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1888746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开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旅游开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旅游开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旅游开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旅游开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开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开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旅游开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前言4第一章 项目开发背景61.1旅游产业化已成为全球趋势61.2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71.3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71.4某旅游开发建设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8第二章 景区资源调查及评价92.1现有景点资源92.2客源分析122.3区域可整合的资源13第三章 项目定位153.1某规划的主体定位153.2总体理念153.3开发与管理理念15第四章 项目规划174.1项目规划概述174.2景区规划174.3旅游商品发展规划234.4环境规划234.5基础设施规划25第五章 项目建设和运营规划265.1项目开发进度265.2项目运营规划26第六

2、章 企业投资收益286.1企业项目投资286.2资金投入和滚动开发286.3长短期盈亏28第七章 项目的社会效益307.1国有资源投入及其收益307.2.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31第八章 开发单位介绍328.1投资企业客观介绍328.2旅游业的资源优势32第九章 项目资源申请349.1景区资源申请349.2相临土地资源申请349.3相关政策的申请34第十章 结论35前言某旅游开发项目将成为一个集景点观光、休闲娱乐、生态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景区,可满足“行、住、游、食、购、娱”等六大旅游环节的需求。力争打造成为皖北旅游龙头,黄淮海第一休闲度假胜地,中国文化生态名区。景区规划中设有“生态山水”

3、、“历史人文”、“互动娱乐”、“珍奇SHOPPING”、“度假疗养”五大功能,结合现有资源状况开发12项旅游、度假板块。该景点建成后将具有五大竞争优势:世界第一的生态山水、中国第一的文化渊源、四省珍奇精华荟萃、一站式的生态度假区,一条龙旅游产业链。某风景区开发项目不仅仅肩负起探索旅游产业化经营的重任,建成一个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具有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当地经济产业调整、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转移当地剩余劳动力和满足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的功效。因此,某景区开发项目的实施,可以起到建设一个项目,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整个社会的巨大积极作用。第一章 项目开发背景1.1旅游产

4、业化已成为全球趋势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活力的新兴产业,也是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最高的经济产业之一,加快其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和平与稳定为全球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全球旅游行业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世界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产业”。世界旅游组织专家预测,在本世纪,旅游业、电讯业、资讯科技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三大主要推动力。据1997年12月世界旅游组织在土耳其新千年展望报告,到2020年世界每年将有16亿人次到外国旅游,每年的国际旅游花费是2万亿美元,全世界每天平均有50亿美元花费用在国际旅游上。据推测,到202

5、0年每年就有160亿人次在国进行旅游,花费是20亿美元。以上数据充分展示了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它表明旅游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我国旅游业虽起步较晚,但现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已进入世界十大旅游国行列,其发展的强劲势头正受到世人瞩目。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0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国。特别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带薪假日及双休制的实施,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旅游消费与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大众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现代旅游发展方式也

6、由单一的观光游览向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及以文化为载体的各种专题旅游于一体的多种方式转化,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不仅饱览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要品味和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达到修身养性、健康娱乐、丰富生活、提高素质的综合效果。旅游业正不断地向人们展示其极其美妙的发展前景。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示:各地要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新增长点。按国家旅游局制订的发展计划,到2010年,中国旅游总收入将达13万14万亿人民币,占GDP的比率将达到8%左右,旅游业将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可见,中国旅游业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因此,萧县某景区将旅游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突破口,顺应了世界及

7、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1.2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对旅游区及旅游景点的粗放式管理、旅游设施的过度膨胀,这些不良后果正在迅速损害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因此,要求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使资源使用的速度低于更新的速度,保证现代社会和后代社会的发展有充足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生态旅游就是在旅游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其主要以欣赏和研究生态区的自然景观、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及文化特征为目的,旨在突出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区具有以下三大特性: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提

8、高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协调性;保持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得性。以大自然为取向的生态旅游活动逐年增加,发展势头强劲。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在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据估算,生态旅游正以25%30%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众多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萧县某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正是这种旅游发展趋势最现实的反映和必然的战略选择,可以说是切准了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脉博,选准了旅游开发的项目导向。1.3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全省旅游业的发展。省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年就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

9、略重点,并明确指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发展,把旅游业当作脱贫致富、换取外汇和支撑本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对外开放和国际接轨的重要桥梁。特别是随着“861行动计划”的实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日益完善,呈现出拥有十分美好的发展态势。 省 “十一五”计划中针对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个目标和两项任务”:建设旅游大省并向旅游强省推进;把旅游产业建设成为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把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这对全省旅游行业既是前所未有的重任,更是史无前例的重大机遇,给省旅游发展展示了极为美好的前景。1.4某旅游开发建设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某景区,地处北大门萧县的东南边境,紧靠津浦铁路、206国

10、道。北距市30公里,南距市50公里。是一处以绝壁石林、幽谷清溪,原始生态为主的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其景点分为瑞云寺、皇藏洞、天门寺、观景峰四大区域,特景72余处。某景区是皖北旅游资源中的龙头,她不仅具有首屈一指的生态旅游景观资源,而且有便捷的交通、重要的区位,良好的开发基础。某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是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景观资源,连接古黄河农业观光带、两汉文化遗址的重要区位,便捷的交通条件为依托,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带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某旅游的开发得到了一定的程度的发展。某生态旅游开发已纳入省市两级旅游规划开发重点:省

11、旅游总体规划已把生态旅游项目列为2010年前的重要开发项目。市旅游十五规划已将某列为全市重点建设的两大旅游区之一。某景区自身已有规划基础,已编制出台的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2020中已对某景区作了重点规划设计。到目前为止,某旅游已得到了初步开发,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发展的基础,极增强了某旅游发展的后劲,为萧县某的旅游发展展示了一个极为美好的明天。第二章 景区资源调查及评价2.1现有景点资源2.1.1旅游资源调查简介素有“明珠,淮海胜景”美誉的某风景名胜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融一体,互为依补。以“青山衬秀水,名木依古寺”为特色的风景资源,使某风景名胜区成为

12、皖北上集“寺、泉、洞、碑、峰、林”为一体,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一炉,独具特色的旅游地。2.1.2风景资源调查某风景区拥有生物景观、地文景观、建筑和文化、水域风光、名人文化及名人纪念地、古人类文化遗址、社会经济文化遗址、革命纪念地、地方特色产品等。 2.1.3某旅游资源筛选与分类 (表6-1) 某风景资源分类自然景观种类小类实体名称地景山景蔡家林、龙咀嘴、天门山奇峰观景峰、美女峰、虎口峰石林石景仙人床、栏门石、龙驹嘴、九龙窝、山中古堡、礁窝石、仙人桥、观景崖、寿星石、砚墨池、圣人场、天门石洞府皇藏洞、山仙洞、美人洞、龙泉洞、果老洞、蝙蝠洞、洞、无名洞、圣人洞水景泉景拔剑泉、马扒泉,洗钵泉、五眼

13、泉、磕头泉、龙泉、筛子泉、高吊泉、马虾泉、雾潴泉、斟沟泉瀑布跌水果老洞瀑布、天门寺瀑布溪流倒流河谭池龙潭(五泉水库)湖泊永堌水库生景古树名木古青檀木、古银杏、古桧柏、古黄、植物生态群落暖温带落叶天然次生林物候季相林樱桃沟、杏林、白果园、万亩银杏园人文景观园景陵园墓园“萧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建筑建筑瑞云寺、天门寺、龙泉寺、圣场寺、白云寺、鲜沙寺、夹山寺工程构筑建筑锁龙桥胜景遗址遗迹花甲寺遗址、金寨遗址、城阳遗址、大蔡庄遗址、北泉遗址、墟遗址、萧窑遗址摩崖题刻仰之弥高、可陛高升、意境天开纪念地轼祈雪处、轼得石炭处、白马王墓、睢墓雕塑邦雕塑其他胜迹碑碣风物节假庆典瑞云寺庙会地方物产香椿芽、某我子

14、、帽山萝卜、某蘑菇鸡、萧县书画、葡萄及葡萄酒、芦笋、瓦子口葱(1)风景资源类型的整体结构皇藏裕风景名胜区拥有全国8类风景资源的7类。地文景观类、生态景观类、遗址类、建筑类占有优势,其余相差不大,缺少天景类。(2)风景资源基本类型实体数量排序及祈丰富程度已调查的实体数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对其排列顺序,并按规定标准分为4种丰富类型。(见表22)表22某风景资源基本类型丰富程度表丰富类型实体数量基本类型名称(实体调查数量)最丰富类型大于20古树名木(25)丰富类型1019洞府(9)、泉井(11)、石林石景(12)中等类型59遗址遗迹(7)、建筑(5)、地产物产(8)、碑碣(8)、物候季相林(5)缺少数型小于4(含4)溪流(1)、湖泊(1)、山景(4)、奇峰(1)、陵园墓园(1)、桥纪念地与纪念建筑(4)、节假庆典(1)、摩崖题刻(3)2.1.4风景资源总体评价2.1.4.1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方法某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等级评价采用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GB50298-1999)中有关规定,以景园现状分布图为基础,根据规围大小和景园规模、容、结构及其旅游赏方式等特征,划分若干层次的评价单元。本风景名胜区以项目评价层的17个评价因子进行评价。整个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