大的转折点; 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俄国农奴,交不起房租,生活环境恶劣,通过上述图片介绍,当时俄国农奴制怎样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的严重阻碍表现在,一是农奴没有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由劳动力,二是在沉重的封建剥削下,农奴无力购买工业品,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另外一方面,在农奴制下的农奴,过着非常

3、艰难的日子,他们不断掀起暴乱。,俄国的经济状况,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的农奴暴动,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革者:,根本原因:,内容:,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危机,改革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时间:,1861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快份地。,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进步性: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

4、余。,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农奴制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获得“解放”时,高价赎买份地,自由劳动力,巨额资金,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国内市场,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提示: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的结果,但都不太全面;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看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老人的说法体现了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小孩的说法体现了农奴制的改革局限性。相比之下,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积极作

5、用是主要的。,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列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改革非常不彻底,如何认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1.积极意义: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消极意义:这次改革遗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 内忧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统治的横征暴敛,激起了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浪潮。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外患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 “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

6、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向日本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倒幕运动一部分不满幕府统治的中下级武士,逐渐放弃了排斥西方的做法,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成为倒幕派的中坚力量,并取得了倒幕运动的胜利。,2.目的、性质: 目的巩固明治天皇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4.影响: 积极作用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

7、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托了沦为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消极影响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日本历史的发展,大化改新后,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12世纪后半期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取得对中央的控制。从此日本进入幕府时代。19世纪中期,日本仍是闭关锁国、封建落后的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庭设在京都,实权在将军手中,政府设在江户(东京),德川幕府,阅读史料,1853年,黑船来航。,1854年,美日签署日美亲善条约。,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日本18世纪以来,日本农民起义次数不断增加,19世纪30年代

8、起义次数平均每年达到279次,60年代前七年就已达到194次。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震动全国。,18世纪中期日本的商业资本开始渗入农村的纺织业,19世纪前半期手工工场扩展到其他行业,1854年全国雇用十人以上的工场约有300所。,论从史出,1、幕府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美国等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加深了日本的社会矛盾。,1867年,以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为首的改革派,从年幼的天皇手中得到了讨伐幕府的密诏。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迫于形势,假意把政权还给天皇,却不肯交出兵权和领地。第二年,讨伐幕府的武装在京都附近的战斗中,战胜幕府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幕府统治被推翻。1869年,明治天皇政

9、府从京都迁往东京。,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些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是在明治年间进行的,因此被称为“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时期开办的纺织厂,明治时期开办的八幡制铁厂,日本最早的火车站,明治政府发放的地契,明治时期东京学生的音乐会,明治时期日本的学堂,明治时期东京街景,明治时期繁华的港口,签订马关条约的情景,八国联军里的日本军队,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的新闻,结 论,1、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转型和发展。 2、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比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试挑战,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异同点比较。 2、美国废除黑奴

10、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比较 。 3、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比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异同点,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都废除了奴隶制,都使国家发展了资本主义,无条件废除,有条件,以赎买的方式购买土地,美国废除黑奴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日本明治维新,内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性质、意义: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但留下大量的封建残余,领导者:明治天皇,内容:“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文明

11、开化”,发展教育。,性质、意义:,课堂小结,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中谈道:“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他说的“关键弱点”是指()A.殖民压迫 B.黑奴制度C.幕府统治 D.农奴制度,D,随堂演练,2.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的塑像(见右图),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A.伊凡四世B.彼得一世C.尼古拉二世D.亚历山大二世,D,3.如何解决土地问题是一些重大革命、改革的核心。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中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赎买B.廉价拍卖C.出租D.无偿分配 4.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A.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俄国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C.俄国农奴免费获得“份地”D.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