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届末工作总结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91564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镇届末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XX镇届末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XX镇届末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XX镇届末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XX镇届末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镇届末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届末工作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镇届末工作总结 作者: 日期:XX镇届末工作总结2003-2006年,是我镇“十五”计划落实的关键年和实施“十一五”计划的起步年,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实深入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讨论活动,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强化党委自身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抓机关效能建设的有效契机,以建设“清廉、务实、高效”党委为核心,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团结和动员全镇广大干群,抢抓机遇,苦干实干,以“全力实施六五工程,精心打造江南名镇”为总目标,工作中时时处处体现“亲民、富民、强镇”三大主题,努力促

2、进全镇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洋渡。到2006年底,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0.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口径财政收入540万元,财政净结余累计实现145万元(2002年末财政赤字131万元,2003年末财政结余4.9万元,2004年末财政结余44万元,2005年末财政结余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650元,比上年增长16%;银行存款余额3600万元,全镇居民可支配资金和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同级同类乡镇前茅。镇政府连续三年(2003-2005年)荣获综治工作一等奖、计生工作一等奖。综合考评2004、2005年度获同类乡镇三等奖。镇党委连续五年获“六好乡镇党委”等多项殊荣。现就本届党委

3、、政府5年来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本文来文书社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进一步提高党委素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谋洋渡发展新篇章在着力选准、配强、配齐村支两委班子的同时,着重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加强干部管理和教育。五年来,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分管党务副书记为副组长,所有党委领导为成员的党员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并结合情镇,创造性开展了“五联五为五解”为主题的“爱民、富民、强镇”活动

4、,即联系一个专业大户,为民谋策,解决增收问题;联系一个移民贫困户,为民着想,解决后期致富难问题;联系一个贫困农户,为民分忧,解决生活疾苦问题;联系一个地灾农户,为民解难,解决重建家园问题;联系一个信访群众,为民办事,解决遗留纠纷问题。特别是在整改提高阶段,镇党委响应群众要求,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联系1个招商引资企业,强化服务,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联系10名贫困大学生,奉献爱心,解决无钱上学的问题;联系100名贫困移民,出谋献策,解决安稳致富问题;联系1000名地质灾民,跑上联下,解决重建家园的问题。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内涵,解决了一大批群

5、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进一步密切的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激发了全镇广大干群积极投身富民强镇的洪流。坚持党委中心学习组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提高理论基础,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想,增强党性修养”的要求,从解决同人民群众的基本感情入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努力提高党委素质,加强党性修养,端正思想作风;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高政治敏悦性和鉴别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增强在复杂形势下承受和抵御各种风险意识的能力,居安思危,树立长期

6、艰苦奋斗的思想,和衷共事,勤政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opyright wenshushe 文书社范文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和市场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牢牢抓住三峡移民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努力营造“解放思想,共谋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动思想观念的大解放,用新点子、新办法大刀阔斧地破除陈规陋习、思想保守和求稳怕乱的思想。从洋渡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举全镇之力,纳八方之策,集万民之智,明确提出了“全力实施六五工程,精

7、心打造江南名镇”的总目标。“六五”工程,即在本届党委、政府任期内必须全力实现“5000亩优质花生、5000亩优质大豆、5000亩渝黄1号、5000亩优质藠头榨菜、5000亩优质水果、50000头优质商品猪、牛、羊”工程。“六五”工程是XX镇党委、政府一班人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共谋大发展的总号令,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动员,是建设美好家园的金钥匙,是经过深思熟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结合XX镇镇情而提出的。因此,在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中,必须作为统揽全镇工作大局来抓紧抓好。进一步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 倡导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善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从洋渡的实际出

8、发,积极推动观念创新,发展战略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探索加快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社会环境,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苦干实干,共谋洋渡发展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内容来自范文网 二、以“富民强镇”为己任,严格干部教育管理,努力提高干部素质,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我镇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扎实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和“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思想大讨论等活动,努力打造“清廉、务实、高效”政府。并结合我镇发展任重道远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同时,进一步严格干部管理

9、,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营造争做群众满意公务员和“人民勤务员”活动。一是机关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为有效地杜绝“走读风”现象,引导干部深入农家宅院,了解村情民意,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经济发展选好找准致富奔小康途径。每天早上8点至8:30分,机关各干部必须到党政办公室集中签到,逾期不签者,视迟到或旷工论处,每迟到一次扣奖金5元,旷工一次扣10元,若年底累计旷工超过15天,报请相关部门按国家公务员条例处理。二是干部工作实行量化目标考核机制。政府将全年的中心工作、联村工作以及干部业务工作量化为100分责任到五大办公室并落实到个人,取消“129”和直辖津贴,年底考核量化打分,并严格与奖惩挂勾,打破

10、“吃大锅饭”和“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陈旧陋习,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形成了争先恐后、斗志昂扬的工作氛围。三是严格请销假制度。针对群众“办事难、难办事、找人难”现象,我镇进一步加大干部作风转变力度,严格请销制度,凡进城开会或办事,必须凭相关部门通知到书记或镇长处批假,并以此作为报销差旅费的唯一凭据。四是建立党委村委联系制度。针对个别同志联村工作责任感不强,工作不深入、不下“深水”的现象,镇党委建立起党委与村委密切联系、互通情况制度,对个别同志下乡不积极,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和工作“水上漂”以及群众口碑差的,党委及时对其谈话,并勒令限期整改,极大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从而进一

11、步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身致富奔小康的建设热潮。同时,教育广大镇、村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基层工作艺术,“循循善诱,末雨绸缪”是基层工作的两大法宝,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必须灵活运用。为身体力行地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结合学习开县麻柳乡八步工作法,我镇开展了“进百家户,晓百家情,办百家事,解百家愁”为主要内容的“四百活动”。进一步倡导镇干部争当“人民满意的公仆”,比谁为农民办实事最多,倡导乡镇站所干部争当“农民的贴心人”,比谁的心更能贴近群众,为民服务最好;倡导村干部争当“农民忠实代表”,比谁最能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最快。通过“四百活动”的扎实

12、开展,全镇党员干部精神振奋,团结务实,勤政廉洁,思想觉悟有了明显的提高,干部的作风得到较大转变,全镇呈现出“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全镇各地立足于“排民忧、解民难、帮民富”,紧紧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特别是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下大力气解决。 本文来文书社一是举全镇之力,硬化了曹洋公路。交通闭塞是我镇经济发展的拦路虎,面对我镇经济基础差、群众收入底的窘状,12.6公里的水泥路面硬化需近700万元的投资,党委、政府和机关全体干部并没有退却,而是审时度势,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借助农村道路改造的有利契机,通过学习开县麻柳乡八步工作法,层层召开动员大会,集聚全民意愿,响亮地提

13、出了“砸锅冲铁硬化天洋路”。截止目前,群众自筹资金250万元,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捐资22万元,工程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结束了我镇无一寸水泥路的历史,圆了洋渡人民千百年来的夙望,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情系灾区,心系灾民,竭尽全力完成了二期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作。我镇是全国400个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全镇有3个村12000名群众生活在地灾活动频繁区,特别是我镇渔洞和花岭两村,地质灾害特别严重。自90年代后期以来,有许多群众的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变形和凸陷,严重影响着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并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历届党委、政府以及县国土、计划部门虽经多次反应,但

14、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库区二期蓄水后,灾区险情进一步加剧,大面积房屋出现严重变形、墙体开裂程度进一步加剧,甚至出现了民房倒塌。通过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共同努力,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市计委、市国土局领导的倾情关怀下,截止目前,我镇共争取地质灾害搬迁避让专项经费3067万元,已经全部到位,已成功解决了8个地质灾害点576户1950名灾民重建家园。即将启动三期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国家补助资金1800余万元),又将有423户1100余名灾民远离险情,结束担惊受怕的历史,迁往安全地段建房。我镇实施的二期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历时较长,工程量大,工作极为艰辛,锻炼了一大批领导和同志,他们以实际行动权

15、释了“执政为民”理念,以自己平凡的经历默默无闻地展现了一个基层党员永葆保持先进性的伟大形象,广大灾民无不为此感激涕零。 #$%! *&%$三是立足长远,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针对我镇群众缺乏骨干增收项目以及县上重点产业项目布局我镇极为匮乏的实际,党委、政府一班人积极争取,并以书面的形成多次向县委、县政府反应,当得知我县施格兰项目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即8万亩向10万亩标准示范园推进的重要时刻,我主动请缨,向县委、县政府柬言,从事关就地后靠农村移民稳定生计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夯实镇党委、政府提出的“5000”亩优质水果工程基础,及时解决了县上的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2005年,县政府下达给我镇2000亩施兰项目,但通过我们扎实工作,苦口婆心地给群众做疏导解释,共完成4764亩,超额完成县政府下达的2700余亩任务,受到县政府好评。截止目前,我镇共计实施优质水果工程已近8000亩,特别是2003年大关村群众自筹资金50余万元,定植优质黄金梨苗17万株,规模种植2000余亩。今年已初见成效,产量达到 4万余斤,为民助收近10万元,为我镇产业结构调整带了好头,起了好步。这些既是富民工程,也是一个命根子工程,我们必须倍加珍视、倍加关爱、倍加努力,力争早日发挥其经济效益,成为我镇群众的“摇钱树”,成为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添加剂”和“催化剂”。 文书社版权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