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知识点概括2

上传人:在** 文档编号:141887260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知识点概括2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知识点概括2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知识点概括2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知识点概括2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知识点概括2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知识点概括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知识点概括2(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知识点概括2目录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之自然科学常识2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备考新思路7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重点之科技知识9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重点之成语积累15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文化常识:初唐四杰19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法律考点:刑事案件审查程序21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法律考点:法律关系23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隋唐文化25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之自然科学常识很多同学开始了2020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工作,公务员考试近两年的难度越来越大,分数越来

2、越高,因此,行测的每个版块都很重要,各位同学在备考的时候要认真把握。通过培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些板块都是可以快速提升的。但是常识提升起来很慢,而且,大部分同学的准确率都不高,这就导致了常识的分越来越高,如果说常识部分我们不能提升上去,那么对我们整个行测将会有很大的影响。常识,近几年考查的题目,难度有所增加,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平时的积累。常识备考很有必要提前准备。近年考试中,自然学科常识是比较容易出现的版块,中公教育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生活中的物理常识,各位同学,可以花时间进行加强记忆。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

3、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

4、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

5、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

6、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二)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2、用焊

7、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

8、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7、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8、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

9、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9、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10、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11、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

10、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三)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备考新思路常识判断在考试过程中往往非常注重一个常字,这部分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复习难度大,很难在短时

11、间内有很大提升,再加上近些年部分考试中甚至出现不定项,给考试增加了难度,很多考生甚至觉得难度太大,想要放弃。但其实通过近些年的考试情况来看,省考行测中常识判断备考也有一定的新思路,这些新思路可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一、备考要突出政治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十九大以来在我们党的建设上更提出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将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通过近几年的考试来看,无论国考还是省考都非常注重政治性的知识的考察,那么什么是政治性知识呢?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尤其是领导人在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备考的重中之重,这部分知识学习思路

12、为加强会议的敏感性,多关注人民日报等新闻平台,对于新出现的会议讲话就及时做到第一时间了解第一时间掌握;二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活动,尤其是在全党全国广泛开展的活动,往往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比如今年的不忘初心牢记主题教育活动,在各类考试中都是考察重点,这部分知识备考要突出重点性,此类活动往往涉及面广,但重要精神相对较为集中,考察也以考察活动要求等为重点;三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怎么判断?其实就是我们时常讨论的热门话题,比如反腐败工作、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乡村振兴等等,这部分更考验一个考生的政治敏感性,备考思路要突出经常性,偏向理解化,考察方式比较灵活。二、备考要突出新闻性通

13、过无论国考省考来看,常识备考还是要突出新闻性,很多考生认为,新闻性就是背新闻,只要拿着时政资料背记即可。但是相对而言,省考这类考试更突出知识的理解而非背记,这种单纯的背记可以解决一些题但对于大多数题,光靠背解决不了。从备考的新闻性的角度出发,有几点备考思路供借鉴:一是,备考要全面,不能雨过地皮湿,浅尝辄止。比如人物类新闻是备考中的热点,其实党和国家树立的人物典型是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的,那么对于人物肯定不能只知名字,对其事迹也要简单了解;二是,备考要突出新,尤其是以往听得少的知识,比如为庆祝国庆,签订主席令进行特赦,这部分知识在第一次接触中就可了解的更深入些,要有知识积累的眼光;三是,备考的新闻

14、性要和其他常识联动,其实在科技常识中新闻性科技突破是常考内容。比如今年国考中出现的5G技术,以及近些年炙手可热的航天领域突破,这些知识备考思路是要适当深挖,增进知识了解,提高科技等常识备考的新闻性。三、备考要突出基础性对于常识知识,中间带个“常”字,也就是说要注重日常积累。很多考生认为常识难,考察面太广,很难真正做到全覆盖。其实用一句话来说常识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需考生通晓古今,难度确实不可谓之不大,所以很多时候求全,求广成了备考时的主要方向。在求全求广时,却忽视了知识的准确性和基础性。对于很多基础性知识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连基本知识都很难掌握精准,这里提醒备考时要突出基础性知识的精

15、准性,千万不可单纯贪多而出现难消化嚼不烂的问题。常识备考,难也不难,需要端正认识,扎扎实实学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其实真的会有质的提升,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于习题的练习,但一定要注意知识练习的有效性,切不可盲目刷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备考重点之科技知识常识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时政、科技、历史、人文等等,所以考生的备考过程中,总是因为知识点太多而无从着手复习,但其实,每一个板块都有其自身复习的策略,中公教育辅导专家今天重点来剖析一下科技知识的相关要点。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我们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关于科技部分的出题重点和出题规律:在整个科技部分,大约考查四个板块的内容,分

16、别是:科技发展、基础科学、高新技术、环保知识。这四个板块中出题的重点,也是题目分布较多的是前两个板块,追根溯源,我们来看一下往年的一道题目:1.2013年( ),航天员( )在“天宫一号”中,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A.6月19日 王亚平 B.6月19日 刘洋C.6月20日 王亚平 D.6月20日 刘洋【中公解析】C。解析:6月20日上午10时许,神舟十号航天员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这道题目在我们的讲授过程当中是有涉及的,我们除了给大家介绍过王亚平,其实我们还介绍了相关的航空航天的人物,比如。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2008年,翟志刚驾驶“神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