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文化史第一单元 孔子和儒家的形成 新课标 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81063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文化史第一单元 孔子和儒家的形成 新课标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必修3文化史第一单元 孔子和儒家的形成 新课标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必修3文化史第一单元 孔子和儒家的形成 新课标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必修3文化史第一单元 孔子和儒家的形成 新课标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必修3文化史第一单元 孔子和儒家的形成 新课标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文化史第一单元 孔子和儒家的形成 新课标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文化史第一单元 孔子和儒家的形成 新课标 人教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内容: 1、孔子和儒家的形成 2、董仲舒和儒学的独尊 3、宋明理学 4、李贽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3,孔子思想的历史命运,在世之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武帝清代,奉为正统 封建崇拜偶像,4,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 孔子者,数千年之残骸枯骨也。,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 打倒孔老二,5,物是人非 今非昔比,公元前551年9月28日,6,7,8,孔庙,我国大型的碑林之一,9,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林,至圣林,10,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

2、建筑。,孔府,圣府大门,11,今天走向复兴 走向世界,2004年10月日孔子文化展在巴黎吉美博物馆拉开帷幕。,12,13,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5,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各学派按照本阶级(层)的利益或者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人生发表见解,展开争论,互相融合。,1、 “百家争鸣”的含义:,2、“百家争鸣”的原因(社会大变革),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崩溃(生产力),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

3、受重用,思想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办,一定社会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是 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16,3、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兼爱”,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非攻”,“尚贤”,继承老子的学说,认为 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齐物”、“逍遥”,“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主张法治;,政治改革;,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节俭,17,4、“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 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

4、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提倡变革精神。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8,二、孔子和儒学,1、 孔子生平:思想家和教育家,2、孔子思想,“仁”(核心),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文化古籍整理:编订整理六经,19,1、孟子的思想,2、荀子的思想,三、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民本),主张“性恶论”,练 习,每个同学从论语、孟子、老子、韩 非子等选取一段精彩语句,并进行解读分析。,21,1.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

5、想主张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 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2.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3. “任法而治国矣”、“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此材料应出自 A商君书 B论语 C孟子 D庄子,B,A,C,22,1.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日: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难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

6、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剥削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2.孔子日:“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日:“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一思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实行仁政的思想 B墨家主张节约的思想 C道家消极倒退的思想 D法家实行法制的思想,D,C,B,23,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爱人,为政以德,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24,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

7、?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堰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世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回答:以上四则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怎样的观点或主张?(,材料一是墨家的“兼爱”“非攻”。材料二是儒家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贵君轻)。材料三是道家的“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互相转化”(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材料四是法家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8、,25,探究学习,26,三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 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样做? 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请回答,27,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材料二: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材料三: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孔子的思想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29,材料一;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材料二: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摘自荀子,30,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