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191968 上传时间:2017-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红伟形势政策讲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海局势与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秦红伟2012 年 5 月2012 年 4 月 24 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言人张华透露,中国渔政 310 船和中国海监 84 船已在 22 日下午离开黄岩岛海域,仅留一艘中国海监船留在黄岩岛海域。菲律宾否认向黄岩 岛增派舰船飞机,中方否认加剧黄岩岛紧张局势。日前南海局势又紧张起来了,菲律宾打着想把南海问题国际化的算盘,美国的持续介入南海问题,使得中国的周边环境更趋于紧张。可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究竟如何了?面对这日益复杂的周边环境了,中国又该怎么下这盘棋了?关注军事的都知道,尽管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周边环境是不容乐观的。以美国 为首

2、诸多国家一直在宣扬“ 中国威胁论”,所以中国的未来既面临着时代赋予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看中国地图了解到与中国陆地相邻的有 14 个,他们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 和越南。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9 个:韩国、日本、菲律 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朝鲜。 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东北亚、 东南亚、南亚 、中 亚 。这些国家诚然有与中国关系很好的国家,但是与中国之 间有冲突的国家也不少。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1.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边界 22000 多公里,海岸线

3、18000 多公里,周边国家多达 29 个,其中直接接壤邻国就有 15 个2.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周边不少国家与我国交往很深,接触很广,历史上的一些恩恩怨怨现在仍有影响3.我国周边的多样性突出,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各种文化、民族和宗教集聚在我国周围4.我国周边也是世界各主要大国利益交汇之地,冷战时期曾形成不少热点,有些至今仍没彻底解决。苏联时期形势(前 10 年)、苏联解体后(近 20 年)。二、南海地理位置1.南海“九段线 ”南海,也称南中国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南中国海海域面积共 35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海。域内包括海上通道、岛屿、海峡水域。南海地区北有台湾海

4、峡,西南有马六甲海峡,连接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具有重要 战略意义的海上要道。按国际海洋法规定属于我国的管辖范围约为 210 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的 2/3。这么大的面积如何标注呢?在我国南海,九段断续线圈定了一片辽阔的海疆,总面 积近 200 万平方公里,拥有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但这条断续线的“身份 ”长期以来一直 为大家关注和讨论,它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国界线?领海线?还是传统海疆线?在它所包围的海域里,我国到底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要画九段线?在中国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有一条明显的断续国界线像围栏一样包着我国的南海。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画这样一条线?而且为什么

5、只有南海才有,黄海、东 海的外围却没有呢?这是因为在制作地图时,必须将海域内所有岛礁的名字都逐一标注清楚,以明确岛礁的主权归属。可是在南海,岛礁实在太多,而且有些面积非常小,在小比例尺地图上标注所有岛礁名字的难度相当大。于是, 为了明确中国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主权,我们的先人便画出这样一条断续国界线,表示线内所有岛礁及其附近海域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受我国的管辖和控制。九段线的产生是缘于南海岛礁的特殊性,而黄海和 东海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自然也就不用画出这样的断续线。模糊才是正确的,一旦清晰就错了对于九段线从未公布其精确坐标,有些人不理解如果测绘部门不给出具体的坐标值,那其他国家的船只或飞行器怎么

6、知道在航行过程中是否已经进入了我国九段线内呢?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担心,因为不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中国只对我国岛礁之内的海域,按国际海洋法行使 12 海里领海及 24 海里毗连区内的航海航空交通管制权。在南海,各国船只和飞行器都可以通航,不存在“误入”的问题。九段线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对该海域最早发现、最早开发、最早并持续进行行政管辖权的确认。它是我国对传统海疆的主张线,而不是海洋边界。同时,我国也保留与相关国家就争议性问题进行谈判的空间。因此, “模糊”是由它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一旦清晰 标注成为确定的边界线就错了。2.南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南海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巴士海峡、龙目

7、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构成了全球仅次于地中海的第二大海上通道。它是西欧-中东- 远东海运、空运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及欧洲的必经之地。其中,最具战略影响力的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全长约 600 海里,沿岸有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每天有 200 艘以上的货轮进出马六甲海峡,其中载运的石油绝大多数运往中国、日本和韩国。从南下印度洋的方向看,几乎所有通过南海的空中和海上航线都要通过南沙群岛。随着中国石油进口总量和对外贸易额的激增,每年至少有 80的石油运输和70的外贸运输需要航经南海。根据统计,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该水域。马六甲海

8、峡和南海地区相关航道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国海上贸易航线和能源运输是否安全。 南海同时也是世界液化天然气最大的产区和贸易区,因此,南海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储量巨大。南海下属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 4 个群岛,统称为南海诸岛。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

9、常重要。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是南海上的重要立足点,可有效监控该海域和诸多重要国际航线。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道要冲,不仅扼制南海地区的海上交通线,而且对马六甲、巽它和望加锡等海峡(海上交通咽喉)产生重大影响。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冷战时期,东南亚是美国和苏联争霸的重要目标之一,南海地区一度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冷战结束后,周边国家不顾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抢占岛礁,开采油气。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乘机挑拨离间,使这一地区矛盾冲突加剧。研究南海周边安全形势,把

10、握斗争策略,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3.南海独特三、南海问题由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们在找一个详细点的地图,就可以想象出军用地图上,南海海域,是如何划分的。很明显地看出来:整个南海,是清晰地分为两线的: 北线,和 南线。北线,就是 西沙-中沙-黄岩岛一线。这一带,离大陆是比较近的,西沙距离海南岛有 300 多公里,完全在我控制之下,中沙,在西沙以东 200 多公里,是一群暗礁,没有明显突出水面的岛屿,但由于我们占住了西沙,从而也就把中沙收入囊中,别人想来是很难的。 (向当年收复西沙英勇的前辈们致敬!)黄岩岛比较麻烦,距离西沙就有差不多 700 公里左右。跟海南岛的距离有上千公里,控制的难度很大

11、。这是北线。南沙,则是所指的南线了,南北两线之间相隔了 7、8 百公里。从军事角度看,南北两线是有明显区分的。南海问题产生原因1.能源问题是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1967 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 210 万立方公里的 储量,相当于中 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 质优良。 这里还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2.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南海素有“ 亚洲地中海”之称,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控制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

12、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3、战略价值。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我国能控制南沙海域,我军防御 纵深将增大上千千米。中国应当向广阔的海洋寻找出路,但是向北、向东、向南的所有海上交通要道都不在我控制之下,美国在太平洋设置了“第一 岛链” 封锁线围 堵中国,中国东海、黄海外是日本本土四岛,钓鱼岛也处于日本实际控制之中,台湾以东的海域可以直接进入太平洋,但这一出海口更是限制重重,南海现在又被东南亚国家所包围。我们如果失去了南海,中国有相当一段海上生命线将失去控制。国防线将被压缩到海南岛一线,南部出海口将被封死。南海问题现状分析相关国家为什么敢和中国争夺南海诸

13、岛1、我国海军远洋控制与作战能力有限。中国取得 1974 年西沙保卫战、 1988年南沙之战的胜利后,很是 宽容地“搁置”了主权之争,一心一意谋发展。实际上,采取这种策略也实属无奈之举。虽然南海都是中国必争之地。然而,鞭 长莫及。2、中国面临多国部队 东盟集体因素。在南海诸岛争夺上,东南亚国家有巨大的共同利益。1994 年东盟公开宣布“今后东盟成 员对外将以集体名 义而不以双边名义 接受谈判” ,它们一致对外,使我国解决南沙问题变得十分复杂。我们要尽力防止在争岛屿时,出现一国带头,多国起哄的局面。尽管这些国家都是一些小国,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种以一 敌十的不利情况,也是南沙问题 久拖不决的重要

14、因素。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东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谁做老大,印尼、 马来西亚都想争一争,就像伊朗和伊拉克在中东争雄一样。我们要 选准时机,集中力量突破一国或者数国,力争 实现看住强国、拉住大国、管住小国。这有点像战国时期,东盟各国拼命的合纵,我们要争取连横,为的是减轻南海问题上的压力, 赢来战略缓冲期。3、大国的干预。美国 解决海岛争端绕不开美国,随着两岸关系缓和,中美角逐的焦点正从台海移至南海。现在南海问题,就是美国 “借力打力”一个阴招,借东盟之手挑起中国边疆危机。而东 南亚国家对崛起的中国怀有一种潜在的忧虑,所以在共同应对中国的问题上两者一拍即合,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得以乘虚而入。美国这样

15、做可以一举多得。首先,面对挑衅,如果中国不退让,便会与东南亚国家发生冲突,而这些国家力量薄弱,最后只有求助于美国,美国的势力便又重返东南亚。一旦打起来,美国巴望不得,起码可以兜售军火;还 可以充当国际警察,表面上 进行调停, 实际上大获渔翁之利,于是美国不光让菲律 宾打头阵还直接派出海军高调参加美菲海上军事演习。 这既有敲山震虎之意,又在暗示与中国有海权之争的另外四个东盟国家:你们别怕,放心大胆与中国对着干,由我老美为你们撑腰!印度 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 ,2000 年印度提出“东进太平洋 战略” ,试图扩大在南中国海的发言权钳制中国。日本 日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南海

16、问题久拖不决,越闹越乱,不可开交。日本曾对自己未来的安全环境做出预测,认为到 2015 年南中国海可能变成“ 中国海”,将会极大威胁日本海上运 输生命线的安全, 这对日本将是致命打击。只有保持群雄割据,南海的区域安全才不可能被中国一家控制,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才不会握在中国的手里。澳大利亚以及某些欧盟大国 以“南海航行权” 关系到其国家利益为由,表示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这些大国插手南海事务,削弱中国、混水摸 鱼的意图十分明显。解决南海问题的主要对策1.首先,落实南海行政建制刻不容缓。从 现在开始,中国必须痛定思痛,定方略、施重手,加强对南沙群岛的管理与开发。2.统一我国的海上执法队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海上执法力量,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当务之急。在关系到主权的问题上,必 须 要有一个被赋予全权的负责单位代表国家并承担责任。 这样才能形成合力。3.解决海权争端,立法要跟上来。我国的相关法律比较陈旧,不太适应新的形势,执行度也比较小。菲律 宾通过立法加紧对南海岛屿的争夺,反衬出中国在通过立法保护海洋权益方面的不足。外国常用国内立法来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