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09年高考谈高三历史一轮教学复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81243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据2009年高考谈高三历史一轮教学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据2009年高考谈高三历史一轮教学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据2009年高考谈高三历史一轮教学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据2009年高考谈高三历史一轮教学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据2009年高考谈高三历史一轮教学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据2009年高考谈高三历史一轮教学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据2009年高考谈高三历史一轮教学复习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据2009年高考谈高三一轮教学复习,一.新课改背景下的2009年高考,(一)选择题与教材的依托关系 旧课程高考,选择题与教材的依托关系,无非三种情况。 1.旧课程传统题型 (1)全取教科书上某一知识点(大字或小字)的表述,例1.(2009全国卷,16)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 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例2.(2008北京卷,17)“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 变化有( ) 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封建主势力加强 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 B C

2、 D,(2)将数处知识点综合在一起加大知识的跨度 例3.(2009四川卷,1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 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法 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 D实施行省制度,(3)对教科书的内容存意换文改变表述 例4.(2009全国卷,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 影响力增强。一些亚洲国家独立后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 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其中有 A马来西亚 B印度 C新加坡 D泰国 例5.(2006全国卷)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十月革命( ) A.是在工人阶级占大多数的国家取得胜利的 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3、 C.中止了帝国主义大战 D.推动了第三国际的建立,启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教材从“一纲多本”变为 “一标多本”,新课程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语言表述大多会与 教材的表述相异。在旧课程高考中,许多选择题也是因为 改变了教材中的语言表述从而使试题更富生气、更有区分度。 因此,在平时练习中,对选项中的语言表述与教材非常近似 却有出入的选项,就要倍加小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2.新课程高考及其影响下的旧课程高考试题 新课程高考及其影响下的旧课程高考试题,绝大多数选择题 完全脱离教科书,选择新材料,在试题的背景、立意上求新;在 能力的运用上求活。 (1)通过新情景要求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例6.(2

4、008海南卷,10)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 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 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 是( )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例8(2009四川卷,21)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 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 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例7(2009全国卷,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 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 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

5、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 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 的法国( ) A专制王权强化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C国王权力旁落 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2)通过新情景要求考生得出“新知识” 例9.(2009全国卷,16)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 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 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例10.(2007上海卷,29) “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 家构成的,而是

6、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 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 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 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 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 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3)通过新情景要求考生得出“新结论” 例11. (2007全国卷,22)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 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例12

7、.(2009广东卷,23)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 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 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政府干预经济的 主张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4)通过新情景要求学生判断新史观 例13.(2008全国卷,23)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 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 们

8、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 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例14(2009全国卷,23)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例15(

9、2009广东卷,25)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 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 是单级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 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 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启示:在平时教学中,第一,要敢于突破常规知识,在主干知识 上发掘出历史考查的新的知识与能力立意,例如:明朝君

10、主专制 统治的加强与执政能力建设。第二,每教(学)一个知识点,教师 应查找历年高考在该点的考查方向,领会其认识问题的眼界与角 度,并对该考点作纵向横向的拓展。,(二)主观题与教材的依托关系 1.旧课程高考传统试题 例1(2006江苏卷,29)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 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概括其主要学说。(7分) 欧洲启蒙思想最早在北美结出了政治成果,启蒙思想的哪些 观念对北美独立与建国产生了什么相应影响?(6分) 北美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文献,与后来法国大革命中的哪份 著名文献体现了相同的思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分),2.新

11、课改理念影响下的高考试题,例2.(2009四川卷),例2.(2009四川卷)39.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提供了必要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 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 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 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 350米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

12、月5日第12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 有何影响。(4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4分),材料四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 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 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 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 “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 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 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 “福利国家”

13、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 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 (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3)根据材料四,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作用。(5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 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6分) (4)依托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就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问题谈谈 你的主张,并举出史实论证你的观点。(3分),例4.(2009成都市零诊,34)34. (18分)废奴运动是世界近代 以来民主革命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 重要表现。 材料一 对欧洲人来说,几个世纪以来,非洲最有价值的资源 就是奴隶。1510年

14、向新大陆运送了第一船非洲奴隶。从此持续了 四个世纪。但是欧洲仍有一小群的改革者大力从事废奴运动。工 业革命的进步援助了这些废奴主义者,因为不断进步的技术需要 的是海外市场而不是廉价劳动的供应。1807年英国通过一项法令, 规定英国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 1803年、1863年和1888年海地、美国和巴西分别废除奴隶制,此 后,别的国家也相继废除奴隶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受到法国启蒙学说影响的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于1781年宣布 全面废除农奴制。1807年,为法国革命欢呼、欣赏英国宪政制度的 普鲁士财政大臣施泰因宣布废除农奴制度。1855年英法联军最

15、后打 败俄国,双方与1856年3月签订巴黎和约。在巴黎和约订立后12天, 刚继位不久的沙皇在接见莫斯科贵族代表时说,与其等待农民自下 而上地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来解放农民。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 1959年5月,中共中央在给西藏工委关于当前在平叛工 作中几个政策问题的决定的批示中指出:目前西藏地区的任务是, 结合平息叛乱的斗争,采取边打边谈的方法,完成全区的民主改革。 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以三反 (反叛乱、反乌拉、反奴役)双减(减租减息)为内容;第二步, 以实行分配土地为内容。明令宣布那些参加叛乱的上层反动分 子、寺庙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土地,由原耕种

16、的农民耕种,并在今 年实行“谁种谁收”,以后再行分配土地的政策。对于没有参加叛乱 的贵族的土地和多余的农具、耕畜、房屋,一侓仿照内地对待民族 资产阶级的办法,实行赎买政策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废除 人身依附关系,解放农奴和奴隶,废除农奴主及其代理人的,一切封建特权,废除寺庙的一切封建特权(包括委派官吏,官吏市政,私设法庭、监牢、刑法,没收财产,流放人民,私藏武器,干涉民刑诉讼,干涉婚姻自由,干涉文化教育事业,破坏生产等) 中共西藏党史大事记,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第一船非洲奴隶得以运往新大陆的交通条件, (1分)海地、美国于1803年、1863年废除奴隶制分别是由于什么 重大历史事件直接诱发的。(2分)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以英国为 首的欧洲国家废除奴隶贸易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奥地利和普鲁士先后废除农奴制度的外部因 素,(2分),指出1855年俄国在哪一场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