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刘小玲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918651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刘小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刘小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刘小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刘小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刘小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刘小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刘小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刘小玲) 作者: 日期: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德星小学 刘小玲【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角是小学数学几何知识中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本单元是“角的初步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角如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分类打下基础。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如何让学生把感性经验抽象出“角”,认识“角”呢,本节课把学生带进多媒体课室,通过学生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想一想,摆一摆、辩一辩、画一画等活动认识角,建立角的概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利用课件中

2、生动有趣的动画情景把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简单化,然后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延伸,最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隐形渗透了观察、实验、分析、比较、概括等抽象化、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收获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长、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和立体图形(长、正方体,圆柱和球),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实践操作、讨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 使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 会用尺子画

3、角,体会角是有大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过程和方法:(1)让学生受到“观察、实验、分析、比较、概括等抽象化、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体验几何图形(角)的构建过程。(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让学生体验网络环境下的几何教学的优越性。【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画标准的角。【教学难点】比较角的大小,领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教学方法】课件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讨论交流。【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

4、准备小棒、三角板、活动角、剪刀、彩色纸。【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流程设计开始摆小棒游戏引入、板书课题看一看、说一说创设情景,初步感知汇 报 交 流找一找、摸一摸:身边哪些地方有角?操作、交流、汇报观察、操作、交流、汇报从实物抽象出角: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加深印象(辩一辩)创设情景,比较角的大小实验、操作验证、汇报交流角的画法动手操作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图案设计)(课件展示)归纳小结结束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摆小棒游戏引入课题。(预计时间2分钟)引入课题游戏引入: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拿走一根小棒,再摆摆看。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呢

5、?(角)摆小棒:4根小棒同学们有的摆长方形,有的摆正方形、菱形。3根小棒摆成了三角形、小伞等。2根小棒摆成了角、加号、英文字母等。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设计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步感知。(预计时间6分钟)教材中的主题图1、课件创设情境,出示校园的一角画面。让学生说图意,并找找图中的角,同桌互相说说。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点击课件验证。2、学生离开座位,找一找身边(教室中)的角,并摸一摸,看谁找得多。观察、同桌交流,学生汇报。学生离开座位,自由交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找出情境中的角,感知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网络虚拟的与现实生活中的几何知识相对比、结合,学生兴趣盎然。三、从具体

6、到抽象,进一步认识角,学习角各部分的名称。(预计时间8分钟)书上例1 1、根据刚才的体验说说角到底是什么样的?2、点击课件,从剪刀、吸管、水管的实物图中抽象出角。3、结合课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样子(角是尖尖的,硬硬的)学生经历图形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由实物抽象出来的角的样子。深入、细致地观察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角”。由学生身边、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抽象,利用动画课件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渗透了符号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经历“角”的抽象过程,熟悉的实物在学生头脑中变成了角符号,同时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概括等抽象化、建模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

7、熏陶。四、画角,深化对角的认识。(预计时间5分钟)书上例2师:数学中的角是怎么画成的呢?课件动画显示画角的过程。教师解说:先画一个点(顶点),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学生观察,模仿,独立画“角”,汇报、展示画得标准、漂亮的“角”。观察、模仿、动手操作相结合,步骤清晰,简明易懂,使学生能很快掌握画角的技能。五、辩一辩(判断),比较角的大小。(预计时间10分钟)书上练习第1、3题。1、动画情境出示:角爷爷过生日,许多角朋友来参加生日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角,哪些不是角。2、角爷爷的生日会刚开始,就听见有几位角朋友吵起来了,它们到底谁大呢?讨论:用什么方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3、教师用

8、实验验证。(利用课件中的角变大“角”,变小“角”)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4、变换方法再次验证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小一样的角,把一个角的边擦短一些,再用三角板比比,观察它们的大小变化。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与边叉开的角度有关,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观察、动手实验、分析、概括、建模是学习几何知识,认识几何图形的好办法!学生独立思考,在电脑中输入答案。汇报时说出理由。(1)学生观察课件演示,思考角变大变小的原因。(2)动手用活动角进行“变大,变小”实验。(3)小组讨论交流,感悟、提升、抽象形成结论,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精心改造练习,用故事的形式出现,使学生

9、喜闻乐见,提高了学习效率。渗透了分类的思想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头脑中“角”的模型把角朋友分成两类。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使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渗透猜测、实验、观察、分析、概括等数学思想方法,并借助网络技术,轻松突破教学难点。师生共同悟得学习心得:观察、动手实验、分析、概括、建模是学习几何知识,认识几何图形的好办法!六、拓展延伸。(预计时间7分钟)角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图形,可是它的作用可大了,你们看,这些漂亮的建筑、图案里面都有角,好看吗?下面我们就来个图案设计大赛,要求画出的图案中一定要有角。比一比谁设计得最漂亮。教师讲评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作品中哪里用到了角的知

10、识?学生进入网站、自由浏览建筑设计、图案。学生在电脑中创作作品,并上传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上网欣赏图案、浏览建筑群,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致和灵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自己的作品,渗透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和处理事物。然后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越性,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七、课堂小结。(预计时间2分钟)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有感而发。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喜欢数学的热情。三、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本节课通过课件演示,创设出生活情境:让

11、学生观察自己最熟悉的校园里哪些地方有角。将学生视野拓展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空间,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摆一摆、找一找、拼一拼、画一画、辩一辩等实践活动,认识生活中的角和抽象的角。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自始至终参与观察、操作、思考等实践活动,学生既有观察材料,又有探究问题,并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注重动手实践,初步体验猜测、实验、观察、分析、概括、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在几何图形的认识中的运用,感悟动手操作实践是学习几何知识,认识几何图形的好办法。在小学几何中,“角”是学生最难理解的一个概念。角的本义是指,动物头上表皮和真

12、皮特化的产物。一般动物的角具有坚硬和尖锐的特点,因此数学上借用“角”来描述具有尖锐特性的简单几何图形。曾有数学家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惟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本节课是学生初步认识角,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抽象模样,感悟数学中的角是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形成的平面图形。这节课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在探索、实践,讨论、交流。如离开座位去找角、摸角、想象角的样子、辩角、画角、用活动角变角、创作设计作品等,在教学过程中,隐形渗透了猜测、实验、观察、分析、概括、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用

13、数学的眼光认识事物,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感悟得出:观察、动手实验、分析、概括、建模是学习几何知识,认识几何图形的好办法!3、课前老师要“吃”透教材,课堂中做到深入浅出,灵活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看似浅显,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深入浅出,并且使用的语言要科学、准确。比如:角的画法,在教材中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老师备课时应深入理解它,从一个点开始,向同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可以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等不同大小的角,由于钝角学生见得少,平角在教材中根本就没出现过,老师可以借教材中的这句话,通过

14、实践进一步深化角的认识,先画一个锐角、再画钝角、平角,然后让学生讨论是不是角,从而体验角有不同大小,从而避免学生认为尖尖的角(锐角)才是角的片面认识现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但在上课时要用学生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才能做到既不超纲又恰到好处。总之,本节课教学设计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育规律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潜移默化,学生始终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自己发现,自主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三、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本节课通过课件演示,创设出生活情境: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自己最熟悉的校园里哪些地方有角。将学生视野拓展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空间,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摆一摆、找一找、拼一拼、画一画、辩一辩等实践活动,认识生活中的角和抽象的角。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自始至终参与观察、操作、思考等实践活动,学生既有观察材料,又有探究问题,并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注重动手实践,初步体验猜测、实验、观察、分析、概括、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在几何图形的认识中的运用,感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