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1889613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143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方案一、 智慧城市重点项目概述1.1 规划背景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问题,是智慧城市能不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要建立完整、有效的智慧城市投融资体制,首先要关注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注重于城镇化整体健康的发展。从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只有当社会各类投资方都能获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投资回报时,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化才能真正迈开步伐。所以,要认真制定完整、均衡、可行,能将财政投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社会资本、第三方投资完美融合、取长补短的投资规划。当前,某市智慧城市建设已启动,众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从哪里来,各类融资来源如何搭配,资金

2、投入的时序如何选择,这些都需要通过投融资专项规划给予厘清。而某市目前针对智慧城市投融资领域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市场化程度不高、投融资体系和要素市场有待完善等问题,难以满足智慧城市重大项目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居民消费习惯的不断变化,智慧城市建设开始交融于社会生产、消费各环节,行业边界趋向模糊。如何顺应智慧城市项目的推进提出针对项目融资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某市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1.2 规划期限考虑到智慧城市建设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融资方面的需求相对复杂,因此需要参照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采用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方式为某市建设提供行之

3、有效的融资方案,因此我们将规划期限定为20xx-20xx年。1.3 重点项目概述为更好地推进某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并依托智慧技术,开展智慧重点项目建设。某市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共计七个,包括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项目、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项目、城市网格化项目、智慧社区项目、智慧交通项目、智慧水务项目。总投资约8.28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投资共计26180万元,银行贷款融资22660万元,社会融资33960亿元。根据更新投资额度修改1.4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相关要求和部署,以促进临江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主题

4、,以增强该市融资保障能力为主线,以拓展融资渠道、完善投融资机制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引导作用,构建重点突出、方式多样、风险可控的投融资体系,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投融资保障。1.5 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并重的原则。一方面,某市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雄厚、资本条件充足,国家和省市级政府必须加大倾斜力度,不断完善政府投融资方式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引导放大作用。另一方面,加快某市发展和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形成市场融资为主导、政

5、府投资为补充、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投融资格局。坚持开发性融资与商业性融资并重的原则。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优势,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制度建设和市场引领优势,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快拓展信贷业务,为智慧城市项目开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合作,探索合作新形式。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要在促进投资规模快速增长、优化调整融资供给结构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旅游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融资瓶颈制约、政府类借款法人规发展、有效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和防系统性融资风险等重点、难点问题。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根据某市投资建设的需要和特点,深化改革,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

6、境,积极探索适合某市基础条件的投融资模式,不断拓宽投资资金来源渠道,扩大资金供给能力,优化调整融资结构,提高融资效率。1.6 融资目标围绕某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和目标,以满足某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投资需求为总体目标,加强和改善对全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促进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保障智慧城市重点领域投资资金供给;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优化融资结构,以促进融资主体健康发展,最终实现融资主体做大做强,区域性融资条件的优化,保证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1.7 融资规模目前某市在建及筹建的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共计七个。初步估算,投资规模共计8.28亿元,其中财政支出2.618亿元,占比32%;银行贷款2.26

7、6亿元,占比27%;社会融资3.396亿元,占比41%。结合新更新的额度修改融资细节如下表所示:序号项目名称总投资政府投入银行贷款社会投资1城市公共信息平台52005200-2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30003000-3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26002600-4城市网格化40004000-5智慧社区工程38003802660760跟实施方案对不上,政府确认财政投入6智慧交通工程420010003200根据后面描述,此表要修改7智慧水务工程60000100002000030000合计828002618022660339601.8 项目投融资模式融资模式主要以项目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以市场为主体,广泛动员社

8、会资本。7个重点项目的主要融资主体包括某市政府及其下属各相关单位以及项目的主要承建企业等多个企业及项目单位。根据项目性质的不同,对于公益民生类项目,包括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项目、城市网格化管理项目、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项目等将通过政府财政直投的方式进行开发建设。对于产业类、创新类等市场化项目,包括智慧社区项目、智慧交通项目以及智慧水务项目等,将以政府引导企业或项目公司联合投资的形式安排项目融资。融资来源包括政府财政支持、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信托、市政债券、产业基金、风险投资、招商引资等多个融资渠道。二、 重点项目投融资方案(一)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项目投融资

9、方案1 项目概述1.1 建设容某市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容有:一、运行管理中心:运行管理中心是进行统一部署、调度、指挥的载体。在某市政府信息中心(或政府指定的其他地址)建设大屏指挥中心和会议中心。在大屏指挥中心部署2X4的60寸DLP大屏幕、四联控制台两组、单联控制台两组、控制主机和语音控制系统等。在市政府视频会议室设置同步副屏(2X 4的60寸DLP大屏幕)。二、接口与服务平台:接口与服务平台是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思想的核心体现,主要包括:公共地理空间框架、公共卫星定位平台、公共视频监管平台、公共物联网监控平台、城市设施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公共移动应用平台、大数据挖掘服务平台等。三、

10、专题信息展报系统:通过建设城市专题信息展报系统,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以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等手段为领导和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各类专题数据分析图,动态展示城市运行状态,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及时发布公众信息,随时接受公共监督。四、数据交换服务系统:通过建设数据交换服务系统,满足城市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需要,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交换。1.2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该项目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为平台,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有效整合各类政府资源,服务于政府全部门的网络工作平台。通过建设“感知、互联、共享”的市级公共信息平台,解决信息孤岛,打破条块分割,将智慧城市建设成果逐步延伸到城市管理与运营的各个方面,

11、能够有效的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并提高信息资源的处理效率。因此该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2 发展环境分析与目标2.1 发展环境SWOT分析2.1.1 优势分析1、智慧城市技术逐步成熟,产业链初步形成近年来,智慧城市领域新企业、新项目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从数据中心、云服务器、终端、云存储等硬件产品制造,到云端应用管理、数据处理。从安防监控系统等应用软件,再到云系统集成以及相关运营业务的产业链体系初现端倪。2、区位优势某市作为唯一跻身“两圈一带”的城市,有着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区域战略叠加优势,为其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3、产业

12、聚集优势某市工业经济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三区”雏形和四大产业。“三区”即:府场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市工业园)、洪湖经济开发区和新滩新区;“四大产业”即:石化装备制造、水产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加工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2.1.2 劣势分析1、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等方面。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体现一个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基础设施建设在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经济社会的

13、可持续发展也对能源、基础原材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2、核心技术研发薄弱,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呈现出“头重脚轻”的趋势:一方面,众多的企业纷纷推出种类繁多的智慧城市应用,另一方面,由于国外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很少有企业进行操作系统、芯片以及底层硬件等基础技术的开发。从总体上看,在核心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和能耗等关键技术上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力量相对薄弱。同时在智慧城市、数字医疗、物联网等重量级应用中缺少系统级的解决方案。3、产业发展环境不完善,缺乏战略层面的全局谋划当前对智慧城市的

14、研究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法律制度支撑缺失,市场环境、生态环境不够完善,不利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由于智慧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在该领域尚未达到统一的认可,缺乏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省也缺少一个战略层面上的规划来引导该产业的发展。4、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均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民生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比较多。十二五规划提及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乡镇幼儿园普及率、每千人口医生数等民生目标未能达到要求。2.1.3 机遇分析1、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支持,发展趋势向好2013年8月8日,

15、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热点,加快实施智能终端产业化工程。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智慧城市产业发展趋势向好。2013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该指南提出,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城市不同部门异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避免城市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有效支撑城市正常、健康的运行和管理。2、应用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企业的发展,对管理咨询、智能决策、客户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智慧城市建设则可成为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其可引入业界的成功经验,实现与大企业相同的管理效果。2.1.4 挑战分析1、信息安全风险加大信息安全风险是指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过程中,由于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而对政治、经济、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等领域带来的威胁。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而建设的新型城市,涉及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等多个环节,如何确保其被合法利用而不发生安全问题,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