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历史名师考前辅导 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1374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历史名师考前辅导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第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历史名师考前辅导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第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历史名师考前辅导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第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历史名师考前辅导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第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历史名师考前辅导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历史名师考前辅导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历史名师考前辅导 人教版(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名师考前辅导,历史,高考复习策略 一、从2003年高考历史试题特点瞻望今年命题趋势; 二、怎样做好历史高考的最后冲刺?,一、从2003年高考历史试题特点瞻望今年命题趋势: 纵观03年各套高考试卷中的历史题,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对主干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 (二)涉及现代化进程的题目很多。(包括世界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现代化进程)、涉及人类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题目较多。,具体说来,2003年高考历史试卷确立了“稳中求变”的思想,客观试题突出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观试题突出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在能力层次分布上相对合理,反映再认再现基本历史事实的较少,考查归纳、比较、概括、分析等较高

2、历史阐释能力的较多。,与2002年的各种能力所占分值相比,其中再认再现能力有所下降,材料处理、历史阐释能力的考查力度都有所提高。这种情况反映在高考试题中,说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仍是考查的主要方向。整个试卷体现了以能力为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关注现实,时代感强,将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的特点。,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 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将会一如既往,体现对基础知识系列性、专题性的考查,体现基础和能力考查的结合,体现对重大历史问题、重要历史人物、重要热点问题的关注。,具体说来就是要体现“四性”,即: 一、是试题的基础性。 二、是试题的能力性。 三

3、、是试题的开放性。 四、是试题的社会性。,首先,试题的基础性也就是知识性。试题千变万化,但它的根、它的源还是在课本的基础知识中,只不过是通过设置新情境予以知识重组罢了。所以落实基础,章节过关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了。,二是试题的能力性。试题似曾相识,做起来却非容易,在这里,悟性如何,分析综合概括比较能力如何,就要起作用了。读死书不行,光记结论不行,要多思考,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并要学会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三是试题的开放性。试题可能给考生以较为充分思考的空间,可以辩证地回答,甚至可能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或者有不同程度的答案。现在在中小学中大力推行的“研究

4、性学习”,势必会催生这样的试题出现。,四是试题的社会性。试题总是和社会现实保持密切的关系,所以高三学生如果冷漠现实,不读书报,不理新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在当今是难以取得高考优秀成绩的。,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和提出的种种问题,我们在历史学习中要有所关注和联系。比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人口问题、打开的潘多拉魔盒环境问题、令人忧虑的现状资源问题、国际舞台上的动态因子民族问题、伸向文明的黑手恐怖主义问题 、现代文明的毒瘤腐败问题、,失落的现代文明道德滑坡问题、不可阻挡的潮流经济全球化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到今日的经济全

5、球化市场的威力)、 人类的永恒主题和平与发展问题(当前世界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这两个问题)、第一生产力科技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与我们每个人都休戚相关,与我们的历史学科知识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它们往往在高考试卷里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对高三同学来讲应该毫无疑义地予以足够的重视。,二、怎样做好最后的冲刺? 高考在即,最后的冲刺极为关键,我以为应该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 查漏补缺,抓基础 (二)梳理知识,抓联系 (三) 注重综合,抓热点 (四)规范训练,抓方法,(一)查漏补缺,抓基础。历经近一年的复习,学生需要有一个对知识的反刍时间,所以考前的

6、自学回顾对学生内化知识至关重要。由于面广量大,高考在即,这一阶段宜精选平时大型考试的试题做专项切块回顾,考生要重点浏览答错或得分率低的试题,警醒自己;有疑难问题,要尽快找老师释疑解惑。,需要注意的是:查漏补缺不是面面俱到,还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基础知识上。大综合的考试说明指出:“文理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察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综合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的主干性知识、基础性知识是大综合备考的基础。在最后阶段,要注意对学科的主干性知识、基础性知识进行再梳理,要重视回归课本,掌握好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梳理知识,抓联系。由于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一般都以专题的形式

7、出现,所以在最后阶段一定要静下心来,把过去归纳整理的专题内容、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在进行知识梳理时,要注意把握好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基础知识的知识体系。要通过训练养成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运用本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并适当注意跨学科、多角度分析和解答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注重综合,抓热点。大综合下的历史备考,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与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联系。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要做到全方位地了解热点问题的背景、成因、现状、影响和发展趋势等;认真领会和把握党和国家正实施的重大战略、方针、政策及宣传口径,全面分析时政热点可能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以及时政热点素

8、材导入的方向。,对时政热点问题;选点要注意积极向上的导向,多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注意不要过多地涉及容易引起争议、造成负面影响的所谓“热点问题”。,根据我的初步思考,现在提出以下历史学科和文科综合的热点问题供大家参考: 有关历史学科的热点问题:如党建问题和现代化历程问题。具体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有:党的建设问题(中共一大、二大、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七大、七届二中全会、三反五反、过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次整风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三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

9、展问题(中国特色的两步走的革命方针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并行,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行,具体体现为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的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一国两制等。,具体可以细化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中毛泽东思想在教材中主要涉及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并行。邓小平理论包括: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阶

10、段认识上,明确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上,强调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认识上,强调改革也是革命,也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建设步骤上,提出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中共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全体劳动者是中坚力量;按一国两制构思,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另外,对我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所犯错误要有正确认识和评价(党史上几次错误时期的表现,纠错的历程、产生错误的原因、给我们今天的教训和启示,特别是对“左”倾错误的认识问题);,有关现代化历程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经济

11、现代化工业化即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开始于洋务运动;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即法治代替人治,始于资政新篇;思想现代化平等化即自由民主代替等级制度、封建伦理道德等。包括三次思想启蒙运动即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纠正“左”倾错误、反对个人崇拜;崇尚科学和反对迷信问题,以及今天的反对法论功邪教问题等),跨学科综合问题:1、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提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和与时俱进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法治(政治民主化问题)与德治(精神文明、诚信与道德底线);3、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4、科学技术是第

12、一生产力问题,对高新科技成果,要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认识其自然属性及其社会作用。要通过高新技术形成新的产业转化为生产力这一点,进一步认识其社会作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科技成果和重大工程,都应给予关注,如:西部大开发、环境保护、神州四号、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磁悬浮列车、人类基因工程的发展成果等。,5、国企改革、农村发展和市场经济问题(注意一:任何改革的实质都是变革生产关系,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到三大改造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无一例外都是试图变革生产关系,但是目的不同;注意二:实质不等于目的;注意三:农村发展联系新旧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我党在不同时期党的土地路线

13、,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有关所有制性质变化问题和所有权性质变化问题,有关生产关系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问题;,注意四:市场经济在我国近代史的发展与西方列强侵略有直接关系,建国初的调整工商业实际上是对市场经济的肯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开始了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的过程,最终形成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新的转变,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台湾问题:(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边疆危机、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回归、解放战争时期的二二八起义、蒋介石逃往台湾、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的构想、两岸的“

14、三通”问题、今天的势力等);7、中美日关系发展演进问题(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好转,中日关系正常化,至今30周年);,8、经济全球化问题(清末的闭关锁国与世界隔绝,鸦片战争被打开国门,19世纪60年代开始卷入世界市场新中国成立后再次国门紧闭,当然原因不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2002年加入WTO );9、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问题;10、反对恐怖主义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 这些热点问题应该说都和历史学科有着联系,但以何种形式与何种内涵相联系,取决于我们的理解和认识。,(四)规范训练,抓方法: 1、学会审题 2、掌握方法 分析问题方法: 解答问题方法: 3、注重规范,(四

15、)规范训练,抓方法: 1、学会审题。审题能力是解题的开端和基础。在最后阶段的综合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提高破题能力。培养审题能力,要注意分析基础上的概括、归纳能力的培养,即根据文字、图表、数据等所给的背景材料,经过分析、整合,运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所具备的素质,解答试题提出的问题。,也就说,要学会面对情景材料,分检、合成、提取、加工试题中给的信息。要注意抓有效信息,抓关键词,学会破情景“陷阱”。在审题能力训练中,要注意严防思维定式。平时训练中,即使遇到过类似的话题,也会因情景设置和问题设问的不同而有差异,甚至是较大的差异。和高考试题的“零距离”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做题时一定要严防

16、思维定式,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掌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方法: 分析问题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运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全面观察和辩证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切忌简单化、脸谱化和绝对化。,就拿全球经济一体化来说吧,其实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它又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致使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而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再如我们在充分肯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是否也要看到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呢?它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白色污染、汽车尾气、臭氧层破坏、“克隆”技术、高科技犯罪等。这样分析问题,可以拓宽思维渠道,提高思维质量。今后的高考中出现开放性或半开放性思维能力要求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