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1880457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6.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根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草根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草根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草根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草根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根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根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ppt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 “草根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小组成员: 王文英(组长) 周源 孙亚楠 尹宏兵 刘国静 刘静,.,主要内容,理论基础:基本概念澄清 改革实验分析: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背景及实例分析 1.生本教育实验 2.新基础教育实验 3.新教育 4.主体教育实验 5.李吉林情景教育 6.山东杜郎口教育改革 现实超越:对“草根式”改革的借鉴及路径,.,(一)教学 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一、理论基础:基本概念澄清,.,(二)教学改革 所谓改革,就是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加合理完善。教学改革

2、即改掉教学中不合理的部分,包括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使其更加完善和合理。,.,(三)基础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基础教育作过一个定义性的论证,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我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讲来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讲来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简称

3、家教,英文是tutor)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有人也把高中阶段的教育归入基础教育范畴,但是目前中国还没有普及这种类型的教育,所以,在事实上高中阶段的教育还不是基础教育。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20年,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一)背景分析 1.客观因素 一方面,草根式教学改革一般都是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所倡导和发起的,相对于由国家发文要求的教学改革虽然会有一些阻碍,但是它更能真实地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草根式改革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二、改革实验分析: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背景及实例分析,.,另一方面,我们的基础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教学模式还主要是“

4、指导接受”模式,需要由此向“自学辅导”模式、“探究发现”模式转变。教学观念上要重视教学设计,提升教师业务水准;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自我更新的应变能力等。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单一的评价方式,按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将学生划分等级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这些问题都是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草根式教学改革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式。,.,2.主观因素(教师的自身因素) 教育教学改革首先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教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信息的获取渠道也越来越广泛,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更是越来越快,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不断地学习、积累、更新自己的知识。教师

5、通过自身的努力钻研,通过学校提供的培训等多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是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改革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撑,而且需要有实践能力的教师去实施。当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总结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就具备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观条件。,.,(二)案例分析 1.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所创立的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模式的教育思想。其宗旨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热爱学习而设计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一切为了学生 郭思乐生本教育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申出“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

6、”,揭示了教育的真本。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性,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生本教育的目标“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其目的是“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体现”。强调不能压抑、控制人的自然生命。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和智慧价值。一反“超越生命,超越人的自我发展的追求”的教育。他认为,人要生存,就要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环境。学习往往是很艰苦的。,.,如果人在长期的发展中,某些突变是有利于了解环境和适应生存的,这些突变就会保留下来,某些突变是不利于了解环境和适应生存的,发生这种突变的物种就有可能灭绝。现在的学校成了文化孤岛,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生命的价值,远离了社会,培养的人不是自然人。

7、现在的孩子除了春节陪爸妈走走外,再也不能去与界接触;四周奔跑,他们不太注意春天、秋天的景色变化,更多的注意爸妈的脸色,象一群关在笼子里的野生动物。这种怪圈,应该引起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否则,将带来文化弃视。,.,高度尊重儿童 生本教育强调儿童的学习天性。 生本教育强调尊重儿童的思维。 生本教育强调多次反复获得知识。 生本教育强调对儿童的学习隐私保密。,.,全面依靠儿童 生本教育强调把可以交付的教学交付给学生 生本课堂强调把学生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和利用 生本教育强调借学生自身的能力,本体的力量,内在的潜能,发展学习天性,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自主学习,忘我学习,使之达到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效果。

8、,.,生本教育强调爱和独立性是真正的富有。 生本教育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 生本教育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生本教育强调教学引起学生争议。 生本教育强调的不是连篇累牍的训练,学习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感悟。 生本教育强调留有自主空间的管理方式,.,生本教育带给我们品味的生本课堂是:譬如,实验小学一年级的自然课水的认识,教师除了让学生做一些观察和实验之外,还要学生找关于水的资料。这使家长们十分兴奋,他们积极地为孩子收集并打印了二十余篇各种不同的关于水的资料。而孩子们为了参加讨论和诵读这些资料,查字典,找大人。一位孩子在课堂上朗读了他的家长打印的六百多字的关于西部缺水和需要保护水资源的文章,令来听课的香

9、港同行大为惊奇。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不再是板着脸孔地训斥和签名,而是与孩子们一起共同寻找知识,建立起,.,新型的亲子关系。学校里学生的主动性,也传递到了家庭,使家长们大开眼界,他们为之动容,为之欢愉,他们也参加了孩子的课题,“学校把教育的工作转嫁到我们身上”的抱怨销声匿迹了,他们更爱自己的孩子了。他们在学习中如此兴奋不疲,他们不让老师下课,为的是要让他有机会讲述从书上看到的故事。进行有趣的统计、分类、评判,进行学习性的游戏,他们自编儿歌,自编谜语,每个事实都在彰显孩子们潜能无限,都在呈现着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且,由此还表现出不多见到的学习效率。他们真正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生本教育特点:

10、 1.突出学生 2.突出学习 3.突出合作 4.突出探究,.,对生本教育的评价: 优点: 1.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试想:学生是喜欢做今天学过的内容的相关作业还是喜欢碳素明天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从人的主动性来说,前置性比以前的练习性作业是一个进步 2.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课堂交流,相比以前的我们在课堂上抛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短暂思考后立刻进行讨论和交流,花了时间预习的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上会更深刻、相关材料会更丰富,学生也更容易拥有自己的观点,思维碰撞后擦出的火花也会更耀眼。,.,不足: 1.把教师放在从属地位上,削弱了对学生的引导,忽视了人类长期积累和总结的间接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成长受制于个

11、人狭隘的零碎的经验,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2.生本教育不见得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个性积极、外向的孩子会比个性内敛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内向的孩子根本未能与其他同学同步前进,他们更多地是在观望或是干脆走神,而老师面对大多数情绪高昂的孩子,根本没精力去顾那些沉默的孩子。,.,3.备课内容加大,教师不仅要考虑教授的内容,还要考虑实施的细节。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时间的掌控、课堂的组织也颇具挑战性。 4,这种教学方法能给学生多大的自由度也是一个难题。 ,.,新基础教育,09级教育学1班 周源,.,江苏语文高级教师高鸣鸿如是说,初识“新教育”,是你撼如惊雷般对教育变革的呐喊;相知“新基础”,是你坚如磐石般对教育

12、改革的执着;迷恋“新基础”,是你润如春雨般对生命活力的召唤。感谢“新基础”!因为有了你,才有了对“教育”、“生命”的真正认识;因为有了你,才有了职业创造的独特体验,因为有了你,才有了对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刷新;因为有了你,才有了我一名普通老师职业生命的蓬勃昂扬!,.,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研究,研究背景,课题组成员,研究阶段与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世纪初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转型性变革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评价反思,理论基础,.,研究背景,全球化、信息化,学生:价值失范、认知缺失、工具理性强化 学校:学校趋同、权力分散、教育机会不等 课程与教学:事实与价值在知识上背离、知识作用弱化,能

13、力变突出、教学不确定性加强 教师:身份认同上的危机、权威地位松动、职业自主性匮乏,.,研究的理论框架,三观、十性,教育价值观:“培养什么样的人”? 未来性:(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特征) 生命性(核心):学校教育与人生;尊重和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 社会性:教育是基于人的社会化发展;重视学校、班级环境及人际交往对学生的教育及影响 学生发展观 :“怎样培养学生”? 潜在性:把学生的现在看做起点而不是终点,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 主动性: 差异性:,.,研究的理论框架,三观、十性,教育活动观:“怎样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双边共时性(师生多向积极互动及在时空上的迎让) 灵活结构性(教材、学法、课堂结

14、构) 动态生成性(核心)(资源性生成;过程性生成) 综合渗透性(发挥学校、学科教育的整体功能,有机融合、 渗透,从而 产生综合的影响),.,课题组成员,组长:叶澜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成员:华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教授和博士生;各区域推进性的地区负责人(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的领导、专家);各实验学校的负责人; 实验学校:上海、江苏、山东、福建、广东、海南等10多个省(市)中小学300多所,学生30多万名。,.,组织方式,说明:区域层面推进组织图中的大圆圈表示“以组长学校为核心自组织运转的校际研究共同体”,里面带阴影的小圆圈表示组长学校,

15、不带阴影的小圆圈表示实验学校。华师大课题组不仅直接指导基地学校开展“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而且还参与并指导区域层面的研究活动。基地校、组长校、实验校三个层面的学校不仅与华师大课题组、新基础教育研究所进行互动,而且学校之间、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也在进行着互动。,.,研究阶段与目标,推进承担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改革深化,探索性研究阶段 19941999,成型性研究阶段 20042009,发展性研究阶段 19992004,创建“新基础教育”理论和21世纪新型学校,改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建设更多基地学校 充实、完善中国基础教育转型的理论与路径研究 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理论建设提供丰富源泉

16、和实践基地,.,学校教育活动新模式的建构,课堂教学新模式,把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性课程作为改革实验的重点; 构建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结构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 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 (3)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要求教师学会倾听; (4) 实现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5) 丰富课堂师生的互动关系; (6) 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学校教育活动新模式的建构,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形态及原理分析,.,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形态及原理分析,开放的导入,开放的导入 你是怎么算的(多样化) (基于不同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水平),封闭的导入 (湊十法) (从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