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城市道路图纸设计审查常见问题精编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1885150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部城市道路图纸设计审查常见问题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建设部城市道路图纸设计审查常见问题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建设部城市道路图纸设计审查常见问题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建设部城市道路图纸设计审查常见问题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建设部城市道路图纸设计审查常见问题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部城市道路图纸设计审查常见问题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部城市道路图纸设计审查常见问题精编(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2015年城市市政等级道路设计图纸审查常见问题汇编 (一)审查中有违反强制性条文方面的问题序号所 见 问 题备 注一缺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若有的小区道路施工图设计未能按要求进行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参考周围房屋建筑的工程地质钻探报告的地质情况,进行描述本地区地质情况,做出对本道路地质情况的判断,作为本道路的设计依据)二缺道路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CJJ37-2012)2012年5月1日起,市统一规定为:抗震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三按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3.3.1工程结构设计时,应规定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并应

2、遵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GB/T 50476-2008)执行。如:设计工程(包括路面、挡土墙、桥梁、构筑物等)的设计使用年限,强制性条文规定一定要写的,另外,其所用材料、构造措施要跟上,如:素混凝土满足一般环境时,不低于C15,配筋混凝土一般环境100年为C30、50年为C25、30年为C25,还有保护层厚度,表面裂缝计算宽度限值,6钢筋的使用条件限制,预应力混凝土最低不低于C40,预应力钢筋不得小于5mm等等。四挡土墙高度在6 m以上,当地有抗震要求时,应进行抗震验算。五缺工程设计防洪标准及防洪标高。市道路设计的防洪标准、防洪标高应对应其所在市防洪规划,表明工程所处防洪规划的水利分片及其

3、的设防标准和地面防洪控制标高;(二)审查中有违反强制性标准方面的问题序号所 见 问 题备 注1设计总说明中,所列应遵循的规、规程、标准中,不仅有设计的应遵循的规、规程、标准,也应有施工的应遵循的规、规程、标准。2市人行道设计应有盲道设计容。3五一路下穿铁路立交的设计栏杆的间距有19cm、17.5cm、15.2cm,大于规要求,最大净距不得大于14cm。4一阶段设计的道路施工图,应有工程所在地的区位图,表明所处路网位置,看出其在路网中的地位、性质,确定其设计要素是否合理。5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书。6缺悬挑钢筋混凝土底板配筋计算书。7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的路面计算书,除路表回弹弯沉

4、值外,还应有沥青混凝土层的层底拉应力及半刚性材料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8设计水泥土搅拌桩应注明遵循的设计规和施工规,要提出设计要求达到的复合地基强度。9水泥土搅拌桩设计规定不劈桩,不符合规要求,该桩起不到受力作用,一般规定劈桩50cm,碎石垫层30cm(为防渗水,可做素混凝土垫层)。10工程勘察报告虽做了,但没有找出淤泥质亚粘土层的分界点,不能正确指导施工,补做勘察。11挡土墙高度大于1m,应设栏杆。栏杆高度及强度应符合规要求。12设计车速为50km/h,纵坡最小长度为140m,而设计只有121m,小于140m。13应规定道路中间绿化带在设计围绿化的最大高度为0.650.70(见“公路与城

5、市道路设计手册”),以保证满足行车视距,保证行车安全。(3)审查中的其他问题序号所 见 问 题备 注1应与规用词统一,如“锯齿形街沟”,应改为“锯齿形偏沟”。2漏注原来设锯齿形偏沟时,雨水井的最大距离不大于40m。3设置原来锯齿形偏沟宽度1m,应改为1.5m。4路面设计弯沉计算书应标明使用软件名称。5挡土墙墙底摩檫系数设计人员自定为0.5,太高,有危险,涉及抗滑安全,应根据勘察报告所提数据为准。6设计所用的单位应标准化,如16吨/平方米,应改为160KPa;25号混凝土应改为C25。7挡土墙用手算(包括自编软件)时,缺三项必算指标,应改用标准软件计算。8设计的厂区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块石铺砌基

6、层应改用半刚性基层。(“块料型手工砌(摆)块石、片石、拳石等基层或底基层的技术性能不好。容易引起沉陷变形,导致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和平整度不好,在等级道路上不应使用。”摘自“道路施工工程师手册”(第二版)P476页)9驳岸挡土墙的最低洩水孔位置应在常水位以上30cm处。10中间绿化带渗水盲沟的接入雨水口的100低密度PE管的坡度,应按省标图,不小于1%,图注0.5%应修改。100软式透水管纵坡不应小于0.15%(省标图)。11人行道板,一直用C25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应改用满足最小强度要求,抗压强度30MPa,抗折强度3.5MPa,防滑性能指标BPN65;注:2012年7月1日后,应

7、按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CJJ169-2012)执行。1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缝、缩缝的拉杆涂防锈漆缝左缝右只需5cm,图注为各10cm。13路基基层二灰碎石的碎石级配用悬浮密实型,应改为骨架密实型。14盲道板采购应注明设计要求的强度和抗滑指标。15设计加油站室为平坡,应有1%坡度,最小为0.3%。16道路设计图说明中有:“道路纵坡尽可能满足大于0.3%,但不作为控制要求”。 欠妥,不符合规要求:“道路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0.5%,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遇特殊困难纵坡度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17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应改为:05MR202页21有钢筋笼的做法18

8、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划分,面积不宜大于25要求,有一块近39,应再划小19挡土墙背后填土至压顶顶面时,压顶下的块石墙宽度50cm,不能作为挡土墙顶宽来计算,如面坡为1:0.1,背坡为1:0.4,则挡土墙计算顶宽,只能为40cm,应根据所采用的面坡、背坡来确定,不然计算尺寸大于施工尺寸,设计不安全20图注挡土墙面坡倾斜度10:1、背坡倾斜度3:1、墙底倾斜度1:10,不符合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应改为1:0.1、1:0.33及习惯注法0.1:1。21绿化带排水盲沟的透水土工布,不应伸入侧石基座C15水泥砼中去,对基座C15起分隔作用,影响基座强度。22挡土墙立面图(纵断面图)

9、上,应示出岩土工程柱状地质剖面图,便于设计、校核、审核、施工的查对。23人行道下采用的8cmC15砼基层,应锯横向缝,并使用沥青灌缝(水泥混凝土板在道路面层的受力性能,在做基层、底基层时,板块划分的原理要相同的)。24水泥混凝土路面小于200米半径的曲线起、终点,应设无传力杆胀缝,因设传力杆会产生次应力,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利。25设计文件中的计量单位:米、厘米、毫米,按标准一律为小写英文字母,不能为大写。如:m、cm、mm、m2、cm2,不能为:M、CM、MM、M2、CM2。26设计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均应提出抗滑技术指标。27有计算书要求的工程,计算书封面应有设计人/日期、校核人

10、/日期、审核人/日期的签署,并保存归档。28浆砌块石基础刚性角为35,h1.43b,台阶宽30cm时,台阶高为50cm,不能台阶宽50cm,台阶高50cm。29粉煤灰烧失量10%,不能为20%,应按高标准的执行。30在河塘底部设置50cm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很难定性,都是砖块、石块,还是粉刷灰、地坪泥灰。建议改为30cm毛片垫层回填。(注:反过来,如现场建筑垃圾符合毛片要求的,可采用其代毛片)。31当水泥路面胀缝的传力杆可能受横向胀缩力的胀缝,应做成无传力杆的胀缝,避免传力杆产生次应力,破坏水泥路面。32城市支路的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应改为10年。33本工程路面类别称沥青混合料,改为

11、称“沥青混凝土”更确切些。注: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G D50-2006)勘误表(附件2)。34设计的施工图纸图框尺寸不准确,按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第2.1.1 条 图幅及图框尺寸应符合表2.1.1的规定(图2.1.1) 图2.1.1 幅面格式第2.1.3 条 图幅的短边不得加长。长边加长的长度,图幅A0、A2、A4应为150mm的整倍数;图幅A1、A3应为210mm的整倍数;35沥青混合材料设计参数、基层、底基层材料、土基设计参数中的抗压模量(MPa),应称为抗压回弹模量(MPa)注: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G D50-2006)勘误表(附件2)。36桥台、挡

12、土墙立面图(纵断面图)上,应示出岩土工程柱状地质剖面图,便于设计、校核、审核、施工的查对。37小区道路最小转弯半径的满足要求,应重视,按新规定,车速在510km/h时,小轿车为6m、小型客车为7m、大型客车为12.5m、铰接车为12.5m。(小区道路的路缘半径应符合通行满足一般消防车要求R8.5m)。38小区路边停车带横坡采用2%,宜改为0.5%,以免发生溜坡。39小区水泥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采用10年,应改为20年。40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号,是旧标准,应改为新标准不低于32.5级。41设计变更通知单中,附件栏一定要填写所附图纸编号,如变01/05变05/05;变更原因,一定要在设计原因或非设

13、计原因选择一个前面方框中打勾。42小区小转弯半径或直角转弯处,有建筑物阻挡视线,不能保证安全视距要求时,应增设转角镜。43路基填土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8cm,应改为不得小于10cm(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4.2.2 2 1)。44施工图的总说明,应按统一要求次序填写,不易漏项。45停车坪标高高出路面5cm,宜改为23cm。46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图中的假缝,不能用直线表示,应用波浪线表示。47临水面的块石砌体,最小砂浆标号M7.5,应改为M10。48耐久性设计要求,工程所用素混凝土最低标号为C15。49道路路面结构设计,重要的指标是使设计使用年限能承受的交通荷载累计标准轴载(次),与实际需要的相

14、符。现在很多的路面结构计算书中,仅计算标出路面验收弯沉值。应按新规,根据对应的可靠度系数,算出设计弯沉值,然后再计算出所能承受的累计标准轴载(次),对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50使用已废止的规如:1.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J 036-98)已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替代;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017-96)已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 F10-2006)替代,由公路路基设计规(JTG D30-2004)涵盖。51图签上签名不能跨线签名,两格为同一人时,应签二次名。52图纸图签栏旁应留出盖出图章的位置。否则盖上章后,原设计容就看不清了,见下图:目前道桥专业没有实行注册工程师制度,左边该栏暂不留出空位置来。上面出图章位置要留出,但不画出来,凡要盖出图章的图纸都要留。53人行道路面结构中,3cm1:3水泥砂浆,应改为M10水泥砂浆。54路面构造深度TD=0.20.4mm,应改为TD0.20.4mm现按城镇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