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入门教学初探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1889211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视入门教学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透视入门教学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透视入门教学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透视入门教学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透视入门教学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视入门教学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视入门教学初探 透视入门教学初探从事高中美术特长生教学工作已经是十一年头。 在这些年的教学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学生在素描入门阶段总是抓不准形。 在学习美术专业过程中,抓形其实是所有学生都感到头痛的一件事,也是专业辅导老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衡量一张素描作业的优劣,除了从构图、调子及整体处理等方面去考虑,更关注的还是抓形问题,如果形体都没画准确,其他方面处理的即使再好,也算不上是一张好作品。 那么,如何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学生的抓形问题呢?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探究的问题。 本人通过多年的对照实验和观察发现,但凡在初学阶段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认真研究透视规律,真正理解和掌握了透视规律的学生在画素

2、描的时候,抓形能力就比较强,素描成绩就很好。 相反,另外一部分学生,我行我素,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轻视透视知识的学习,对透视规律一知半解,这些学生的素描作业中就普遍存在着抓不准形的问题。 因此,作为一名专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透视规律的教学,才可以事半功倍的让学生学会抓形,画出优秀的素描作业来。 一、图文解透视,让学生明白透视重要性。 用图片加说明,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一个道理不懂透视知识,不按透视规律去画图,是很难把形体画准确的。 二、通俗化透视知识,让学生容易消化和吸收。 透视,是一门比较深奥的知识,非常专业。 为了让那些还处在入门阶段的学生不产生恐惧心理,变深奥为浅显,用通俗的

3、语言把要用到的透视规律告诉他们,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便能掌握正确的绘画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什么是透视“透视”一词拉丁文“persdicere”,意为“透而视之”。 在画者和景物之间竖立一块透明玻璃的平面上,即可得到物体的透视图形,使二维空间纸上呈现出三维立体空间。 由此可得出透视的含义通过透明平面观察,确定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 透视是造型艺术所依赖的一门科学。 透视也是一种视觉现象。 这种视觉现象是随着人的视点移动而产生变化,即这种变化与视点的位置和距离是分不开的。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边走边看景物时,景物的形状会随着脚步的移动在视网膜上不断地发生变化,

4、因此对某个物体很难说出它固定的形状。 观者只有停住脚步,眼睛固定朝一个方向看去时,才能描述某个景物在特定位置的准确形状。 通常在距离的前提下,空间越深,透视越大。 同样大小的物体,也会因视点与物体远近距离的不同而产生大小变化。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近大远小透视变化规律。 例如,当我们站在路中间就会发现,越近的树越高越大,越远的树越矮越小。 2、透视的特点透视是一种绘画与艺术设计活动中观察方法和研究画面空间的重要手段。 运用物体形状近大远小、物体明暗对比的近强远弱、物体的色彩近纯远灰等规律,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变化的规律,可以使平面景物图形产生距离感和立体凹凸感。 所以说透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形成视觉三维立体空间。 三、透视的分类透视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如果从理论研究角度上分,可分为线透视、色彩透视和消逝透视等。 如果从教育目的上分可分为绘画透视、设计透视等。 如果从形式角度上分,可分为焦点透视、成角透视和散点透视等。 作为初学者只要能够熟练掌握焦点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就可以了。 四、透视的常用术语 1、视平线与观察者眼睛平行的一条向远方无限延伸的假象水平线。 2、视点观察者眼睛所在的地点与位置。 3、心点观察者中视线与视平线垂直相交而成的点 4、灭点也叫消失点,画面上不平行的直线无限延伸,在画面上最终消失于一点,这个点称为灭点。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