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915857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 作者: 日期:目录一、“互联网+”在农业发展中应用现状11、养殖业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12、种植业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13、农产品质量管理互联网技术应用现状。24、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2二、存在问题21、缺乏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32、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较低。33、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和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改善。34、农业主体发展水平不高。45、物联网技术设备不够完善。4三、发展对策41、发展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52、龙头主体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融合发展。53、可操作性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便捷化、

2、农业生产智能化。64、保障能力强化“互联网+农业”发展保障。6“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初探今年7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当前发展“互联网+农业”面临着大好机遇。一、“互联网+”在农业发展中应用现状1、养殖业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开发应用“智能化生猪养殖管理系统”,如*有限公司引进600多套自动温控系统、60多套自动送料线和23套自动喂料测定设备,构建了智能化的养殖管理系统,养殖场内地暖、水帘、自动喂料、自动控温系统等一应俱全,目前20名饲养技术员饲养5万多头生猪,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公司采用全自动智能化蛋鸡层叠

3、式笼养设备,蛋鸡养殖实现自动喂料、自动清粪,1名饲养员可饲养3.5万只蛋鸡。2、种植业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我市目前在种植业方面应用的智能化技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温度、湿度、光照等植物生长环境调控技术,主要应用于食用菌生产。如*公司自动化食用菌生产,在灭菌、出菇等环节,均采用智能化温控系统。二是自动化灌溉技术。如*养殖场的沼液自动化喷灌技术,通过应用感应设备,当沼液体积达到设定数值时,设备能自动向果园灌溉沼液。自动化灌溉技术在我市蔬菜、茶叶生产中应也较为广泛。3、农产品质量管理互联网技术应用现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我市主要农业生产基

4、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目前已有76个农业生产基地成功对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配备了电脑、二维码打印机、农残检测仪、溯源一体机等设备,定制开发了农药兽药残留检测软件程序,实现对各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抽检数据的采集、储存,通过信息平台或手机二维码扫描,可实时了解检测时间、样品信息(来源、品种、数量、地点)、检测单位、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详细信息。我市正推广应用“农资信息智慧监管系统”,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系统把农资监管平台、农资配送中心信息平台、农资零售门店POS机信息终端通过宽带连接起来,基本实现了对农资商品动态、实时、可追溯监管,提升了农资监管能力。4、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现

5、状。猕猴桃产业的电商化销售体系已具雏形,年销售额已突破1个亿;蜂产业的电商化销售平台已经建成,通过渤海商品交易所的平台,目前每日线上交易额已达2亿元以上;我市蜂业龙头企业在“淘宝”、“京东”等建立网店。二、存在问题相比发达地区,我市“互联网+”农业起步较晚,缺少对“互联网+”农业发展理念和发展形态应有的重视。从实践层面来看,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1、缺乏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农业仍旧是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不高,自身难以完成转型升级任务,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互联网+”技术涉及领域宽广,我市今后将发展重点放在哪些环节、不同发展阶段应用何种方式推进、政府部门在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的职能定

6、位、“互联网+农业”发展产业链如何构建等关键问题都缺乏系统的规划,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不够,政策和财政支持乏力。2、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现代信息化技术是“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技术前提。计算机是信息化推广和普及的重要载体,为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我市应用的农业信息采集、自动化控制等方面技术种类和功能不全,精确度和灵敏度不高,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农业设施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相对缓慢。3、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和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改善。“互联网+农业”发展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员和农业

7、科技推广人员。没有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推广与应用,没有现代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一方面我市农业科技人员缺口大,另一方面农技人员结构不合理,没有及时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部分高技术职称人员集中于传统农业技术领域和市级农机推广机构,很难适应市场形势和基层农民技术信息现实需求。农民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文化水平比较低,农民受到的科学知识培训比较少,大部分农民仍然停留在小农意识中,过分依赖农业生产经验,忽视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是制约智慧农业发展的瓶颈。4、农业主体发展水平不高。农业主体是“互联网+”发展的实施者,从我市农业主体发展来看,主要存在三

8、方面问题:一是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主体虽然个数不少,但除少数几家上规模上档次外,大部分农业主体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不强。二是经营水平还不高,粗、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名牌精品不多,有的重生产、轻市场,有的重数量、轻质量,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难以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农业生产被压在商品价值链的低端。要引导他们发展“互联网+农业”的难度极大。三是发展后劲不足。农业科技含量较低,装备水平不高,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再加上资金及人才短缺,使部分农业主体几年来几乎停滞不前,难于做大做强。5、物联网技术设备不够完善。当前物联网技术不够完善,一些关键设施设备成熟度低在农业自动化控制方面,

9、能够支持智能决策,对温光水气肥等环境因素远程调控的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各个厂家设备标准不统一,成熟的物联网农业生产模式较少,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农业生产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的实效性。三、发展对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1、发展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一系统一中心”(即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农业大数据中心)为核心,加快“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0、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依托农业“两区”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互联网+农业”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一批要素集聚、政策创新、产业集中的“互联网+农业”发展典型,建立一个智慧农业产业园。构建宏观的农业大数据分析体系,通过收集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数据,建立涵盖耕地、育种、播种、施肥、植保、收储、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农业大数据信息库,构建宏观的农业大数据分析体系,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预警预测,为政府部门决策农业发展当智囊,为农业主体生产经营管理做好支撑。2、龙头主体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示范,打造集物联网应用、农产品质

11、量安全监管、农业电子商务、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互联网+农业”示范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加大对本土农业电子商务企业的扶持,鼓励和引导涉农企业自建农业电商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销售。发展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编码管理、包装标识、仓储、冷链、物流等环节的应用,实现农产品在仓储、物流、配送等环节的高效管理。努力引进生产智慧农业设备仪器的企业,或者引导我市有基础的机电、农机、电光源等生产企业扩建,转型生产物联网设备仪器。3、可操作性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便捷化、农业生产智能化。以农业大数据中心为重点,整合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灾害预警

12、预报、执法监管、产权交易等方面的应用,加快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以农产品价格、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投入品监管等数据库为重点,建立“互联网+农业”应用信息系统,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以农业园区、畜禽养殖、农产品产销为重点,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互联网+农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4、保障能力强化“互联网+农业”发展保障。政府部门顶层设计方面,要从市级层面,协调商务、农业、财政、经信等部门,建立健全农业数据采集、分析、发布、服务机制,加强农业、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政府、企业信息服务资源的共享开放,加强农业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引进组建“互联网+农业”专家队伍,编制发展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建立长效机制。依托科研机构、涉农信息化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互联网+农业”发展人才培训基地,建立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对“互联网+”全领域全产业链扶持,扶持“互联网+农业”项目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