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脱贫攻坚工作思路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1877404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乡脱贫攻坚工作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X乡脱贫攻坚工作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X乡脱贫攻坚工作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X乡脱贫攻坚工作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乡脱贫攻坚工作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乡脱贫攻坚工作思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乡脱贫攻坚工作思路 XX乡脱贫攻坚工作思路XX乡位于XX县中南部,属低山丘陵地区,地势北高南低。 辖17个村,226个村民小组,全乡3.25万人,国土面积115.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万亩,山场面积9.5万亩。 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1958户5868人,按照人口分类1945户,5849人。 在政策的帮扶及贫困户自我奋斗中,xx年脱贫166户555人,xx年脱贫232户864人,xx年229户795人,xx年脱贫322户923人,xx年存量未脱贫人口1009户2731人,其中包括2018年分年度分措施计划脱贫347户1031人。 为如期完成脱贫任务,XX乡扶贫工作思路如下 一、

2、做好三落实(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责任落实”XX乡党委政府切实坚持乡、村两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工作责任制,抓党建促脱贫,通过“硬”指标,形成“硬”约束,层层压实压紧责任主体,确保扶贫规划顺利实施。 成立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党政主职亲自挂帅,作为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乡镇扶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配齐扶贫工作20人专班,设立固定扶贫专干、扶贫信息员,开展相关扶贫工作;出台乡镇干部包村相关文件,压实乡镇干部扶贫责任,党政住址带头包保重点贫困村;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压实村书记工作责任,抓党建促脱贫,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二)坚持“分类施策”,抓好“政策落实”在全乡、各村、各乡

3、直部门范围内,对各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人进行扶贫业务培训,使其掌握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清楚各项扶贫政策,确保分类分政策落实到户。 摸清贫困村基本情况,根据村实际,进行项目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建设民生工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级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8年非贫困村项目申报,基础设施类项目600余万,发展村级产业申报资金700余万元,民生类项目建设600余万。 摸清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施策落实相关政策,开展帮扶。 根据贫困户发展需要,2018年春申报产业扶持申报种植业937户,包括绿茶种植617.4亩,油茶种植2641.9亩,中药材126.5亩,花卉苗木17亩,高效经济林3亩

4、。 现已全面核查,扶持金将近期打款;申报养殖业966户,涉及畜牧养猪731头,牛762头,鸭1449只,兔515只,蜜蜂279箱;水产养殖鱼1028亩,虾163亩,现水产第一轮打款已到贫困户一本通。 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两扶教育活动”。 通过“屋场院子会”向群众宣传相关扶贫政策,倾听群众诉求,解答群众疑惑,提高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组织贫困户参加“电子商务”、“种养殖”等技能培训会,增强贫困户自主脱贫能力;开展“脱贫标兵巡回宣讲”,宣传自主脱贫精神,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 (三)全面统筹,保证“工作落实”抓牢“档案基础”。 严格按照档案规范做好“村级综合档案”、“一户一册”和“贫困户袋

5、”档案;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人作用,多走访入户,按时、规范填写扶贫手册;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三化一会”等方式,用喜闻乐见的通俗话语解释群众质疑、不认可的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保障工作落实。 二、三强化强化问题导向。 以各级考核反馈问题为导向,建立整改工作清单和整改台账,举一反三,对全乡脱贫攻坚领域开展问题全面排查,加大力度全面整改。 强化短板思维。 根据XX乡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聚焦短板乏力。 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坚持把自来水入户、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通村通组公路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切实改善基础设施短板;二是补齐群众增收短板。 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加快脱贫攻坚的重要引擎,着力培育扶持一批覆盖面广、带动性强、关联度紧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是补齐能力素质短板。 坚持把加强技能培训作为增强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举措,根据贫困户需求,组织开展集中技能培训(电商、小龙虾养殖、汽车驾驶)。 强化任务截点 三、三确保确保任务安排到位确保工作督办到位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