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语法化过程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91615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的语法化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的语法化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的语法化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的语法化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的语法化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的语法化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的语法化过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的语法化过程 作者: 日期:“上”的语法化过程摘要:“上”的意义十分复杂,它由先秦两汉到元明清以至今天经历了一个意义由实到虚,不断语法化的过程。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上”的语法化过程进行考察,并进一步探寻形成“上”的语法化的动因。关键词:“上”;语法化;动因引言 八十年代,汉语语法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这一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领域和范围有了拓展,研究的思路有了创新。语言学界研究“上”的著作也雨后春笋般的多了起来,对其的研究开始向纵深发展,研究的角度也多样化起来,具体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1历时角度:蒋华在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一文中着重考察了动词“上”由表示动词的趋向到结果到时态到语气的一

2、个语法化过程;胡伟上古至近代汉语“上”“下”的语法化对“上”“下”的语法演变(由动词虚化为补语)和语义演变(有趋向性演变为动相标记)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张华“上/下”语义演化的认知考察从认知的角度根据语法化规律,对“上”“下”的各种意义进行了考察。2. 共时角度:周美玲“上”“下”语法功能的认知考察,张燕春V+“上/下”的语义语法分析,张薇“上”“下”语义语用辨析,关键补语“上”的意义和用法,以上皆在共时的层面上对“上”的不同侧面进行了研究。3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董淑慧“V+上+数量”构成的语义功能及其语法化从共时平面分析了“上”的用法及其动词本义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从历时角度考察了其演成

3、过程。以上无论是从历时层面还是共时层面多是“上”和“下”一起研究的,并且对“上”的语法化的认识多是以动词词性为开端,未涉及其名词词性。单独对“上”进行研究的多是选取某一个侧面,还应考虑到其它方面,体现整体性原则。本文则在前人的基础上着重对“上”进行整体分析,探究其从创字之也未能初至今的一个语法演进过程,考察其成因,以期获得对“上”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1.“上”实词虚化过程所谓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1 “上”由创字之初的方位名词逐渐演化为表示趋向意义的动词、表示结果意义的动词、表示状态意义的动词,其词

4、汇意义进一步发展为语法意义,它经历了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1.1 “上”的名词意义的产生“上”是汉族人民最早用来表示方位意义的词之一。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上”。甲骨文作,上面一横是在上面的意思,下面表示位置的界线。从造字情况看 ,“上”是指事字,属于传统文字学中的“初文”。从历史文献看,“上”最初的句法功能是名词性的。在今文尚书中“上”使用80多次,皆为名词用法。现举例如下:(1)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2)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3)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1)句“上”是上面、地位高的意思;(2)句“上”是一月中前几天的意思;(3)句“上”是“上面”的意思。在周易中我们发现“上”大多也是

5、用作名词的,如:(4) 是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为无咎矣。(5) 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4)句“上”是“上面、位置高”的意思,(5)句也是这个意思。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上”最初的句法功能是名词性的,表示方位,是方位名词。1.2“上”的动词意义的产生和发展1.2.1“上”的动词意义的产生上用作动词的用例在先秦时代是很少的,前面已提到今文尚书中“上”出现80余次,皆是名词用法,无一例用作动词,但是在周易中我们发现了“上”作动词有14例,现举典型三例:(6)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7)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8) 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

6、升。(6)句中“上”首次出现在动词的前面,在这里是作状语,是“在上、对上”的意思,(7)句、(8)句中的“上”则是连动结构中的后一个动词,有“向上”的意思。目前我国语法化理论中的“虚化语义链”理论指出在渐变式语法化过程中必经历一个双解并存的中间阶段,以作为实现旧解向新解过渡的桥梁,2们可称之为“中间状态”。(7)句中的“上”便是由名词向动词过渡的“中间状态”,而(8)句则完全看作动词。由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先秦时代的周易中动词“上”已经崭露头角,是“向上”之义,并且经常被用作状语。1.2.2“上”的动词意义的发展在国语中我们发现“上”的动词意义进一步丰富化,且在句中单独做谓语。(9) 民可近

7、也,而不可上也?(10)今至在七人之下而欲上之,是求盖七人也,其亦有七怨。(9)句中的“上”是“尊敬”的意思,用作动词,在句中作谓语;(10)句中的“上”译为“超过”,也用作动词。另外先秦汉语中“上”还有“呈上、崇尚、推荐”的意思。列举如下:(11)以尔壤生物共玄官,请四辅,将以礼上帝。管子(12)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廉颇蔺相如传(13)王者上事,霸者上功。管子(14)故曰:“上法而不上贤。”韩非子(15)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韩非子(11)、(12)句是“呈上、献上”的意思;(13)、(14)句“上”是“崇尚、推荐”之义;(15)句是“推荐”之义。从句式和句法结构看,

8、上面例句中的“上”都是单独作谓语,(15)句是连动结构,后面直接接宾语,因此是动词。从意义上看,皆有和它们同义的名词意义。单独做谓语的“上”大多表示非趋向意义。先秦时代表非趋向意义的动词“上”已出现,当然我们不排除先秦两汉语中大量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只是后来用得多了,便逐渐固定下来了。那么,先秦时代是否也出现了表示趋向意义的动词“上”呢?经考察,吕氏春秋中就有了表示趋向意义的动词“上”的用例:(16)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17)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固视原野, (18)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19)乃见段乔,自扶而上城。前

9、两句中的“上”是“向上”的意思,都表示趋向,在句中作状语;后两句是“登上”的意思,是真正表趋向意义的动词。这也是我们发现的“上”最早做趋向动词的用例。发展至两汉时期,“上”用作表趋向意义的动词的情况依然很少,笔者考察了史记,只发现了三例:(20)子夫上车,平阳公主拊其背曰 (21)齐兵上太行,栾程从曲沃中反 (22)三年,庄公上城见戎州。以上例句中的上均表示由上而下的运动的意思。此时,趋向动词“上”的用例虽然不是很多,但我们可以发现“上”从方位名词引申出的动词意义进一步语法化为趋向动词,已经开始虚化了。并且在汉代“上”的前面出现了其它动词,构成了“V+上”的结构,有学者认为它是连动结构,“上”

10、充当谓语的功能,有学者认为是动趋结构,“上”充当补语的成分。笔者在以上观点的基础上对“V+上”的结构进一步考察,将有助于我们更深了解“上”的虚化过程。1.2.2“V+上”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及“上”的进一步虚化前面已经提到汉代出现了“v+上”的结构,我们找到了以下例句:(23)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 史记(24)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淄川国复推上公孙弘。史记(25)东海张霸通左氏春秋,案百篇序,以左氏训诂,造作百二篇,具成奏上。论衡(26)齐襄公与鲁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军车。史记(27)舟人辑丞,犹尚畏怖,不敢迎上与之周旋。风俗通义(23)句中“跪上”是“跪着呈上”的意思,我们既可以看作是状中

11、结构,也可以看作是连动结构。(24)句中“推上”是“推荐”的意思,“上”还是保持着“呈上”的意思,是及物动词。(25)句中“奏上”是“呈奏”的意思,“上”也是“呈上”的意思,为动词,作谓语。结合句意得知前三句中的“上”都用在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尊敬的情况中,都有表尊敬的意思,它们后面跟的都是受事宾语,这里的“上”是非趋向意义的。前面提到“趋向意义”表示人或物体得位置移动,由句意分析这三句中的动词“上”并未体现空间位置的移动。(26)句中“上”则表示趋向意义,“抱上鲁军车”由原来的“醉在地上”移动到了车里。因而说前三句中的“上”是非趋向意义的。后两句中的“上”则是真正表示趋向意义的“上”,(26

12、)句中的“抱上”既可以看作连动结构,也可以看作动趋结构,是二者的中间状态,(27)句中的“迎上”则是动趋结构。我们发现句(26)句“上”后跟了处所宾语,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运动,是空间位置的变化。由此,我们可以判定“上”在动趋结构中已经虚化为了补语趋向补语,对前面动词进行补充说明,但仍具有独立的词汇意义。行为动作是有方向的,“上”作为趋向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按照既定的方向达到一定目标时,这个动作结束,此时“上”便衍生出了结果义。当结果持续下去时,便成为了状态,“上”的状态义便产生了。因此,“上”作为动词补语的语义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本的趋向义,第二类则是由趋向义衍生出来的结果义和状态义。3前面已提到

13、两汉时期在“V+上”的结构中,“上”出现了趋向补语义,那么“上”作为结果义是经历了怎样的一个演化呢?我们在南北朝语料中找到了相关例句:(28)壹与遣倭大夫率善中郎将掖邪狗等二十人送改等还,因诣台,献上男女生口三千人。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29)帝嘉其治,召特听朝,引上殿。三国志裴注崔毛徐伺刑鲍司马传(30)魅便跳上马,人遂坠地,怖死。搜神记(31)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世说新语 黜免(32)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世说新语 规箴(33)乃取笔挑上,语曰:“救汝至九十年活。”颜拜而回。搜神记(28)句中的“上”显然是“呈上”的意思,为及物动词,它延续了先秦汉语中“上”的

14、“呈上、崇尚、推荐”的意思。但此句中的“献上”已不同于先秦时代是“献”和“上”完全独立的两个词,句中“上”本身的词汇意义已经不那么明显了。(29)、(30)、(31)句中的“上”都表示有低处向高处运动,从句法上看,后都带处所宾语,这延续了两汉时期产生的上的趋向补语义,“引上”、“跳上”都是动趋结构。笔者认为(32)、(33)句中的“蒙上”、“挑上”是“蒙之上”、“挑之上”的省略,从意义上来说是由“在上”义引申而来的,表示结果义,“蒙上”、“挑上”均为动补结构。由此,笔者推断“上”表示结果补语义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时期。这时期“V+上”结构为数不多,“上”的结果补语义也仅限与此。在唐五代的语料中,我

15、们发现了大量“V+上”结构,后面可以跟具体的处所,也可以是人,这里的“上”已经发生了意义的虚化,不再表示具体动作意义,而主要表示前面动作的结果。崔达送认为,这些格式中的“上”,意义都很虚,除了表示动作有结果的意义外,还兼有达到一定目的的意思,这些动词后面的“上”如果分别换上“了”、“及”、“起”、“到”等也可以基本保持原句意义,这说明这些句中的“上”只是一种句法标记,甚至已经有了表完成的语法意义,已基本丧失了词汇意义。4我们可以从以下语料中得到证明:(34)单于领亲领万众兵马,到大夫城,趁上李陵。敦煌变文集(35)大王闻说喜徘徊,卷上珠帘御帐开。金刚丑女姻缘(36)太子才起此念时,有难陀波罗奈姊妹二人捧上乳糜。祖堂集(37)秀才汰上幞头,马祖便察机。祖堂集(38)文案既成,招伏衍罪,领上法场,看看是死。庐山公远话(39)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