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孟凡良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91623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孟凡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孟凡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孟凡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孟凡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孟凡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孟凡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孟凡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季氏将伐颛臾 导学案 孟凡良 作者: 日期:安丘一中语文高二下学期导学案课题 季氏将伐颛臾 课型复习课时1课时日期第9周主备人 教研组长包组领导编号 2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重点)2、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难点)3、在掌握文本知识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难点)知识梳理案一给加点的词注音: 冉( )有颛臾( )社稷( )焉用彼相( )虎兕( )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 )中固而近于费( )萧墙( )二、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无乃尔是过与 三、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古义 今义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 古义 今

2、义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 古义 今义 家: 古义 今义 4、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安:古义 今义 四、找出活用词并解释: 1、后世必为子孙忧 2、既来之,则安之 3、则修文德以来之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五、特殊句式: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 3、是社稷之臣也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5、是谁之过与 6、无乃尔是过与 7、何以伐为 六、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恐怕吧 2、何以伐为 何(以)为 =为什么呢?(表反问)七、重点词语: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 2、无乃尔是过与 过: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 力: 就: 列: 止: 4、固而近

3、于费 固: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 辞: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患: 八、重点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 译: 2、何以伐为 译: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译: 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译: 典型问题案一、一词多义: 为: 何以伐为 ( ) 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 后世必为子孙忧( )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相: 则将焉用彼相矣( )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过: 无乃尔是过与( ) 且尔言过矣 ( ) 是谁之过与( )且: 且在邦域之中矣( ) 且尔言过矣( )安: 不患贫而患不安( ) 既来之,则安之(

4、)二:重点虚词突破虚词“而”的用法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假设

5、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1指出下列“而” 意义和用法:(1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6、 )(2) 固而近于费/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在萧墙之内也 ( ) 达标检测案 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舍:舍弃,回避C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诉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能者止B.且在邦域之中矣既来之,则安之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论语(Ln)虎兕(s)下脚料(ju) 排山倒海(do)B买椟还珠(d)

7、搜罗(shu)撒手锏(jin) 啼饥号寒(ho)C颛臾(zhun) 社稷(j)落不是(lo) 畏葸不前(s)D冉有(Rn) 独处(ch)乐陶陶(to) 荦荦大端(lu)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担任B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C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D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覆5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子见夫子乎不患寡而患不均时有患疟疾者A与相同,与不同。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也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B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8、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D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译文:_(2)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译文:_(二)(2010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

9、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节选自明史王祎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